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以下6个关于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要求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以开学报到日为准)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且须同时符合(6)所述条件。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且须同时符合(6)所述条件。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考研经验?
先自我介绍一下吧,21考研党,本科普通二本,一战三跨中国人民大学上岸,社会心理学专业,总分397,我梳理了一些我认为很有用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可以为考研党们提供一些思路,希望所有人一起上岸!
上岸!!!
中国人民大学
一. 专业课备考经验
1.关于跨考
不可否认,跨考是比正常考研要难一些的,而且跨度越大,专业课的难度就越高,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确定专业、学校、地区,买好专业课的书本,背单词......你要做的事真的很多,特别在专业课的复习上,因为你不是这个专业的,所以要多花时间在这上面,提前半年开始复习并不过分。可以想象我当初对心理学到底有多么热爱。
2. 择校原因总的来说,我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这是我从小就想去的学校,高考没能让我如愿,我想在考研时拼一把,上了就皆大欢喜,没上无非就是从头再来嘛;其次就是我很喜欢心理学,我喜欢探索了解人类心理的变化,觉得人类的情绪很奇妙。每个人在选择院校时都会考虑很多因素。但是,最应该要做的是,找到非考上不可的理由,这样才会更有动力。
3. 专业课参考书目+资料
人大无指定参考书书目!所以,我按照【必备-补充-附加】的层次推荐些书目作为参考。报考其他学校的小伙伴可以参考学院官网或者问学长学姐来准备备考书单。
【必备参考书(基础和应用方向)】
[1]《普通心理学》(第4版)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
[2]《社会心理学》(第三版)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3]《发展心理学》(第2版)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
[4]《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杨治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
[5]《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张厚粲&徐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
[6]《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张峰、陈雪枫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7]《认知心理学》王甦、汪圣安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8]《组织行为学》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补充参考书
[1]《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第7版)约翰•安德森 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2年
[2]《社会心理学》(第2版)金盛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附加参考书(增强学科素养)
[1]《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津巴多 王甦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舒华 张学民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郑日昌吴九君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4]《管理心理学》车丽萍 武汉大学出版社
[5]《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二版)辛自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人格心理学》郭永玉 高等教育出版社
[7]《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第二版)江光荣 高等教育出版社
[8]《变态心理学》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
3月-6月 基础阶段
这部分还是挺花时间的,因为是系统学习课程,吸收掌握知识点,和前面完全不一样,真的打地基阶段。
1、基础详解课
我看的是晴天的基础课。 边看课,边笔记,还要吸收整理。
2、整理笔记
整理笔记这部分,耗费我很多时间,我基本把每个知识点都梳理了一下,之后再做知识点之间的整理,做框架、做内容、做表格等,有手写、有电子版的。大家一定要找到合适的笔记形式,不要花费过多时间在这上面,因为我后面有的笔记根本就没用上。
3、做选择题练习 这阶段的练习主要是巩固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毕竟这个时候还没有到很熟练掌握的程度, 把错误的点理解掌握就好。
7月-8月 强化阶段1.0
阶段开始有次重点,要把时间花在性价比最高的地方。
1、听强化课
强化课真的很有必要!强化课一般就是帮你理清考试的重难点,让复习能够更有针对性。我是听了晴天的强化课,都是直播课,能和老师互动,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自己在前面基础阶段和老师讲的内容进行整合,和老师互动,把不懂的地方理清楚。
2、整理自己的背诵笔记
发心、实验、测量,我都是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知识精讲(按科目撕下来的话,每科都很少)。社心、教心是用晴天的强化讲义。统计、普心是自己整理的笔记,不管是什么辅导教材,都要加入自己的笔记,才是自己整理的笔记。
3、刷选择题
这个阶段的选择题练习我有用书本,也有用小程序。这个时候选择题有练正确率。
4、开始背诵
是的,要开始准备背书啦!我自己是8月开始背普心。我一直记得晴天的苏苏老师说,普心的复习时间 间隔不要超过五天,所以后面,七本书里,我最有信心的就是普心的内容。强化课的同时,我还有跟晴天的带背营,就是在画完重点之后,带着你背诵,有监督的感觉。
9-10月 强化阶段2.0
背诵顺序:先框架,再关键词,最后完整意思就是背,背就完了。如果背了就忘了,就安慰自己,不慌,已经变成内隐记忆了。多背几遍,复述复述,一定可以变成长时记忆的。
11-12月,冲刺阶段 疯狂背书和模考那时真的背到喉咙哑,唾沫飞溅。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模考的话,我基本上每周模考一次,每次模考之后都会做总结。
政治:
1、前期徐涛后期腿姐,什么都不愁了。
资料:核心考案+肖1000+肖四+肖八+腿四+冲刺背诵手册。
腿姐是南京大学马理论博士,刚开始腿姐讲技巧课主要针对的主观题,她会总结一些答题套路,教你在较短的时间里面能写出主观题。类似于第一段写啥、第二段写啥、结尾句写啥,比如马原她会给你总结今年可能考到的原理,估计20条左右,背起来真的很轻松。
考研政治是一门投入产出比很高的学科,而且政治分数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选择题正确率,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选择题。政治主观题不要担心,一是它拉不开太大的差距,二是政治大题真的很好写,后期你把需要背的知识点整理下来,然后把答题步骤熟记于心就可以。
4/5月以前
英语:
阅读:我跟的是田静老师,我觉得她讲的很细而且比较适合我,我喜欢温柔的女老师嘻嘻嘻,如果嫌讲的慢可以倍速(我就是1.5倍速看阅读)
还可以看看田静老师的《句句真研》
适用人群:语法基础比较差的以及想从0开始学习语法知识的同学。
优点:语法知识非常全面且细致,建议各位考研的宝贝儿都可以入手一本以备自查。
对于语法基础差的同学,想看网课系统学习语法知识的话,我最推荐的就是田静老师。
田静是个超级温柔的老师,视频讲解超细致,非常适合英语基础差、想要从头学起的同学,复习初期,配合《句句真研》,从简单句到长难句系统学习一下,为之后的真题阅读打好基础。
6-8月:突破阅读,掌握答题技巧
6-8月份其实就是暑假阶段,这段时间强烈建议留校,且不给自己留超过3天以上的假期,不然复习效果会打很大折扣。
考研英语的强化阶段主要是以做真题为主,真题又以做阅读为主。
这个阶段其实很枯燥,每天就是刷题、看答案、看视频,进行全文内容分析,背这篇阅读中不会的词汇。
不光对英语,对整个考研阶段,暑假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每天能给英语分出来的时间也就1.5-2小时左右。
6-8月份重点在突破考研阅读,这个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注意看阅读技巧视频和自己总结,对于一些常见的答题技巧、阅读技巧和蒙题技巧要做好总结。
写作:周思成,我是10月份开始准备写作的,我觉得时间完全够,我就是看了他的课+背大作文小作文+默写作文(每天背半个小时+默写半个小时)可以用批改网或者有道检查。
建立自己的写作框架
这个写作框架最好根据不同的写作类型建立,弄清楚每个写作类型的框架包括几段,每个段落的写作思路和内容是什么,包含几个句子,每个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和逻辑是什么,哪些部分是需要根据话题和主题的不同进行变换的。框架的要求是,适用性强,词汇和句式能达到学术或半学术写作的要求,没有任何错误,并且比较独特,免于陈词滥调。由于考研作文灵活性比较强,尤其是小作文类型较多,所以,为了避免因准备时间不足而用一个框架对所有类型作文进行生搬硬套,建议建立框架的工作尽早进行。
完形填空:易熙人yyds,别说了就是他! ! !一定去看记好笔记,你的完形填空会很美丽,相信我!!!我一开始5分,后来8分打底。
新题型:不用看太早,因为新题型真题很少,建议10月份开始看小董老师的课就好了,怎么学他都会说的。
资料:真题至少三套吧(真题要反复做!!!)。流出来近三年的真题模拟考试,周思成的作文书,其他资料随缘,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
备考过程的几点小建议
除了各科详细的备考经验,我还有几点小的心得与大家分享,这在我考研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学会角色扮演,从出题人角度思考问题
这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但是如果可以Get这项技能,对于你的考研乃至今后很多事情的解决会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主要就是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把只把自己定义为考研的人,因为这样就代表你是完全被动方,等着被出题,被阅卷,被录取或者被淘汰。应该尝试从出题人的角度考虑,举个例子,你可以考虑一下如果你是导师,你会选取什么样的学生进你的课题组,必然不只是会背书上的知识点的,而是可以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的学生,那么就提醒你,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反思举例,灵活运用和掌握。
b.能完成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
我不太擅长做规划,或许是因为害怕计划没有完成的那种挫败感。而挫败感对于敏感的考研生是万万要不得的,所以我非常建议学弟学妹们制定一个可以完成的计划,切忌好高骛远,如今天脑子一热决定明天开始每天要学习15小时,但其实即使你明天可以起个大早,这样的状态你也坚持不了几天,还不如每天学习10小时,细水长流。
于我而言,先有个整体的复习框架,类似进度条,评估自己在哪里,目标是什么,不断缩短与目标的差距。制定周计划,如果提前完成了计划,那么这周剩下的时间可以用来放松,这样不仅有成就感,而且效率也很高。
c.研友必不可少
一个人或许可以走的更快,但一群人才会走的更远。考研并不是一个人孤独地旅程,不要把身边的同学都当成你的竞争对手!个人建议考研期间可以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相互督促,不必时时刻刻呆在一起。如每天两个人相约某个时间点一起回顾当天所学、所疑,相互提问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背诵情况。若跨专业的同学不具备该条件,可以找已经考上的师兄师姐,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督促并提出指导与建议。
我考研时是找了一个自己的同学,每天一起讨论不懂问题,相互提问专业课背诵情况,还自己放了血找了一个已经考上的师姐,每三天交流一次,她会给我答疑解惑及对我的复习提出及时有效的建议。
d.身体要爱惜,头脑要清醒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切忌用蛮力,要注重效率。在整个考研期间,我时刻都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个小时...这样下去只会把自己的身体拖垮,最终影响到自己的复习进度罢了。所以,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贵在坚持。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意义。
哈哈,以上真的是师姐我的“全部家当”,因为特别能理解考研孩子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希望自己的初试经历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考研这条路除了不断学习、不断坚持以外,还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承受的了压力,会自我调节很重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也很重要,可以逼自己一把,但要把握好节奏。希望每一个考研人都能成功上岸,星光不负赶路人!
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考研经验分享?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专业,专业方向:刑法初试400+,初复试均名列前茅。 我为什么想读研? 首先是环境使然,因为我本科就是人大法学院的,身边的同学们都很优秀,基本上大部分都保研、考研了,所以自己也很想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的各个方面,多学一些知识,认识更多更优秀的同学和老师。 其次,其实如果想要在大城市做法律工作的话,硕士研究生可能是一个门槛,不管是去好些的律所、还是考公务员、选调,硕士研究生更具优势。所以为了将来的职业发展,我选择继续读研。 最后,其实自己对自己的学历上还是有一定要求的,现在大学普遍扩招,本科生其实挺多的,如果以本科生的身份进入社会,自己心里多少还是觉得有些普通了,所以想要提升一下学历。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专业的话就是兴趣使然了,本科的时候就对刑法学很感兴趣,看了一些书籍和文献,觉得很有意思,就选择刑法学;院校的话,我本科就是人大的,加上人大法学是全国第一的法学院,本校+名牌,我自然就选择了人大。 建议大家选择学校的时候结合自己的本科院校实力、自己的法学能力以及梦想去选择,现在都只是二十岁出头的学生,如果能力待提高,但是梦想很坚定,那么经过得当的复习,是有可能追梦成功的。选择专业呢,首先看个人兴趣,如果没有明显偏向的话,建议参考近几年的录取情况选择好上岸的专业。 人大法学硕士的考察难度是比较大的,考的内容虽然是重难点,但却要比大部分院校考的更深,需要我们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说是灵活性与理论性并重。但是大家不用担心,知识点通过认真学习和训练都可以掌握好的。另外,人大考试很公平,没有歧视与压分的现象,大家放心。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01 基础阶段:一般是3-7月。 夯实基础,以精读教材和划思维导图为主。 02 强化阶段:7-9月。 巩固基础,二遍精读教材,关注重点和难点问题。 03 冲刺阶段:9-10月。 冲刺,进行习题训练,背诵知识点,补充老师论文。 04 冲刺阶段:11-12月。 冲刺、押题阶段,继续进行习题训练、背诵知识点,做往年真题检查学习成果,查漏补缺。 关于复习时间线的小建议 作息 (1)9月前:早晨八点半开始学习,每天保证8小时的净学习时间,一周休息一天。 (2)9—10月:早晨八点开始学习,每天保证9小时净学习时间,一周休息半天。 (3)10—11月中旬:早晨八点开始学习,每天保证10小时的净学习时间。 (4)11月中旬—考试:早晨八点半开始学习,每天保证9小时的净学习时间。(这个阶段我已经开始做题、背诵,一天时间太长会很累,后期调整心态和精简复习重点很关键) 备考建议 政治 1、学习时间:政治虽然是一个依赖背诵的科目,但如果把所有的知识都堆在后两三个月,会与专业课背诵冲刺产生很大冲突,时间一定会不够用。我的建议是政治要早开始,个人认为不要晚于8月份。我前期每天花2小时学习政治,中期减少到1.5小时,后期除了做模拟套卷基本每天最多花1个小时。前期多花一些在政治上,会在后期帮你省出大量的时间给专业课。 2、资料选择:在教材的选择上,个人建议是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视频课程进行配套。对于一战的同学,比较推荐徐涛老师。徐涛老师上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知识点讲解完整,适合从零开始打基础。 对于多战的同学,我建议在前期就跟着腿姐。因为多战考生是有一定知识基础的,适合跟随腿姐的跳跃性、综合性思维。 当然如果只想自学不想看视频,并且希望全面掌握知识点的同学可以选择肖秀荣老师的教材。题目的话就选择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和肖四肖八, 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选择腿姐的刷题计划。 3、学习方法: 前期政治学习(7月前)不算复杂,因为你只需要跟着老师就好了。把老师每节课讲解的知识点吃透,及时复习,并能够弄懂知识之间的关系,制作思维导图。其中复习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每天晚上睡前或者早晨去学习的路上都可以完成这个工作,用10分钟左右把所学的知识再串一串即可。另外,前期学习时要充分发挥1000题的作用,我的建议是不要听完课就去做1000题。可以分为几个模块,比如学习完三天的课程以后做一次1000题相应章节,把错题标记出,这样不仅可以检验阶段成果,还能够起到错题本的作用。 中期阶段(7—9月),一轮学完后知识点是细碎的,有些东西没有体系,有些东西已经忘记。这时就需要搭建体系框架,将相关的知识点填充进去。这个工作有些费时间,因为它不仅需要宏观的把握,还要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我的经验是,如果这个工作能高质量完成,当你再面对政治选择题乃至很多大题时会从容许多。 后期(9—11月)强烈推荐腿姐的技巧班,当然这要建立在前期和中期的基础工作完成了的情况下,技巧才能发挥作用。稳固的知识加技巧对于冲刺期间多刷题、多见题、提升自信心非常有帮助。 最后的冲刺阶段(11月中旬到考试)要大量做题。选择题上,质量最好、最接近真题的当然还是肖四肖八,所以这两本的选择题必做、肖四的大题必背;徐涛老师八套卷的选择题以查漏补缺为目的,会出现很多非考研风格类的题目,所以难度大、得分低;腿姐的四套卷和最后一张密押卷的选择题比较综合,出题风格会和技巧完美适配,所以部分题目十分逼近真题,但也有题目有点过于技巧化了;米鹏六套卷也不错,会有一些偏一点、但有可能考察的题目给到你。我的建议还是要做一做这些套卷,上考场之前一切目的都是为了找到不会的知识并学会它,不用过于在意分数。大题部分不仅要背好肖四,同时还要做一个会答题的考生,不要做肖四答案的搬运工。背肖四之前还可以背一背其他老师的大题答案素材,尽量能够全面、充分的作答。推荐腿姐的技巧班,会根据不同的题型教会你如何答题。上考场前一定要全真模拟2—3套卷,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英语 1、资料选择:真题!真题!真题!英语最好也最合适的资料就是真题。真题有自己的出题思路和出题难度,市面上的模拟题大多无法和真题相匹配。如果阅读待提高,建议可以买一本真题阅读手译本,这不仅可以帮你快速理解文章、提高语感,而且还对翻译题大有裨益。至于单词的资料,我都是用手机app背。 2、学习计划:我基本上是隔一天做一套真题卷,总共刷了3遍。11月中旬开始练习作文,近10年左右的作文都基本写了三遍。整个二战期间用在英语上的时间都比较少,建议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不要效仿;英语很好的同学还是不要过于轻视英语,毕竟应试有应试的技巧。 3、学习方法: 前期(6月前),真题卷一定不是用来成套刷的,如果是一战考生,建议一天做、总结一到两篇阅读即可。做题的目的一定是搞懂考研的出题套路,推荐唐迟老师 和考虫的王琢老师,如果有搞不懂的题目一定要及时看他们的讲解,会受益匪浅。 背单词要贯穿在整个备考的过程中。我每天早晨都会抽出40分钟左右背单词。平时做题或者翻译阅读时,要及时把不会的词记录在单词本中,真题词汇的重复率还是挺高的。 中、后期(6—11月)是英语学习最重要的阶段,因为你要成套地刷真题,并且要去学习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和作文的做题方法。其中翻译是全卷最难的一个部分,因为如果想得高分,翻译就必须信、达、雅。建议翻译还是要听老师讲,具体哪位老师我不做推荐了。英语作文是全卷除阅读外分值最大的,所以一定不能忽视,在中后期就要准备起来。考研英语作文相对来说有模版和套路,所以只要形成自己的写作模版上去直接套就可以了。这里推荐考虫的石雷鹏老师,上课非常有意思,内容也很充实。他不会给你一个固定格式,而是会教你很多很多句子和这些句子的用法,你可以自己吸收总结后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写作思路。 如果前期和中后期工作都完成了,冲刺阶段(11月中旬到考研)英语基本不会再有什么大的波动了。所以就每天背背单词,刷刷真题保持手感即可。作文一定要一天练一篇,保持写作的思路和对模版句的熟悉感。 专业课 1、考情分析: 理论法学每科一道材料题(设置2-3问)、一道论述题。整体上看是十分注重基础的学科,要十分注重参考教材中的具体知识点和体系框架,同时要在深度和广度上做适当延伸。其中法理考题十分综合,也考察对于教材整体的把握和知识点之间的串联;中国法律史考察十分基础,全部都是书上的知识点,仅需认真记背和一点点思考即可;宪法学的出题并不稳定,18—20年出题独具风格,很考察专业素养和学科思维。但21年考察得比较基础,全面复习才可能比较理想地作答 应用法学每科一道案例题或材料题(设置2-3问)、一道论述题。应用法学虽然也注重基础,但从近几年真题看,题目的考查内容皆为相关科目的重难点、热点。 2、学习方法: 整个学习过程都要以教材为核心。 (1)理论法学: 前期(4—7月)要读教材。刚开始读书的同学一定要读一下前言或者导言,因为它介绍了教材的结构、风格以及学习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要做出教材的体系框架图,简而言之就是按照标题划出体系。例如法律史要按照朝代梳理法律思想、法律制度等;法理学则是可以分为法哲学、法社会学、实证法学三个部分;宪法学可以分为本体论、基本制度、基本权利以及国家机构四个部分。体系性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按照模块去掌握、快速记忆知识点以及搞清楚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联系。例如,当我们在学到法治这一章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该章内容,还要按照法治的定义,联系到法的实施、法的价值和作用、法律体系、法律意识等内容,而后结合法与经济、法与政治等最终回归到法治这一章,用多个维度去理解法治的定义、逻辑内涵、价值和要求等;再比如,在宪法学中,当我们具体学习某个基本权利时,要会用基本权利的框架(权利内涵-权利限制-限制的限制)去分析。同时还要理解作为权利的保障方式,宪法中的基本权利承载着什么样的价值、具有什么样的宪法意义。 前期的基本工作做完以后,中期(7—11月)就要深入每个模块去认真钻研了。建议同学要翻来覆去地坚守教材。其实在学完知识点以后,中期就可以开始着手背诵了。我认为学习和背诵应当是同步进行的,如果把背诵扔到最后,肯定是苦不堪言,压力过大。 最后的冲刺期(11月中旬到考研)要查漏补缺,敢于暴露问题。可以每天花一点时间在脑子里过一下知识体系或者思维导图,想一想哪一块的知识存在问题,然后当时就去解决它;我的手头备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把每天记不清或者背诵不好的知识点记在上面,没事就拿出来看一看、背一背;除此之外,考前一个多月一定要练习专业课的题目。我是先从教材的课后习题和问题思考中入手。对于题目,动手写绝对比单纯在脑子里过一过有用得多。教材习题练完后就开始卡时间做真题、模拟题。 (2)应用法学 应用法学备考过程中教材只是最最基础的内容,如果想取得理想成绩,老师的研究成果是必须要看的。当然,不能“碰运气”地只看论文。当时除教材外我还看过的应用法学书籍有: 《刑法学》(张明楷著) 、《德国大学刑法案例辅导》 ;《民法思维》 ;《知识产权法教程》(王迁著) 、《知识产权关键词》。 将本书中的问题和案例当作考试题目写了一遍,会极大提升思考和解题能力。 我的应用法学复习没有分阶段,因为基础相对还可以,我就一直都是按照重难点模块去逐个突破。除基础知识,重难点和理论热点是不变的范围,同学们千万不要为了一些非重点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冲刺阶段要做大量的真题和模拟题,同样的题目要多做几遍。做过的题目不要扔,二刷三刷时可以对比,看看自己写的有哪些不一样,从而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其他建议 我开始的时间不算很早,每天复习的时间也并不是特别多,但因为格外珍惜学习时间,每分钟都学的很充实,很多次都会因为投入而忘记了吃饭、回家。所以同学们不用担心自己开始的晚,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完成计划即可,让自己的复习时间过得充实,看到自己的进步。考研并不是一个时间浪费的过程,而是不断达到院校考试要求的过程。所以同学应该让自己和试题难度纵向比较,不用和别人进行横向的时间投入比较。 即使你开始的比较晚,或者你基础不是很好,也不要让自己过度疲劳。我的建议是每周要保证8小时以上的休闲时间、每天要保证7小时睡眠和1小时运动休息。考研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心理的调节很重要。如果压力太大或者太疲惫,不要吝啬那3小时的篮球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身心状态好的时候,学习才能效率高、效果好。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
先自报家门:我本科是山东某双非院校,学习的广播电视编导。2019年考研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初试分数396分。整个过程折腾又坎坷,期间有自己曾经的不坚定,也有周围不解的声音,现在的我已在当初梦寐以求的人大新闻学院度过了半年的时光,遇到了太好的老师和优秀的同学们,倍感珍惜和感恩,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包括备考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踩过的雷,希望对同样心怀新闻梦的你们有所帮助! 一、关于择校与专业:我知道,选择人大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太多的tittle加在这所学校上,它好像闪着金光,又好像遥不可及。我在朋友的鼓励下决定试一试,当时想的是,大不了后期再换,但我知道我不会换了。尽管如此,9月之前我依然不太敢告诉大家我的目标院校。举我的例子只是想说,不要在还没开始的时候先畏惧,不排斥潜在的可能性,也不拒绝其他选择。考研是很长的路,不要总纠结第一步,反正新传哪里都卷,考谁不是考呢?有些我们能够自己做选择的时刻,错过也许真的不会再有了。 如果你还在犹豫,以下是我的建议:前期可以多了解一些院校情况,包括学制、地域、招生情况、考试内容、难度、考题风格等,确定3-4所目标院校,可以分级。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习惯、耐心、细心和对学科的兴趣度进行自我评估,一定不要盲目觉得我一定考得上,也不要害怕选择可能会有一定难度的学校。一定不要在择校这一步反复拉扯!!!确定学校很重要,但立刻行动更重要。如果还没确定院校,也可以先从基础的新闻学、传播学理论开始,从背单词开始,不要把精力都耗费在选择目标院校和机构上,后期疲惫不堪,动力不足。最后补充一句,选择最终是要自己做的,听再多别人的建议和经验也不如问问自己想要什么。 二、关于英语: 考研英语最重要的经验是单词+真题,可以适当配合语法和技巧。 首先是单词。不要眼高手低,单词一定要亲自记。我个人其实是大二就开始看考研词汇书的,想着反正六级也是要记单词的,干脆直接买了考研词汇 但也只是随手记一下,没有回看。3月中下旬,我开始重新捡起单词,规律记忆,当时用的是2019年的新东方词汇,每天2个list,第二天会会看前一天的2个单元,大概每天早上花费1-1.5小时,加上中间一些琐事和偶尔的懒惰,过完那本书应该5月份了。5-8月,我换了2022版红宝书开始过第二遍单词,还是每天两个单元+复习两个单元,每天1小时左右。到9月后,我的重心已经不再是单词了,只是每天饭后看30分钟,过两个单元单词。此外,我一边做真题,一边整理真题里的词汇和短语,进行重复记忆。 其次是语法。3-5月,我完整听了刘晓艳老师的语法课,做了笔记,虽然后来没有回看过,但个人觉得对于缕清句子结构,阅读理解还是很有帮助的,我会突然意会到一些什么,英语能力也在慢慢提升。 第三是真题。建议大家英语一和英语二都要买,我是考英语一的,所以英一选了黄皮书,解析更加完整准确,英二就9.9元的套卷即可。每天1-2篇文章。真题练习我大概是4月开始的,每周1-2套,做完听唐迟或者田静的解析 (找到谁的就听谁的),最初的几套一定是难做的,其一,单词不熟悉;其二,20年前的出题风格和习惯和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还是有差距的,所以不要焦虑,坚持做就会好。后来我觉得单词进度跟不上做题速度,就放慢了。完整刷完一遍英一+英二已经暑假了,大概9月开始二刷。不要担心二刷会记住答案,有时候知道了答案,也还是不想选它。同 时,我会配合听完型和翻译。到了11月三刷,减少每天做题的量,只做2010年之后的题目。 第四是课程和技巧。语言学习是需要积累的,翻译和写作要定时练,我个人由于考试过程中,最后的大小作文完成度非常差,导致主观题失分还是很明显的(考试结束后对答案,客观题错了3个完型,0-1个阅读,但只拿了76分),希望大家这里还是要吸取我的经验。 划重点:语法-刘晓艳;阅读-唐迟/田静;完型-易熙人(重逻辑)/宋逸轩(重技巧);新题型-刘琦;翻译-唐静; 三、关于政治: 我政治基础很差,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底子,也担心后期忙不过来,所以政治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当然,一开始节奏是很松散的,每天花半个小时左右,对着《精讲精练》 看徐涛老师的视频课, 到八月底能看完就没问题(当时有很多同学纠结书和课不是一个老师的会不好用,但其实除了偶尔编排顺序有所不同,用起来还是很顺手的;也有同学用徐涛老师的书,反映也不错,真的不需要很纠结)。听完课,我开始刷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 ,做了三遍,每次都做在另外的本子上,统计错误率,看着一遍比一遍错得少会很开心的。虽然到最后也还是会有些题总错,但真的没关系,很正常,不用紧张。后来跟着徐涛老师的刷题班做了他的《优题库习题集》 很有帮助,对命题人的挖坑方式、做题技巧都熟悉了很多,做题更有章法了。最后一个月左右,各种模拟题都会出来,我当时花了不少时间去选书、买书,但最后结果是大部分都没做,因为感觉各个老师出题风格差别太大了,质量参差不齐,就挑了几套觉得跟真题风格接近的做了。关于背大题,给大家分享我的教训:一定要早点开始!我开始的很晚了,只留出了10天,导致每天都觉得政治要挂。大家千万不要像我一样,肖四到手差不多就可以跟选择题同步开始了,让自己稳一点。 政治我全程跟的徐涛老师的课, 也听过腿姐的一些课,主要是后期一些总结技巧、串讲的课;最后冲刺背的肖四(听说徐涛小黄书也很好,因为时间不够,就没背了)。腿姐考前一两天会推出一节半小时左右的课,浓缩的精华,是对最新考点的补充,今年记得是命中了2道单选题。肖秀荣老师最后也会有点题班,跟腿姐这个定位基本是一样的,个人觉得选其一就好。每位老师风格不一样,但都是很棒的老师,选适合自己的就OK。 总结下来,我用过的纸质资料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优题库习题集》、《命题人讲真题》、肖八肖四(肖八我只做了选择题,感觉肖四大题够用的,不放心可以把肖八大题也看一看)、腿姐4套卷、徐涛8套卷。 四、专业课部分: 关于史论 书籍: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 《新闻学概论》(第七版)李良荣; 《新闻理论十讲》(修订版)陈力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二版)陈力丹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第二版); 《广告学教程》; 《广播电视概论》; 《传媒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危机传播管理》(第三版) 我正式开始复习是7月。我先用7、8两个月结合课本整理了笔记。说是笔记,但我没有专门抄写或者用电脑打出来,也就是没有一个可以称之为笔记本的东西。我的方法是在书上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把每个知识点划出来,后期直接在书上背。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在书上看到一些更具体的解释和细节,助于理解。同时,我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知识框架图,这样后面背书的时候可以对照着框架背,整个体系就会更清晰、完整。 到8月中下旬,我彻底整理完笔记,开始背书。背书确实是考研过程中最基础又最主干的部分,可能很多小伙伴也比较担心这件事,所以给大家详细说说我背书的整体情况。前两遍背书真的很慢,尤其第二遍背的时候有种失忆的感觉,会自我怀疑:我真的背过一遍了吗?我还背得完吗?这时候真的不用担心,这太正常了,我是到第三遍才开始对课本内容有了点熟悉的感觉。到九月底,我背完两遍,十月又背了一遍(每天背新内容+前一天的内容)。从十一月开始到考试这段时间,我一共背了五六遍书,最后做到一天能背完传播学、半天背完新闻学,新闻史没试过集中把整本书都背下来,但也是比较快地就可以串完。 背书有两个误区我想是应该避免的:一是逐字背,二是重量不重质。首先关于背诵的细致程度,不需要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因为阅卷老师自己也并不可能记得那么清楚,要点齐全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也不要跑到另一个极端,还是要掌握书面的表达。其次关于背书的遍数。其实我背书遍数就不算多的,而且跟师姐们比起来到最后背诵速度也不算快。我想只要提到每个知识点,能知道是什么、说得清楚,就达到背书的目的了。 背书是考试的基础,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做题上。10月初我把人大近十几年的真题浏览了一遍,对人大的出题角度和风格有了概念,后面又通过做近几年真题练了手,就比较能对答题放下心来了。练题最重要的也是两点:一是一定控制时间闭卷做,二是根据参考答案(很多公众号里会有资源,或者自己买一些资料。当然参考答案不是圣经,能自圆其说的都是好答案)仔细分析和修改。专业课考试的时间是真的紧张,最后能留出五分钟也是很困难的,所以每道题控制多少时间、多少字数,还是需要在考试前摸清楚才保险。第二点就不解释了,这么多年应试过来的我们都懂~ 最后是关于论文。文科跟理工科还是差别很大的,理工科可能对原理、公式理解透就可以了,但新传除了要对课本知识掌握熟,还要跟紧学界和业界的前沿。论文就是我们作为学生了解前沿的最好途径。这里就需要大家充分利用好知网了,可以用高级搜索,通过【关键词】+【该领域大佬的名字】+【时间(近一两年的论文是最重要的)】来获取自己需要的文献。读好论文,你会发现考场上如有神助,答题思路更丰富。 五、关于务实: 新闻实务几乎可以算我整个备考过程中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少的课程,也是我成绩最高的课程。所以,抓好实务,有助于上岸。 首先是采写编评的部分,我是5月开始练习,报了个务实班(个人觉得这个时间练实务还是比较合适的)。一方面,实务课的应试性很强,按时完成实务练习并批改,及时反馈也要及时消化,一定要多看几遍自己的扣分点,把答题要点记在脑子里,要熟悉每种题型的基本答题方式,总结自己的思考和答题模板;另一方面,8月开始的每周一练一定要做,每周师兄师姐都会给出逐一点评,既能够不断增强自己对模板的熟悉度,也是保持自己答实务题的手感。实务热点手册可以当作调剂,饭前饭后看一些,里面的案例非常适合摸鱼的时候看。 然后是实务理论的部分,开始学习实务理论可能会觉得没有抓手,没有史论的严肃和正经,又不像采写编评灵活自由,容易脑子空空,不知道看什么、答什么。其实实务理论里传经的书还是建议看一遍的,掌握基本的概念和研究问题即可,其他部分按着课程PPT和专题热点课跟 也没有问题。问题主要在答题,公关的题目相对比较模式化,绕着基本原则答题即可,传经题目可以采取概念+阐述,广告和广电的题目会更自由,技巧是可以广泛积累和应用案例,言之有理即可。 【关于心态】 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这句话真的不假。别人不能替自己学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考研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随时可以放弃,但也可以咬牙坚持到底,自己的意志决定了成败与否。只要你先拿起笔、端起书,你其实就赢了。加油,我在民大等你!
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
个人资料:我是毕业于某一本院校文学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初试成绩:政治70 ;英语78 ;专业课一112 ;专业课二130。初试排名第三,复试第四,综合排名第四,成功上岸。
关于择校和专业: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其实我并没有过多的纠结,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个专业一则是跟我本科所学的专业比较相近,准备起来不会太费劲,二则是自己本身对语言学也比较感兴趣,所以不管是在备考阶段还是以后深造都至少有一份热情在支撑自己。
在确定了专业之后我就开始搜集一些院校方面的资料,很多学校都开设有这个专业,且基本都是下属文学院的,但是不同学校具体设置的专业方向和规定的考试科目却不太一样。
当时我之所以定下了人大,主要是考虑到了人大这个专业的专业课只需要考汉语言基础和语言学基础,其中汉语言基础的内容主要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而语言学基础则主要是语言学概论方面的内容。
而很多其他学校的语用专业还需要考察文学方面的知识,我觉得自己在文学上并不是十分具有优势,而且如果在备考过程中还需要多出一大块时间专门复习文学方面的内容真的让人头疼。
所以我就没考虑太多其他的学校,先是锁定了人大和上外,最后综合衡量了一下,觉得人大总体的实力还是比较强,就选定了人大。
关于英语:
我把英语的复习分成以下几个模块
单词:我个人不太喜欢用手机app背单词,复习过程中用的也都是纸质版的背诵资料。大家不用纠结于用哪本单词书,只要能达到高效记单词的目的就可以了。
4-8月 朱伟恋练有词+配套视频
考研的同学对这本书的评价褒贬不一,我刚开始复习的时候试过直接背单词,效率低还记不住,后来就买了这本书,配合视频来记,我自己觉得还是有用的。19年恋练有词的配套视频时长感人,建议大家早点开始刷,最好8月份之前结束。我开始得晚,后来为了节省时间都是用3倍速来看。
9-11月 二刷恋练有词+整理背诵真题中的单词
恋词的视频我只看了一遍,之后就是直接背书和笔记,10月底背完了第二遍;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做英语真题,我就把真题中所有不会的单词都整理在一个本子上,和恋词的背诵同步进行,11月底背完了两遍真题单词。黄皮书我是从97年做起的,一开始做起来感觉真的挺难的,尤其是完形填空,10年之前的真题我自己做的完形填空感觉都能稳定在错一半的水平。但是后期尤其是近几年的英语真题逐渐趋于简单,基本上不会错太多。所以一开始觉得难没有关系,把错误原因分析好,找找感觉就行。
12月 这个阶段我用的是张剑黄皮书里赠送的那一本的大纲词汇,这本书虽然薄但里面的单词很全,有了前面的基础,背起来非常快,一直到考前也是背了两遍。
(2)阅读:阅读真题做了2.5遍,没有做过模拟题。
8月-9月中 1997-2010
第一遍的做法:每天做两篇阅读—>对答案,整理不认识的单词—>看唐迟老师的阅读视频(强推,我自己受益匪浅)+做笔记
9月中-10月初 2011-2014
每天做四篇阅读+其他步骤同上
10月 二刷1997-2014
第二遍的做法:卡时间,对完答案之后,自己写出每个问题的题型和每个选项的正确、错误原因,最后总结出不同题型的做题技巧和常见的错误类型,结合视频课的笔记形成一份自己的英语阅读笔记
11月 模拟2015-2018(包括完形、新题型等的整张试卷的模拟)
刷两遍,步骤同上;补充完善笔记
12月 背自己的阅读笔记;挑选某些年份的阅读真题适当模拟
新题型:我听过唐迟和王晟这两个老师的课,还是没熟练掌握新题型的做法。考试的时候为了稳定心态,我把它放在了最后去做,后来对答案的时候发现自己都选对了。建议大家可以在新题型上多点花时间,个人觉得性价比还算高的一个题型。
完形:没有认真准备,只整理了每年真题中的不会的单词和考过的词组,用的是张剑黄皮书的解析。
翻译:听了唐静的视频课,买了他那本书,考试的时候用的也是拆分组合的方法。建议每天抽时间练习一句翻译,积累常考的词汇,重点把握那些反复考察的特殊句式。
作文:我用的是王江涛的高分写作这本书,把里面往年真题的大小作文全背了;10月开始,每天早起一个小时用来背作文,下午或晚上会抽时间默写,一直持续到考前;11月开始卡时间自己练习写作;12月总结了一份自己的作文模版。今年考的作文不难,换汤不换药,用这本书足够。其实作文的重要性不亚于阅读,建议早点开始,最好暑假就开始背诵。
关于政治:
1. 资料:
(1)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肖八、肖四、形势政策
(2)腿姐:背诵手册、四套卷
(3)徐涛:
2. 时间线:
(7-9月):政治包括五个部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时政
前期主要是打基础,以精讲精练这本书为教材,配合腿姐的强化课视频在书上圈点批注,每看完一个章节就去刷配套的1000题,刷第一遍我没有把答案写在书上。这个阶段我分配给政治的时间不多,用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前四部分的复习。
(10-11月):二刷精讲精练和1000题+刷近十年的考研真题+开始背诵选择题的知识点,我用的是腿姐的背诵手册,11月中下旬市面上会出各种模拟卷,我买了肖八、腿姐的四套卷和徐涛的八套卷,除了肖八可以看看大题之外,其它做选择题即可。
(12月):看时政,我用的是肖大大的形势政策这本书;主观题我看了腿姐的分析题技巧课,会提供一些答题的技巧和思路;肖四是这个阶段最后一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本资料,选择题要认真做,查漏补缺,主观题可以自己先做一遍,然后再背诵答案(我最后分析题的背诵只用了肖四)。
3. 我的建议:
(1)关于精讲精练和1000题:主要用于前期打基础,有些同学会刷三遍1000题,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我的建议是至少刷两遍。
(2)关于视频课:推荐看,视频课的内容大同小异,复习的时间又很有限,选择一个老师的课就可以了。我个人比较喜欢腿姐的讲课方式,跟了她的强化课和分析题技巧课。
(3)关于选择题:重视知识点的背诵,11月会出一些知识点总结的书,比如徐涛的小黄书、肖大大的风中劲草,不用都买,选择其中一本就可以;重视模拟卷的选择题,后期开始背分析题,选择题也不能放下(我的教训),要反复看模拟卷的错题。个人感觉考研政治决定成败的是选择题,分析题拉不开太大的分数。
(4)关于时政:不用太早复习,否则到考前差不多都忘了。
关于专业课:
教材:
叶徐本《语言学纲要》(非常重要)
黄廖本《现代汉语》(非常重要)
北大本《现代汉语》(不是很重要,可作为补充)
王力本《古代汉语》第一、二册(看文选字词)
人大殷国光本《古代汉语》(看通论部分)
三月份我就开始了第一轮的专业课复习,当时主要是一边先把教材过一遍,一边自己做做笔记。
等到四月中的时候,我把《语言学纲要》和黄廖本《现代汉语》的笔记都做了一遍。但是我发现自己的笔记做得过于粗略了,于是找考上的学姐买了一些资料,这对我的专业课学习还是有很大帮助的。不过不要照搬别人的笔记,最好是自己重新整理了一遍,形成了一份比较完整的最终可以拿来直接背诵的笔记,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
复习古代汉语文选部分的时候,我是把王力本第一、二册每一篇文章的所有重难点字词都拎出来做了整理,所以这个过程也稍微有点漫长。通论的内容不算太多,教材里整理得也十分清楚,不过我还是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再抄写了一遍,感觉这样在复习的时候重点也比较突出。
近年来人大在考察古代汉语部分内容时每年设置的题型都有所变化,像是前年的卷子中不需要进行大段的翻译,但是今年的考试中却又设置了这一题型,并且分值还很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还是应该把要复习的内容都复习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然考试的时候很容易翻车。
我大概是在9月份的时候开始看以前的专业课真题的。大概翻看一下真题就很容易发现,人大从来不会故意避开以前考过的内容,甚至是近年来考过的题目也会再次出现在卷子上。
所以备考时一定要把真题作为非常重要的复习资料,打基础固然非常重要,但是真题可以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出题人的习惯,并且有助于打开自己的思路,作为基础知识之外的一个补充。
我觉得近年来人大出题有越来越灵活的趋向,一些应用分析型的题目在变多,同时也有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题目,这就需要我们在基础牢固的基础上还要使自己的思维更灵活开阔一些。
关于复试:人大的复试还是挺重要的,从我对近两年录取情况的观察来看,有很多初试分数不太高但最后被录取和初试分数非常高而最后没能录取的情况。我复试的分数不太高,所以最后能被录取也是非常幸运。人大语用专业的复试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专业课笔试、英语笔试、专业课面试、英语面试。这四门考试的分数都必须达到及格线以上,否则就没有录取资格。所以复试之前一定要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在考场上也千万不要松懈和放弃。
我考的复试流程是
上午笔试 8:30-11:30,专业课两个小时,英语一个小时,中间不休息
下午面试包括两个部分:专业课面试+口语考试。大致流程就是自我介绍、专业课抽题、专业课老师随机提问、口语抽题和作答。
今年的英语笔试题型不同于往年,把以前的阅读+翻译+作文变成了20道单项选择题+翻译+作文。英语笔试的考试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但题量却非常的大,20道单选里有很多陌生单词,要翻译的中文文章几乎占满了一张A4纸,最后还要写一篇150词以上的作文,可以说时间非常紧张。
所以复试之前一定要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在考场上也千万不要松懈和放弃。
专业课面试时老师提问了很多问题,很多问题都是根据一开始进行的自我介绍和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来提问的,例如会针对考生的方言问一些问题,之后还需要抽一道题进行回答,但有一次重新抽取的机会(如果觉得第一次抽到的题目不太好答)。
在准备专业课面试时除了要把基础知识再夯实一下,还需要稍微了解一下导师们的学术研究情况,自己也要多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尤其是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书籍,当时就有老师问我读过哪些社会语言学方面的书籍。
总之在面试时会遇到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自己必须把应该记住的专业知识记好,同时也要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心态,不要让紧张影响了自己的临场思考和分析能力。
英语面试的内容近年来逐渐趋于与专业相关的内容,所以除了要准备一些日常的口语面试问题外还要记一些专业术语的英文翻译(可以参考胡壮麟版的《语言学教程》),至少保证能听懂问题并且给自己一些可供发挥的余地。
三、写在最后
考研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可以控制的因素都置于自己的掌控范围内,而对于那些不能控制的大可不必过于焦虑。
考研生活也是生活,对于这段日子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许有人喜欢把这段时间过得更具有仪式感一点,但是我觉得平常心对待是更适合我的一种选择。
不管怎样,希望大家都能开心地度过这段日子,同时也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经验分享?
考研大战已经落下了帷幕,作为侥幸上岸的一员,回顾整个考研过程,虽然多次在复习过程中崩溃,但好在结果还令人满意。在这里简要说一下我的考研经验,供大家参考。
总体来说,考研主要分为四个过程: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复习、初试和复试。
一、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
这是考研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确定目标学校时一定要慎重,因为每个学校的专业课考试题目不一样,后期如果临时调整目标会对复习过程产生影响。不管是考学科教学、中国史、世界史还是考古文博,我都建议尽量多地搜集一些历年真题,看看自己比较适合考哪个。如中国史的专业课分为自主命题和统考:自主命题每个学校都不一样,人大考633历史学综合(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古代汉语),南大和社科院古代近代分开考;统考则是313,中国史世界史都考。此外学校的历年分数线、报录比、地理位置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复习
1、英语
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一般来说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一比二要难一些。复习英语的基础是单词,背单词贯穿考研全程,我建议买任意一本单词书即可,一遍一遍地背,用手盖住汉语意思,认识就可以跳过,不认识的标记出来再背,这样循环往复,需要背的单词量就越来越少了。
英语的历年真题是最宝贵的资源,题型分为完形、阅读、新题型、翻译和作文。刚开始自己做阅读的时候肯定会错一大片,不要慌,每做完一篇就参照译文把不认识的单词意思标注上去,并思考为什么选错了,为什么应该选这个。
考研英语是有独特的做题思路的,这里推荐唐迟老师的阅读课,在B站上就能搜到,可以学习一下解题思路。作文也十分重要,不管是大作文还是小作文都需要自己多背多写,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模板。我参考的是王江涛老师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词汇和句式相对简单,容易模仿,但不要直接背原句,可以适当修改一下。
英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字体和字迹,一定要整洁清楚才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我练习的是手写印刷体,先描字帖,再慢慢自己练,每天十分钟,后期呈现的卷面效果会好很多。
2、政治
政治是比较简单的一门科目,开始复习时间可以在9月后,投入精力也比较少。
前期复习我建议多看徐涛老师的政治网课,可以搭配肖秀荣老师的知识点精讲精练,边看网课边在书上勾画知识点,看完一章就做相应的选择题。等所有单元都复习一遍之后,就开始做各个老师出的选择题,只要能找到的都做做,因为选择题做起来很快,做完之后对答案,积累错题,再重新复习一下对应的知识点,一定要完全弄懂,保证下次不再做错。
主观题只需12月份背背肖秀荣老师的四套卷即可,不放心的话还可以背肖八、徐涛八套卷等。总之信肖老就对了!一般都能考到60+,对政治不用太担心。
3、专业课
专业课是难度最大的科目,分值也最高(300分),越早开始复习越好。人大中国史633有八个名词解释、四个论述题(四选三)、两个材料题和两段古汉语句读翻译。
我参考的教材是朱绍侯老师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教程+朱英老师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边看边搭建知识框架,标记重点问题,特别是一些能在时间线上串起来的大问题,如科举制、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一定要各个时间段对比着来记。
基础性的书我还看了张帆老师的《中国古代简史》
张岂之先生的《中国历史十五讲》和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主要作用就是明晰历史脉络,强化史实记忆。
此外还有各种考研历史工具书,如长孙博系列、范无聊系列等,一些微信公众号如“历史学考研与就业”、“青史考研帮”等也会出题库,大家可以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整理出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名词解释和论述,打印出来再一遍遍地背。背资料也有技巧,不是每个字都要背过,可以只背关键词和关键句等,其他内容理解透彻,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清楚即可。我建议考前至少需要把全部资料背三遍以上,后期就算实在背不过也要多看几遍,标出最最重点的题目,考前几天再翻一遍,加深印象。
答题时讲清史实是基础,要想得高分还需要介绍相关研究成果,但这样复习起来强度太大,所以我建议背书之外多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可以定期翻阅《历史研究》期刊
《近代史研究》期刊。
看看最近哪些大佬又新发表了什么文章,出了什么书,尽量读一读做好笔记。目标学校院系的官网也要定期去看看,特别是老师的最新研究成果,说不定就会考到某个老师的某个研究点。
总之,专业课复习是非常庞杂的,考背诵能力,也考历史积累。本专业的同学多多少少还有三四年的上课积累,跨专业的同学完全是凭自己对历史的一腔热爱,非常不容易。虽然很难,但只要尝试了尽力了就有希望,所以一定不要放弃。
三、初试
初试一般是在12月的下旬,第一天上午考政治,下午考英语,第二天上午考专业课(专业课是发一个单独的密封信封,里面有试卷和空白答题纸,要赶快写不然做不完,但字迹要保持整洁清楚)。建议大家第一天考完先不要刷手机,把有关考研群都屏蔽,因为其他同学的讨论很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心态。以我自己为例,考完英语后觉得有点难,但是群里大家都在说今年英语很简单,各种讨论答案等,导致我以为自己考砸了,也影响了晚上的复习状态,但出成绩时我的英语反而是最理想的。微博上也可能会流出各种参考答案,但是都不准确,这时就真的要做到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切等考完最后一场再说。
四、复试
过了初试还会有复试,一般是在出成绩的下一个月,今年人大是三月初复试,在各大高校里还是比较早的。复试还需要考专业课知识和英语,所以如果参照往年分数线有机会进入复试,就要抓紧认真复习。
专业课考两道论述题,英语考阅读翻译等,相对比较简单,大头是面试。英语面试需要提前准备自我介绍,老师会根据你的介绍再提问,还有抽题回答环节。老师提问时最尴尬的就是听不懂老师问的问题,如果英语听力和口语不大好,前期一定要多练习一下,找同学模拟考官。
专业课面试是关键环节,考察你的精神状态、专业素养、未来规划等,自信大方即可,老师们都很和蔼,跟英语一样,也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提问,有抽题回答环节。有些同学会担心自己的分数比较低,刚刚压线比较危险,其实不用太过担心,在老师眼里,过了初试来复试的都差不多,只要面试表现足够优秀,最后总分高就行,因此考完初试或者出成绩后一定要好好准备,脚踏实地,不要浮躁。
复试参考书
《中国共产党思想史》,张静如,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导读》,北京市高校党校协作组组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黄小寒主编,郇庆治、张守民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考研是一场时间耐心恒心与努力和方法的综合性战争。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更不要认为自己准备的时间没有其他人早而终日惶惶不安,以本人为例:本人跨专业考研之前对历史专业一无所知,是从考前五个月开始才决定考研,每一本资料都是自己上网搜索购买的,当资料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已经快八月份了。和研友一起在自习室里经历了最炎热的日子,当时的条件大致是坐在椅子上面二十分钟左右,椅子上面就会冒汗,可是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苦的,但是考研学习进度却很慢,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准备的太晚,没有一点信心,所以即使扛住了炎热却终究因为内心惶恐而无法安心学习,总是一遍遍的往家跑。
直到九月份才定下心来,也只有在定下心后才意识到时间真的不多了,好在本人心理素质较好,能够及时的克服消极情绪,全力以赴备考,每天都会给自己定下具体目标,即使在自习室中没有完成,也会带着书回去边泡脚边学习直到完成任务。到了十一月中旬终于把教材都看完了,大纲也浏览了三遍,值得提醒的是,由于教材过多。
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两册、
李侃的中国近代史、
王桧林的中国现代史、
郭大钧的中国当代史
古代史教材比较难懂,知识零碎,所以很有必要借助大纲了解知识的框架帮助自己树立知识点并掌握重点,同时也提醒大家,真题是绝对经典有价值的,除了背诵大纲,长孙博的《名词解释》以外,长孙博的《历年真题》也是非常有必要认真学习的,若时间不够可以集中学习与所报学校性质较接近的学院真题——这不是要大家去死记硬背,是要你理解学习出题方式及答题重点。
关于英语强烈建议大家坚持每天看单词句子、至少做一篇阅读理解以便在真题中把握重点词汇语法。而政治确实是一个可以提高总成绩的科目,但不建议作为重点科目去备考,可以在考前一个月左右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根据大纲重点熟记相关知识点,看够两遍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真题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查漏补缺,最后的时间再去通过各种预测卷掌握时政要点。(本人觉得如果时间不是特别充裕这样复习政治基本可以取得及格以上成绩,当然,如果自身时间充足且学起来比较困难,可以适当多花费一些时间,但仍不提倡用时过多,毕竟专业课才是重中之重)完成以上内容时间也就所剩无几了,则需要定下心按照考试规则去认真模拟几套各科真题试卷。但一定要记住,无论成绩如何,都不是最后的结果,这样模拟知识去熟悉过程,每人很有可能没有身临其境而没有全力以赴。
最后要总结的就是:学习方法+良好心态+恒心=成功的独一捷径。当然,我从内心是非常感谢博仁考研机构的老师的,他们从咨询到授课都保持热情与耐心的态度,尤其作为一名跨考生,我非常庆幸自己接触到该机构并在梳理知识点方面得到老师的及时指点,再次感谢他们的帮助成就了我的考研梦!愿未来的你们也能够感受到博仁教育的魅力,从我这里取得一点有限的经验,少走弯路,不忘初心,一举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
五、一些建议
1、考研是一场拉锯战,不仅拼你的知识也拼你的毅力,要细水长流,慢慢积累,从开始坚持到最后。但复习累了的时候也可以适当休息,不必非逼着自己学习。当然休息频率要适中,不能说半天学习半天休息,一周大概可以学习六天左右(早八晚十一),剩下一天可以睡个懒觉散散心等,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2、从开始复习起建议大家到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复习(尽量不要在宿舍),固定位置,这样每天在座位上坐下后就会自动进入学习状态。手机不要放桌面上,会情不自禁地拿起来玩,可以放书包里或者交给一同学习的朋友,等中午吃饭或者晚上睡觉前再适当刷刷微博聊聊天等。
3、考研期间心态很重要,焦虑崩溃是常有的事,这个时候可以向朋友或者家人们倾诉,不要自己憋在心里,不然会越来越绝望。人生也不是只有考研这一条路可以走,看开一些,条条大路通罗马,要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
考研风雨路,只有自己走完全程才能切实体会到其中的喜怒哀乐,不管上岸与否,这都是人生中一段难得的经历。祝各位考研er完美发挥,成功上岸!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报录比)》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心理考研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考研经验分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经验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