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苗卫芳,以下6个关于苗卫芳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苗卫芳的人物事件
10月11日,优酷网拍客上传视频《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众多网站论坛纷纷转发,很多网友在评论中感叹“知识难改变命运”。
41岁的苗卫芳,曾因考研成功而成为保定阜平柳树沟村的骄傲,如今却成为村民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老父气绝服毒
5月25日晚上10点,河北保定阜平县城南庄乡柳树沟村。
苗卫芳63岁的母亲睡了一觉后醒来,发现67岁的老伴苗风山还在沉睡,她连推了几把他都昏迷不醒。她害怕了,叫醒隔壁的大儿子,忙把苗风山送往阜平县中医院。医生检查后,建议送往省城的大医院。
当夜,苗风山被送往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抢救。血液检测发现,他的血液中安眠药成分3.9mg/L,而达到2.0mg/L即为中毒。所幸抢救及时,苗风山起死回生。
事后,家人才了解到,此前,苗风山趁到城南庄乡女儿家走亲戚的机会,在药店购置了一瓶100片装的安眠药藏在身上,回到家后趁老伴睡熟时服下。
10月12日,回忆起这件事,苗风山坐在院子里,愁眉不展。苗家坐落在半山腰,四间平房被烧柴做饭熏得黑乎乎一片。为防山洪,房子地基以上1米的墙体是砖砌的,再往上便是泥胚子。家徒四壁,一台冰箱显得十分扎眼。
苗风山指了指冰箱:“这是借钱买的,老伴儿有糖尿病,每天打三针胰岛素,药物要冷藏。”
他的老伴儿从炕上努力挣扎着坐起来,反驳起丈夫:“还说我呢,你现在连个烧火做饭的柴也捡不回来。”苗风山前几年腰椎脱落做手术后留下后遗症,现在两腿走路乏力,丧失了劳动能力。
苗风山说,自己寻短见,一方面是因为疾病缠身,无钱医治,更是因为儿子苗卫芳。
2008年,苗卫芳通过自学考取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时,曾是太行山深处这个不足百人的小山村的骄傲他是村子有史以来的第一名研究生。
苦读三年毕业后,苗卫芳没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又回到了原点,到村里种地。
街坊邻居议论纷纷难以理解。村民苗西平说:“这孩子这么多年学白上了,学的专业与种地也不对口。”还有村民以苗卫芳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看他,这么多年学都白上了,以后不要跟他学。”
苗风山老两口也“后悔供儿子念书”,他们原本期望孩子毕业后能有一个好的工作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可到头来他又回到村里种地。面对村民的闲言碎语,他们感觉压力很大。
“我想着一死,烦心事再也看不到了。”苗风山说。
文学梦想
1971年,苗卫芳出生,他记性好,小学时成绩优异。到初中却慢慢掉队,中考失利。因家庭条件贫困,读到高二年级被迫辍学。他曾在当地槐树中学做过代课教师,那时,每月代课费只有240元,除了自己日常开销就所剩无几。
于是,苗卫芳开始四处找工作。他曾应聘到灵寿县护驾疃中学、行唐龙州中学任教,每月工资能拿到1500元左右,但他并不满足,尤其是在龙州中学这所私立学校,每到放寒、暑假,学生放假了,老师不教课工资也停发。
那时,苗卫芳很羡慕公立学校的老师,捧着“铁饭碗”,寒、暑假照常拿工资。
苗卫芳说,他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便想到只有发奋图强靠知识来改变命运。
1998年,参加成人高考考入呼和浩特管理干部学院,两年后他如期完成学业,却因为学费欠费没拿到文凭。
2001年,苗卫芳边教书边开始了自学考试。三年时间里,他拿下自考专科学历,而后凭着一股韧劲儿,五年时间取得自考本科学历。
考试中,苗卫芳最怕英语。自考专科,英语课目不是必选;但自考本科,英语课目是必选的。苗卫芳第一次考了50多分未及格。于是,每天5点多,他跟任教学校的学生一起起床,拿着卡片写下单词,拼命背。第二次考试,他终于通过了。
2008年,苗卫芳报考河北大学全日制研究生,一举成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那一年,教育部也开始对扩招进行反思,并且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但2009年,在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开始扩大了。
在校读研三年,除了写作一部学术专著完成毕业论文,苗卫芳业余时间还写出长达30万字的以代课教师为原型的长篇小说《二月兰》,由于没有更多费用买书号,目前只印刷了1000册作推广。
二月兰,是太行山区的一种蓝色小花,生命力极强,而且每年阴历二月就怒放,花期持续数月才凋谢。“每个人都有一个人生梦,我的梦就是创作文学。”苗卫芳说。
理想中的“铁饭碗”
研究生三年毕业后,苗卫芳原本想着找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且工作环境又适合实现写作梦,然而,这样的工作他至今还未找到。
在苗卫芳看来,他理想的收入稳定的工作,就是所谓的“铁饭碗”当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但是,公务员一般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他毕业时40岁的年龄一下子关上了通往公务员岗位的大门。每当听说有事业单位招聘,苗卫芳便准备好简历和资料,然而往往是高兴而去失望而归。
苗卫芳曾到保定七中应聘教师,他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试讲阶段被淘汰了,他认为招录“不公平”。
保定七中校办工作人员回忆,今年春天学校招聘教师,印象中确实有苗卫芳这个人,今年春天前来应聘,安排苗卫芳试讲了十几分钟,最后没通过的原因是,他的仪态、形象不佳,口才不好。“我们知道苗卫芳肚子里有知识,但作为一个教师,口才表达能力很重要。”该工作人员说。
经熟人介绍,苗卫芳还曾到保定东方双语学校宣传科工作,负责校报编辑和领导讲话稿写作,但上班十来天就辞职了。
该校办公室的杨老师说,苗卫芳离开的具体原因不大清楚,“人家是研究生,可能是这里容不下人家”。而苗卫芳说,他离开的原因是该校领导总是骂人,他也没有一个适合写作的环境。
今年7月份,灵寿县护驾疃中学得知苗卫芳研究生毕业后还没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主动联系他回到该校教书。苗卫芳曾在灵寿护驾疃中学教过两年历史课,之后辞职前往另一所私立学校。
该校负责人白祥虎说,学校给出每月2500元的工资待遇,可是苗卫芳要求2800元,否则不来。学校认为苗卫芳纠结于300元的差价,情商不是很好,就未答应他的薪酬要求。苗卫芳最终也未得到这份工作。
经历一系列求职挫折后,苗卫芳又回到了原点,回村种地。谈起这种选择,苗卫芳说自己有一定的耕读情结,“这是一种逃避,一种退缩,还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呢?或许是兼而有之吧。”
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10月27日,对苗卫芳做了全面剖析,周刊记者说:他很明白自己已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而他正是这场风波的当事人及策划者。当父亲还戴着呼吸机躺在病床上时,他请朋友到医院拍摄视频放到网上。这样就有了《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 老父气绝服毒》的新闻。
朋友发短信告诉他:现在网上对你炒作的议论很大,对你很不利。“我不否认希望通过此事引起社会的关注,”他对记者们一遍遍地强调,拍摄视频时父亲实际上已经脱离危险,“我没有炒作。”
现被阜平中学录取
AA2013年1月28日10:58河北青年报1 条评论
去年5月,保定阜平42岁的硕士研究生苗卫芳毕业后回家种地,老父因此服毒自杀未遂。10月17日,此事经本报报道后,苗卫芳引起全国各地媒体的关注。
随后,多家单位及热心人士致电本报,想帮助苗卫芳找工作。由于他想找一个体制内的稳定工作,所以一直在专心准备阜平县的教师招聘考试。昨日,苗卫芳来电,告诉记者他已经被保定市阜平中学录取。
去年12月22日,苗卫芳参加了阜平县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那是决定命运的时刻,由于太紧张,我有20分的判断题没涂到答题卡上。”苗卫芳说,幸运的是,这没影响到他的考试。由于复习扎实,在仅剩的80分里,苗卫芳最终考了70分。
12月29日,经过试讲,苗卫芳被阜平中学录取,教授历史。阜平中学是阜平县唯一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当听到儿子被录取的消息后,父亲苗风山一直愁眉不展的脸上也终于有了笑容。
苗卫芳说,年后他就将上班,但还有6个月试用期,考核合格后,才能办理入编手续。“上班后我会好好表现,更多地在历史教学和研究上下功夫,业余时间,还会进行文学创作。”
苗卫芳告诉记者,他的长篇小说《二月兰》也将由北京东方出版社出版,目前小说已经付梓,将于年后上市。
■文/本报记者朱洪园
苗卫芳的介绍
苗卫芳,男,1971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柳树沟村,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有作品长篇小说《二月兰》,还写了一部研究大清河的学术专著,直接可以通过的毕业论文。2012年10月中旬,因网上视频“研究生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一夜走红,一时间,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围绕“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主题,进行了全方位讨论。
苗卫芳的专家观点
2009年研究生杨元元自杀后的杨元元之问:“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三年后研究生苗卫芳仍然面临这样的问题。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郑晓江教授表示,杨元元和苗卫芳的家人都用生命为代价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为什么知识无法改变命运?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学到了知识,考上了研究生、博士生就该有个好前途——好工作、高收入、在大城市生活。这实际上是一种“知识拜物教”的想法,这是一种虚幻和错误的观念。苗卫芳回家种地、写作,“是一种逃避,一种退缩,还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呢?或许是兼而有之吧。”如果放下别人异样的眼光,踏踏实实地写作,也许中国又出了一位莫言式的作家,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关键是,他父亲没有这样的认知。一个农民倾全家之力供孩子上学是为什么?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挣钱多,或是地位高,权力大——许多父母循着这样的思路培养孩子。当家长、学生、乃至社会将“求学”与“致富”紧密挂起钩来,倘若北大毕业生没能当大官、挣大钱,家长及乡邻便觉得“不值”。苗父不懂得,名牌大学、高学历,代表个人在学业方面的成功,但不一定与高薪、高职位挂钩。希望他能认识到,孩子不做高高在上的批评者,做勇于担当责任、解决问题的实践者和创造者。这样的人即便默默无闻,即便没有挣大钱当大官,也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成功者。
现在有多少大学生啃老?
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大催生“啃老族”
前不久,网上一个《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的视频,让河北保定的苗卫芳一下成了“热点人物”。她曾因考研(微博)成功变为整个村子的骄傲,如今却因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回家务农,致使父亲经不住周围压力选择服毒自杀。这位父亲的选择也许有些极端,但是连硕士生找工作都很难的现实,的确在我们身边上演着。
正在攻读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学位的小岳明年即将毕业,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就业的不易。“我面试了好几家小外贸公司实习,可他们一看我是硕士,都奇怪我是找了多少地方,才跑到这么一家小公司的。惊讶之后,多数人还会跟上一句‘现在很多研究生都不好找工作,学历高太难伺候’。”
在“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将目光锁定在考公务员(微博)上,于是出现了蔚为壮观的公务员热。10月22日,公务员考试报名还未截止,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一职位竞争比已达6348:1,一举刷新了近年国考报名竞争最激烈职位的纪录;而哈尔滨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的环卫系统员工,457个招聘岗位竟也引来11539个报名者,其中竟有近30名硕士研究生。
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也造就了一支庞大的“啃老族”。杨洁是家中独女,从小受尽宠爱。自视甚高的她毕业后欲谋一份月薪上万的工作,然而眼高手低与缺乏工作经验,让从未受挫的杨洁屡屡碰壁,渐渐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毕业一年至今仍待业在家。对此,杨洁父母却称,孩子还需要时间适应,反正家里也不缺她这点钱糊口。
为什么我不推荐苗卫芳先生的《二月兰》
原本我并不知道苗卫芳先生已经正式出版了他的小说作品。 后来,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点开自己的博客,突然看到一句留言,点击进去,原来就是在这段转载的文字下面,有一个“新浪网友”留言说苗卫芳的《二月兰》已经出版,并且一定会得矛盾文学奖之类的话,出于图书编辑应该有的敬业精神,我到卓越上搜到了这本书书。因为我父亲曾经是一个民办教师,而当年教我们初一英语和初三物理的老师也是代课教师,而我自己也是从山沟里走出的农家子弟,所以,对于这样的写作题材,一般我都会多加关注,自然而然地也就订购了一本《二月兰》,收到货以后,拆开包装,感觉这本书的整体设计是可以的,应该是书商用心谋划的结果。 等我用心地读完整部小说之后,我就感觉非常失望了。 其实说心里话,我对于农村的代课教师的生活是非常熟悉的,也非常清楚这个群体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原本立体丰富、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欲求、有挣扎、有煎熬、有牢骚的一个群体,被苗卫芳写得一片焦黑。 在苗卫芳笔下那个槐花镇的那个中学,十多个人物,有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更多的是普通的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凡此种种,几乎就没有一个好人,人人都自私自利,好色贪婪,人人都内心阴暗,惯于算计。其实生活中一定有不少这样的人,我毫不怀疑,但生活中也一定有很多充满善心,乐意助人,乐观其成的好人,苗卫芳显然选择性地失明了。因此看后真的很失望甚至可以说有几分愤怒。 今年的青歌赛音乐综合素质评委李心草先生在点评选手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印象深刻:音乐的终极目的是让人幸福。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推而言之,文学的终极目的是让人幸福。过往的很多革命文学,可以使人激发斗志,产生激情,改变社会的落后。伤痕文学可以让人反思灾难的形成原因,从而让这个民族永远不再旧病复发。而复旦大学于娟老师的《此生未完成》则可以让人找回理性,回归平和,《旷野无人》则可以让人们从童年的经历中发现当下幸福和不幸的理由,从而有助于改变中国人的教育方式和思维方式,等等,这些文学作品承载的是正确的使命,多少可以实现让人幸福的目的。 但苗卫芳的小说显然无法产生这样的作用。他的作品所折射的世界完全是一片黑暗,几乎看不到半点光明。 尽管我非常同情苗卫芳先生的遭遇,并且对他的处境感同身受,甚至是痛彻心扉,但我觉得苗先生就好比一个修车的男人,因为修车生意不好,又不愿意转行从事其他职业,于是,就买来一些钉子,撒在骑车人必经之路上,于是,生意也就红火起来了。 这样的做法毫无疑问是不值得褒奖和鼓励的,因此,我郑重建议读者朋友谨慎选择苗先生的这本小说。 期待苗先生给我们带来其他更好的作品。
苗卫芳的媒体评论
法制日报评论人乾羽: 对于研究生苗卫芳这样的个体到底需要怎样的围观?一方面,当然需要宏大的视角,需要看到个体背后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一种个体的视角。这种个体视角包括:应看到问题背后的个体成因、个体命运;应看到问题背后的个体能动性。个人的命运有时代的投影,但与个人的表现也密切相关,这也是需要反思的地方,不能因为这种反思有些残忍便忽视不提。当然,在看到个体成因时也应看到个体的命运,在关注宏大叙事的同时,也应关注个体的下一步将走向何处——这才是一种实在的关心。 光明日报评论人佘宗明:对苗卫芳而言,回村种地,就是个无奈却不算坏的职业选择。他坦承,自己有些耕读情结。更何况,苗卫芳的个人经历,未必就有典型性。拿着个案去佐证臆想的“读书无用论”,未免以偏概全。实质上,“读书改变命运”本来就有着不确定性,更精确表述应该是:读书为改变命运提供了更多契机,却非改变命运的唯一路径。在开放性的教育语境中,“学而优则仕”,早已是种被淘汰的观念余烬;读书的意义指向,未必是名利,而是多元化的择业机遇。拿着功名利禄的尺子,去度量人的价值长短,太过功利化。虽然说,“付出当有回报”是人们的一贯认知:读书耗费了不少的时间、物力成本,总不能颗粒无收。 济南日报评论人郑颖雪:其实,高学历者找不到工作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与个人能力和就业观念有关。研究生毕业后,苗卫芳原本想找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就是所谓的“铁饭碗”——— 当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但因年龄所限不得不放弃;他也曾到保定七中应聘教师一职,但最后在试讲阶段,据说因“仪态、形象不佳,口才不好”被淘汰;也有中学向其伸来“橄榄枝”,但却因薪酬问题最终不了了之。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他理想中的工作。这一点也警示研究生和博士生,不能因为高学历就自视甚高,本科生虽然学历不如你,但是人家可能有经验,可能外语好,更比你年轻。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找工作时尤为重要的。如果苗卫芳姿态再低一点,更理性一点,也许就不会无奈地回家种地了。 新浪博客评论人柳牧: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大家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时代与英才,到底谁畸形了谁?大多数人从教育体制等宏观角度出发去剖析一个研究生的怪异心理,可谁从反角度思考过一个高龄单身农民的精神之苦?大多数通过一句“爱好文学”就给人定向了梦幻不现实的标签,谁肯花时间去读懂《二月兰》那一个代课老师的辛酸?新闻事件本身是一个悲剧,新闻背后的真正事实哪个人去调查去了解了?新闻跟踪的主观片面之悲哀有哪个人去关注去剖析了?一个时代的悲哀,一个国家的悲哀,一个世界的悲哀,不能拿一个贫穷的病疾的无业的农民来开刀!一个这样的农民可以写出一部长篇,他本身就比莫言这类成熟环境下的作家更伟大,一个这样环境下可以承受这么多悲惨厄运的男人,他本身就比任何一个人更有权利说话!很多时候,英雄豪杰与暴徒匪霸的名号无非就“义”字之别而已,倘若白校长真的求才若渴,真的人性化地体谅到苗家家境,真的可以把这300元视为慈善之德,护驾疃中学便多得了一位贤才,苗家也解了温饱不及的悲剧之结,灵寿县多的恐怕会是一桩美德佳话,而不是今天农村的教育之哀、民生之殇了吧。 新浪博客评论人黑皮四卦:老百姓有句谚语:“没有杀爹的心不能做官不能成名”,苗卫芳第一次拍摄视频网上无人关注,当这段视频加入了“研究生回家种地,老爹自杀”后,网上立马火了起来。在这个拼爹的时代,苗卫芳可谓是另类拼爹。苗卫芳为了这一张敲开“功名”大门的文凭,代价可算不小。可现实并没给苗卫芳满意的回报。苗卫芳读书就是为了“功名”,为了铁饭碗,所以研究生毕业后就不想再打工了。他要找个能发工资,能写作完成自己的业余爱好的体面活。在这个拼爹的时代,饱读史书的苗卫芳显得幼稚可笑,不愿意“城市打工”,只能回家种地。其实种地又咋了?陶渊明等中国古今多少高人隐居民间?“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挂在每个读书人的嘴边,读书到底是为什么?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代的封建读书观。可我们当代的新的读书观:“知识改变命运”正确吗?以我看,新中国我们呼唤了多少年的“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思想和“颜如玉,黄金屋”是一脉相承。在这样病态的功利化的教育大环境中,河北大学研究生苗卫芳踩着服毒老爹的痛苦不堪出名,就见怪不怪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苗卫芳(苗卫芳结局)》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苗卫芳苗卫芳的人物事件苗卫芳的介绍苗卫芳的专家观点现在有多少大学生啃老?为什么我不推荐苗卫芳先生的《二月兰》苗卫芳的媒体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