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2015高考题及答案,以下6个关于2015高考题及答案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2015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一卷】
2015 高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一卷】 2015年高考语文已于2015年6月7日上午11:30落下帷幕, 第一时间整理了2015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一卷】,供 河北 、 河南 、 山西 、 江西 、 陕西 等使用了 新课标一卷的考生考后第一时间查阅 ,答案仅供参考。 2015高考语文答案【新课标一卷】 ( 试题附后 ) 1、 D 2、 B 3、 C (一)、文言文 4.A 5.D 6.C 7、 (1)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 (2)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二)、古代诗歌鉴赏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 感情 。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三)、名句背写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1.(略) 12、 (1)BE (2)受古代经典传记作品的启发; 吸取别传作品写作方法中的精华; 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 (3)以学术观点为主,思想深刻分析透彻; 按照顺序介绍自己学术思想观点的发展。 (4)要在 书 中把对传主的评价全都交代;应该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全部奉陈;刻画传主要生动,进行入情入理细致的分析,但是不要太过琐碎。 对于他的观点可以同意可以不同意,言之有理即可。 13、 C.解析: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 14、B 15、A 16. (1)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2)这种模式可以为其节省宝贵的时间 (3)通过在线电子支付完成交易 17、画面中心是椭圆形的地球,画面右侧是一只手正在拒绝和防止来自外部的污染,保护三只鱼,寓意保护水环境,表达了人类保护地球水环境的决心。 18、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题目是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 社会现象类作文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对于考生来说,写这种类型的材料作文,尤其要注意针对性和说理性。 这次的作文题目,要求是写一封信,可以写给小陈、老陈、或者其他相关方。首先要特别注意格式。在格式上来说,必须是信的形式,这个有别与普通作文格式。题目没有做要求可以自拟,可根据你的立意拟一个贴切的题目,也可以直接写“给XXX的一封信”。注意材料中特别提醒,写信人姓名为“明华”。 立意上看,可以写给老陈,也就是材料中的父亲。从感情上来说女儿报警了,表面上看是大义灭亲的行为,但是实际上是对父亲换一种方式的关心。提醒父亲,注意行车安全,这既是对父亲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其他行人负责,是为了父亲和更多人的安全。所以写给父亲老陈的信,可以从责任这个角度来写。可以提醒父亲,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可以违反交通规则,不可以在开车的时候打电话。 可以写给小陈,也就是材料中的女儿。女儿举报父亲,对她这一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呢。写给小陈的信中,你可以对她的行为理解并赞同甚至拍手叫好,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坚信女儿的做法正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爸爸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不是因为是父亲就无尽纵容,而是找到一种可以有效的方式给父亲提醒。“小陈的做法还是有些欠妥,虽然爸爸开车打电话有些违章,但违章的是自己的爸爸,万一被交警扣留几天怎么办?”你也可以对她的行为不理解甚至嗤之以鼻,怎么可以这样对待父亲,可以更加宽容或者找其他方法帮助父亲开车不接电话,而不是以这种“极端”的方法。 也可以写给其他相关方。比如写给交通管理者。要求他们严格执法,对这种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惩罚。多做“摒弃交通陋习、倡导文明出行”的宣传等等。 2015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一卷】 新课标1语文适用地区:河南 河北 山西 江西 陕西
2015年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大全
1. 高考文言文试题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6(含译文) (四川卷)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素:平素 B.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课:抄写 C.而革近世之不然者 革:改变 D.故其俗一而不杂 一:纯一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B.未及为而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 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D.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 问征人以前路 答案:B 解析: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的“乃”为副词,译作“才”;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的“乃”为连词,译作“竟然”;B.“而”:都做连词,译作“就”。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的“因”为介词,译作“用”,“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的“因”为连词,译作“于是、就”;D.“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的“以”为连词,译作“来”表目的,“问征人以前路”的“以”为介词,译作“把”。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学校学习而明白治国之道的古代士人可成为官吏的后备之选。 B.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 C.为了当地人民的教化,慈溪县令在修孔庙时建学舍的举措得到了作者的肯定。 D.慈溪县有许多资质很好的人,通过学校的培养,他们很容易成为国家可用之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原文中说的是“后世再无井田之法,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因为学校之衰败。”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4分) 大概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人,不 2. 高考文言文试题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6(含译文) (四川卷)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素:平素 B.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课:抄写 C.而革近世之不然者 革:改变 D.故其俗一而不杂 一:纯一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B.未及为而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 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D.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 问征人以前路 答案:B 解析: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的“乃”为副词,译作“才”;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的“乃”为连词,译作“竟然”;B.“而”:都做连词,译作“就”。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的“因”为介词,译作“用”,“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的“因”为连词,译作“于是、就”;D.“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的“以”为连词,译作“来”表目的,“问征人以前路”的“以”为介词,译作“把”。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学校学习而明白治国之道的古代士人可成为官吏的后备之选。 B.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 C.为了当地人民的教化,慈溪县令在修孔庙时建学舍的举措得到了作者的肯定。 D.慈溪县有许多资质很好的人,通过学校的培养,他们很容易成为国家可用之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原文中说的是“后世再无井田之法,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因为学校之衰败。”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4分) 大概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人,不 3. 语文古文题目 要有原文,题目,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 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 为政清净,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 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 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 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 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 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 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 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堪:忍受 D.动以军法从事 动:招致 【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动,经常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 ①常为诸县之最 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③未尝辄敢出门 ④诣阙请留德深 ⑤以贵乡文书为诈 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 用排除法,排除①表明魏德深管理属下有方,约束官吏;③表明魏德深治理有方和他的严厉;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 B. 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邻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象无事一样。 C. 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 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 D. 郡丞元宝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领武阳籍士兵在家乡附近作战,想利用军士的恋家情绪使军队溃散。 但魏德深极得人心,士兵们全都不忍离他而去。 【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 “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错误,文中说的是“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 逃犯纷纷来自首。” 11.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译文:与郡丞元宝藏结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受他指挥的。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译文:馆陶县整个境内的百姓都悲哭,因此跟随着去安家的有几百户。 【答案和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第(1)句注意“交结”为古今异义和“令长”、“ 指麾”等词的落实;第(2)句注意“合境”和“从而”“ 居住” 为古今异义。 参考译文:魏德深,本来是巨鹿人。祖父是魏冲,在周作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安家在弘农。 父亲名为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书佐、武阳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令。 为政清净,不采用严厉的办法治理县政。正好赶上辽东作战,朝廷想出各种办法征税,派人到各个郡县责成催办。 当时,朝。 4. 语文高考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有几题 2015年高考语文题型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计27分) 题型分类: 1. 语言文字运用; 2. 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共3小题,每题3分,合计9分) 1.【成语辨析题】 2.【病句辨析题】 3、【排序题(语言连贯题)】 小阅读: (二)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9分) 1.【概念词语】 2.【句子理解】 3.【信息筛选】 4.【要点概括】 5.【推断想象】 (三)文言文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9分) 1.【文言实词】 2.【古今异义】 3.【文言虚词】 4.【信息筛选】 5.【性格表现】 6.【内容归纳】 7.【全文把握】 二. 主观题:(共计123分) (四)文言文翻译题:(共2题,每题5分,合计10分) (五)诗歌鉴赏题(共2题,第一题5分,第二题6分,合计11分) 1.表达方式 2.语言特点 3.修辞手法 4.表现手法 6.思想感情 7.意境与作用 (六)名句默写题(共3小题,每空1分,合计6分) 要求背诵文章中的指定名句,有规定提示。 大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第一题多选5分,第二三题各6分,第四题8分,合计25分) 两篇文章,二选一。第一篇抒情散文;第二篇人物传记。 1.名词术语及概念性试题 2.关键性语句理解 3.信息筛选性试题 4.归纳主旨性试题 5.清理文思的题型 6.审美鉴赏性试题 7.综合探究题 (八)文字表达(共2小题,补写语句5分,语言表达6分,合计11分) 1.段落句子补全题 2.语段压缩或扩展题 3.句式仿写题 4.句式变换题 5.改错题 6.图形表达题 (九)作文(60分) 材料作文:开头末句一定要提出论点一二段(起)——3段(承)承上启下用几个问 句——4到6段(转)用几个小分论点加例子加分析——7到8段(结)。 5. 求最近几年语文高考的文言题 200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7套汇编(解析译文)200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汇编200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汇编一、全国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 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 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 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 不取钱者,则摙②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 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③水而已。 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 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 *** 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 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 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 众共伺之,不能记也。——节选自《南史卷七十?列传第六十》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与恢素善 善:友好。 B.远本倜傥,尚轻侠 尚:崇尚。C.视贫细如子弟 视:爱抚。 D.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称赞。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何远“生性耿介”和“为官清廉“的一组是A.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 B.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 C.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 D.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远尽心绥理,复着名迹。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 C.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D.何远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话的证据。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译文: (2)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译文: 【答案】:8.C(这道题中的ABD选项都在课本中出现过,而C中的固定搭配“视……如……”很容易判断得出。 即使没看出来,也可根据前文“嫉……如……”判断出决不是爱抚之意)9.C(这道题重点在表明“耿介”与“清廉”,依次我们可以判断出A项第一个选项与耿介无关,是属于他办事原则方面的。B项第一个百姓称赞他也不属于“耿介”,D选项第一个选项是他平易近人,也不属于“耿介”,依次推断选择C)10.B(这道题难度不小,很多考生没有注意到文章中提到了一个人就是泉陵侯朗,强调是他沿途抢掠骚扰,但到了始兴县内,一草一木也不敢侵犯。 而不是选项中所说任内没有抢掠侵犯的事)11.(1)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得分点在“自……为”是“从……担任……”。 (2)他先后出任数郡的太守,见到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廉洁之心。他的妻子儿女饥寒交迫,如同最贫穷的人家那样。 得分点在“居”、“可欲”还有“饥寒如下贫”。[译文]何远,字义方,东海郡郯县人。 梁武帝即位后,担任后军鄱阳王萧恢的录事参军。何远与萧恢向来友好,在王府竭尽其心力,明白了的事情没有不去办好的。 萧恢也推心置腹地依仗他,对他推恩托付,很是亲密。梁武帝升迁何远担任武昌太守。 何远本来是豪爽洒脱的人,崇尚轻财好义。到担任武昌太守时才一改往日的品行好好做官,杜绝结交朋友,别人馈赠物品一概不接受。 武昌百姓的习俗都是从长江里汲水饮用,大热天,何远嫌江水温度太高,常常掏钱向有井的人家买井水,如果对方不收钱,就将水还给对方,行迹虽似虚伪,但能委婉地表达其用心。车舆服饰。
上海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及答案
上海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及答案 勤学苦练,是最踏实的.英语学习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上海英语高考真题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 2015上海英语高考真题阅读理解 (A) Look to many of history’s cultural symbols, and there you’ll find an ancestor of Frosty, the snowman in the movie Frozen. It appeared on some of the first postcards, starred in some of the earliest silent movies, and was the subject of a couple of the earliest photos, dating all the way back to the 1800s. I discovered even more about one of humanity’s earliest forms of life art during several years of research around the world. For example, snowmen were a phenomenon in the Middle Ages, built with great skill and thought. At a time of limited means of expression, snow was like free art supplies dropped from the sky. It was a popular activity for couples to leisurely walk through town to view the temporary works of chilly art. Some were created by famous artists, including a 19-year-old Michelangelo, who in 1494 was appointed by the ruler of Florence, Italy, to build a snowman in his mansion’s courtyard. The Miracle of 1511 took place during six freezing weeks called the Winter of Death. The city of Brussels was covered in snowmen—an impressive scene that told stories on every street corner. Some were political in nature, criticizing the church and government. Some were a reflection of people’s imagination. For the people of Brussels, this was a defining moment of artistic freedom. At least until spring arrived, by which time they were dealing with damaging floods. If you fear the heyday of the snowman has passed, don’t worry: I’ve learned that some explosive snowman history is still being made today. Every year since 1818, the people of Zurich, Switzerland, celebrate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by blowing up a snowman. On the third Monday of April, the holiday Sechselauten is kicked off when a cotton snowman called the Boogg is stuffed with explosive and paraded through town by bakers and other tradesmen who throw bread to the crowds. The parade ends with the Boogg being placed on a 40-foot pile of firewood. After the bells of the Church of St. Peter have rung six times, representing the passing of winter, the pile is lit. When the snowman explodes, winter is considered officially over—the quicker it is burnt down, the longer summer is said to be. 6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y did snowmen become a phenomenon in the Middle Ages? A. People thought of snow as holy art supplies. B. People longed to see masterpieces of snow. C. Building snowmen was a way for people to express themselves. D. Building snowmen helped people develop their skill and thought. 67. “The heyday of the snowman” (paragraph 4) means the time when___________. A. snowmen were made mainly by artists B. snowmen enjoyed great popularity C. snowmen were politically criticized D. snowmen caused damaging floods 68. In Zurich, the blowing up of the Boogg symbolizes__________________. A. the start of the parade B. the coming of a longer summer C. the passing of the winter D. the success of tradesmen 69. What can be concluded about snowmen from the passage? A. They were appreciated in history B. They have lost their value C. They were related to movies D. They vary in shape and size 参考答案:66. C 67. B 68. C 69. A (B) Scary Bunny The Curse of the Were-Rabbit (2005) is the first full-length feature film made by directors Nick Park and Steve Box with their amazing plasticine (粘土) characters Wallace and Gromit. It won an Oscar in 2006, and if you watch it, you’ll understand why. It’s an absolutely brilliant cartoon comedy. Cheese-loving inventor Wallace and his brainy dog Gromit have started a company to protect the town’s vegetables from hungry rabbits. However, just before the annual Giant Vegetable Competition, an enormous rabbit begins terrorising the town. It is attacking all the vegetables and destroying everything in its path. The competition organizer, Lady Tottington, hires Wallace and Gromit to catch the monster alive. But they will have to find the were-rabbit before gun-crazy hunter Victor Quartermaine who is desperate to kill it. The screenplay is witty and full of amusing visual jokes. As usual, the voice of Peter Sallis is absolutely perfect for the role of Wallace, and Gromit is so beautifully brought to life, he can express a huge range of emotions without saying a word. And both Helena Bonham-Carter, who plays the part of Lady Tottington, and Ralph Fiennes as Victor are really funny. To sum up, The Curse of the Were-Rabbit is an amazing film which is suitable for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If you liked Wallace and Gromit’s previous adventures and you appreciate the British sense of humour, you’ll love this film. Don’t miss it! 70. In the film review, what is paragraph A mainly about? A.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leading roles B. The writer’s opinion of acting C. The writer’s comments on the story D.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71. According to the film review, “the monster” (paragraph B) refers to ______. A. a gun-crazy hunter B. a brainy dog C. a scary rabbit D. a giant vegetable 7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reason why the writer recommends the film? A. It’s full of wit and humour. B. Its characters show feelings without words. C. It is an adventure film directed by Peter Sallis. D. It is about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animals. 参考答案:70. D 71. C 72. A ;
高中卷文言文题及答案2015
1. 高考文言文试题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6(含译文) (四川卷)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素:平素 B.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课:抄写 C.而革近世之不然者 革:改变 D.故其俗一而不杂 一:纯一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B.未及为而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 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D.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 问征人以前路 答案:B 解析: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的“乃”为副词,译作“才”;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的“乃”为连词,译作“竟然”;B.“而”:都做连词,译作“就”。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的“因”为介词,译作“用”,“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的“因”为连词,译作“于是、就”;D.“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的“以”为连词,译作“来”表目的,“问征人以前路”的“以”为介词,译作“把”。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学校学习而明白治国之道的古代士人可成为官吏的后备之选。 B.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 C.为了当地人民的教化,慈溪县令在修孔庙时建学舍的举措得到了作者的肯定。 D.慈溪县有许多资质很好的人,通过学校的培养,他们很容易成为国家可用之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原文中说的是“后世再无井田之法,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因为学校之衰败。”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4分) 大概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人,不 2. 课外文言文试题(要答案) 这里面有一篇。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 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 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译文: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shti/cusan/84934 (二)(15分) 9.(3分)A(A犯罪/同“座”;B擅长、善于;C不同;D同情、怜悯) 10.(2分)君爱老 / 而恩无所不逮 / 治国之本也(每处1分) 11.(6分) (1)(3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关键点:“徒”、其实”) (2)(3分)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关键点:“乐”、哀”、判断句 12.(4分)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2分)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2分)。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shti/cusan/84934 3. 急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 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躬率妻子,同甘菜茹。 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 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 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后汉书》卷三十一)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 B.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 C.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 D.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太守梁统深相敬待 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 B.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C.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D.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3.下列各句补出的省略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常迎(孔奋)于大门,引入见母。 B.如何今去,(我等)不共报德! C.吏民感(孔奋)义,莫不倍用命焉。 D.冀当退却,而(贼)击之愈厉。4.下面各句全能表现孔奋清廉的一组是( ) ①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②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 ③惟奋无资,单车就路。 ④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⑤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⑥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B.姑臧是一个富裕县,集市贸易兴旺。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 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 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6.(1)把第二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斜线为下面语段划线部分断句。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君 子 之 学 也 人 于 耳 藏 于 心 行 之 以 身 君 子 之 治 也 始 于 不 足 见 终 于 不 可 及 也【参考答案】1.D(句中的“退却”古今都指畏难后退;其余三项,“扰乱”,现在有搅拌,使混乱不堪的意思,在文中是指政局不稳,纷扰混乱;“通货”,现在指货币,在文中指通商贸易,做买卖;“清洁”,现在指没有尘土污垢,在文中指清正廉洁)2.B(两个“既”字,都是副词,相当于“已经”“……之后”。 其余三项,A项前一个“相”字,在这里都偏指一方,可译为“他”;后一个表“互相”。C项两个“而”字,前一个是连词,可译为“并且”或者不译;后一个是转折连词,译为“但是”。 D项的两个“以”字,前一个是介词,译为“把……”;后一个是介词,译为“因为”。3.D(句中省略的是“孔奋”)4.C(①句是说其他到这里来做官的人,与孔奋无关;④句是当地百姓的行为;⑥句表彰的是他守城的功绩,而非廉洁。) 5.A(“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是说他年轻时跟刘歆学习《左传》,不是给刘歆讲授)6.(1)孔奋在作府丞的时候,就已经被大家敬重,等到他被任命为太守后,全郡的人没有不改变自己的操守的,(向他学习的)。(“见敬重”应该译为“被敬重”,“拜太守”应该译为“被拜为太守”,“改操”应译为“改变自己的操守”。) (2)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臧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参考译文】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年轻时跟随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 4. 2015高考语文选择题共多少分 1、不同省份使用的高考试卷是不同的,因此语文科目的选择题分数也是不一样的。 2、例如今年广东高考语文命题,与往年相比,其难度相对持平,让人倍感踏实。题目选材贴近生活,打车软件禁烟手势语进入试题,倍感亲切。2015年广东高考语文卷试题共六大题,24小题,其中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试题的版块结构、题型设计、考点考查和能力要求等方面与去年广东卷完全一致。与往年命题手法发生部分变化不同,作为自主命题最后一年,命题形式没有新颖之处,平常在卓越教育高考语文的课堂上老师都有针对性讲解,对于平常训练有素的同学来说应该是轻车熟路。 3、2015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卷与2014年的版块设置与分值分布情况 题型 内容 题目 2015年分值 2014年分值 语文基础知识 选择题 12分 12分 古诗文 文言文阅读 22分 22分 诗歌鉴赏 7分 7分 古诗文默写 6分 6分 现代文 必做题 16分 16分 选做题 15分 15分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 12分 12分 作文 作文 60分 60分 5. 高考语文答题套话 (一) 1. 字音辨析题 答题技巧: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一般考辨析,不考拼写,不考查汉语拼音方案。 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词语运用题 主要是近义实、虚词的分辨。 通常是用几组近义词进行辨别,要做好它,平时就要有语言准备,但是在考场上如果确实拿不准,就要凭语言感觉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 实词辨析题 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有相同语素又有不相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语素,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也可以找出反义词来理解,还可以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 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虚词辨析题 虚词它在语句中起着调节各种语言关系的作用,在口语尤其在书面语中使用频繁。 在高考中作虚词题目,主要是凭语感,可以造一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来分析它的正误,其次是理性分析。分析应考虑这样几点: 一是虚词词典含义的分析,先分开解释,后组合理解; 二是找出配套的关联词语,前后联系来确定虚词的含义; 三是在单句中的虚词,要分析前后词语的联系和所作的句子成分; 四是在复句中的虚词,要注意前后虚词的关联,如果配套的关联词语在句中只出现一个,应该将它补全分析; 五是要将关联词语与句子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在关系上保持一致。 总之:注意采用排除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同时也要做记号。 成语辨析题 答题技巧: 第一, 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 *** 彩; 第三, 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 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 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总之: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3. 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 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总之: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 回忆常见病句的标志(参阅《\"望\"病句标志辨析病句》)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 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 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 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 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⑤ 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二)现代文阅读 如何读懂科学类文章 注重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 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阅读题目,找出选枝相对应的区域。 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应证。 科学文总体解题技巧 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 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 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 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正常错误。 6. 2015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考试真题答案出来了吗 学员你好,新东方在线特整理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试题及答案解析供各位考生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2015年高考新课标I语文试题(图片版)(/R2CHUqu) 2015年高考新课标I语文试题(下载版)(/R2CHWsN) 2015年高考新课标I语文试题及答案(图片版)(/R2CH060) 2015年高考新课标1语文试卷答案(下载版)(/R2CHQAA) 更2015年高考各科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信息点击进入>> 最后,新东方在线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以上是新东方在线(新东方网校koolearn)为您提供的信息希望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有疑问欢迎您随时向新东方在线企业知道提问。
谁有2015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Ⅰ卷理科试题答案和答案解析,求助求助!谁有第一首版本,想核对一下分数。
学员你好,新东方在线特整理2015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Ⅰ卷理科试题及答案解析供各位考生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2015高考新课标1理科数学试卷试题(图片版)(http://t.cn/R2NQlUV) 2015高考新课标1理科数学试卷试题(下载版)(http://t.cn/R2NQYJ0) 2015高考新课标1理科数学试卷试题及答案(图片版)(http://t.cn/R2NQH6J) 2015高考新课标1理科数学试卷试题及答案(下载版)(http://t.cn/R2NQ8cV) 更2015年高考各科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信息点击进入>> 最后,新东方在线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以上是新东方在线(新东方网校koolearn)为您提供的信息希望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有疑问欢迎您随时向新东方在线企业知道提问。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15高考题及答案(2015新课标1物理高考题)》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2015高考题及答案2015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一卷】2015年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大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