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专家称论后勤印度与中国不在同量级,以下6个关于专家称论后勤印度与中国不在同量级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中印之战,中国后勤保障弱于印度,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962年10月20日至1962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入侵中国西南边界的印度军队进行了自卫攻击。我军与将近4万3千人的近30,000名印度军队作战。整个战斗过程是压倒性的,只用了15天(这是18天的休息时间)就消灭了8,853支印度军队,并全部缴获。有380枚火炮件和6,403支枪。伟大的胜利不到印度陆军伤亡的三分之一,后者是2419人。这场斗争受到西方媒体的高度重视,并将其描述为一场“公平的战争”。
关于哪个元帅在决定层面上指挥战争的问题,一个普遍的说法是它是在当时的国防部长林彪的指挥下进行的。这个说法实际上只是一个谣言,并且没有强有力的文献证实。真正重视这一反击的元帅,当时是军事委员会战略委员会负责人的刘伯成,是在作战指挥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并作出具体指示的!
早在六个月前,刘伯承曾预言中印边界冲突有可能发展为局部边界战争。基于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他自己指挥第18军到第二野战军进入西藏的经验,他专门提出了后勤和陆路支援的问题。他敦促总后勤部领导说:“必须充分做好后勤准备。西藏有三条道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康藏路和青藏路具有战略重要性。”有必要钻沟,挖洞和伪装,以防止敌人对我身后的基地发动空袭。 ”
总后勤部及时将刘伯承的《反击作战后方设计指导书》移交给了东方和西方参战部队。刘帅指出:“在印度陆军的反击中,后方构型是一个主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这项行动的特有意义。” “这场斗争的结果取决于补给的水平。这必须基于总体情况,长期计划和总体计划。我认为有两个主要要点:一个是运输和运输能力;另一个是是后方基地和补给站。他还要求“补给基地(站)的设置应从战略区域,战役和战术区域进行准确规划,这应该是一个长期计划。应该选择行动位置和躲藏处以防止敌人被摧毁。”
在总结了反击第一阶段的经验教训之后,刘伯承向军队强调了山地作战的注意事项:“山战必须避免艰苦的高峰。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只要绕道而行即使您走了更多的路,这也是值得的。第二,没有路可走,您也可以使用山沟把它放进去。通常,山区最终可以移动第三点是跟随山脉返回相互攻击,并肩作战。攻击应该并排,而不是单侧并面对敌方攻击。如果您必须直接攻击,则必须勇敢地坚持。“勇者在狭窄的道路上相遇时,现在不要犹豫。”
在战斗的第二阶段,反击行动的重点是从西山口到邦迪拉。印度陆军第4陆军战术指挥部从4个旅中指挥了大约12,000名士兵,这些旅沿着公路的两侧并排排列。着眼于西山口,它形成了一个前重而轻的台阶,显示出具有强壮的外线和脆弱的一面的结构。看着这种分布情况,刘伯承立即想出了一种方法来击败敌人:“敌人形态的特征是:铜头,锡尾巴,狭窄的山脊和松散的胃...从西北到东南形成一条长蛇保卫我们的组织的构想“从西山口和圣宗地区的敌人防御姿态来看,右翼是敌人的骨干,左翼是敌人的肚子。插入它,这样比从敌人的腹部割伤要容易。
中国和印度军事对比
1。如果小规模的冲突,持续时间不长的话印度胜利的几率比较大,但不是很大
2。如果冲突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甚致演化大规模战役的话,印度是败多胜少。
3。战争规模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印度战败的几率就越大。
原因:以下三点
一、多少年来在对外军购方面,印度所处的环境一直都好于中国。印度可以轻松购买到的先进的武器,中国则必须付出很大政治代价才能得到,而且品质上还不如印度买到的同类武器,有些甚至我们得不到。这造成了中国在尖端武器方面总体上比印度差。一但打起来印度可以凭借他在尖端武器上的优势取得一定的战争上的优势,所以如果小规模的冲突,持续时间不长的话印度胜利的几率比较大。
但为什么又说不是很大呢?原因有四
1、虽然印度在尖端武器上优于中国,但优势也并不大,没有绝对的优势也就无法起决定性的。
2、中国比印度也就只差在尖端武器上,大量的中端和低端武器我们并不比印度差,甚优于印度。
3、即便是在尖端武器方面总体不如印度,但也不是所有的尖端武器都不如印度,中国某些尖端武器放在全世界都是很先进。比如在弹道导弹方面,中国和俄国美国在研究上几乎是同时起步,连美国都不敢说在这方面比中国先进多少,(题外话:中国在巡航导弹方面就比美国差多了,但也比印度强。)
4、在武器装备上印度由于全是进口不能自已造,数量上不及中国,在后勤保障上也不及中国,一旦战争持续时间长了中国可以凭借强大的后勤军工使武器装备在数量上取得很大的优势来弥扑技术上的劣势,而印度的军工无法作到这点。
二、说来也是一种讽刺,正是因为在对外军购上印度比中国有着得天独厚优势使两国在军事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多年来印度军队越来越依赖于进口武器造成国内的军事工业几乎是停止不前,中国则是被迫走上了自力根生的道路,所以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完备的军事工业,而印度则没有。对军事工业了解的人都知道,武器这个东西特别是大型的尖端武器比如飞机、战舰都是越造越强。关建是要造,造完一代马上整和经验技术研究制造下一代,这样才能不停的成长,武器才能越来越先进。这个过程一旦停下来技术人和技术力量就会大量流失,想要再开始就困难了。军工不强大其后勤保障能力就不强,现代战争是高消耗的战争,勤保障能力不强就无法持久
从三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印度军方现在的尴尬局面,
1、凤凰卫视报道了前不久印度从美国进口了一批大口径榴弹炮部署在中印边境上,实际上印度连榴弹炮这种只能算中低端科技含量的武器就不能自已造而必须进口,而中国的火炮全靠自研,国产的 PLZ45-155毫米榴弹炮还在军贸竞争中击败美国产品而被科威特等富国采购。
2、几年前印军同巴基斯坦在喀什米尔冰川发生了一场规模不大的冲突,印度便紧急向西方购买炮弹,更说明其军工保障能力是何等的低下
3、印度目前在研的LCA飞机启动已20年,样机试飞仍未完成。而与它同时起步的中国的歼10都已经装备军队了,印度军方认为今后LCA即使推出也会落后于中国的歼10,已有放弃一说,印度空军今后的装备计划还是靠外购战机。
中国每进口一类先进战机就会凭借自已拥有完备军事工业成功的仿制出同样的国产型号从而实现国产化,例如中国仿制俄国苏27的歼11B,而没有完备军工的印度妄自进口了那么多先进战机却无法仿制一架自已的战机。
通过以上三件事可以看出,一旦中印开战,印度在尖端武器不占绝对优势,数量又比不上中国的情况下只能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其实中国军事工业为了不影响经济建只展开了不到四分之一,一旦中印开战中国军工全面开足马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补足损耗。而印度的尖端武器一旦损耗,自已又不能制造只能外购,加上其种类凡多根本无法作到迅速补充。即便是自已能造的中低端武器,脆弱的军工也无法长时间支持其损耗。所以印度无法与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持久作战。
三、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陆军,就连美国都承认如果在陆地上正面对抗这样庞大陆军对于世界上任何国家来说都将是一场恶梦。近十年中国更是加快了陆军建设,装备了如T96式、T98式、T99式坦克等在世界上都是先进的武器,可以说在陆军装备上印度已无法中国抗衡了。而且在汶川抗震救灾和后来的跨越2009大型军事演习中可以看出,中国陆军已拥有跨地区大量兵力快速投送的能力。面中国和印度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如果印中战争持续时间长了,印度将面对中国内地源源不断开来的庞大陆军,更不要说在四川还有连美国都感到头痛的二炮部队。因些说中印开战战争规模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印度战败的几率就越大。
中国和印度军力对比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导弹的水平达不到中国巨浪1的水平。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印度发展的蓝天防空导弹其弹体来源于前苏联的萨姆6,三叉戟低空导弹存在严重技术问题,性能还不如中国80年代发展的红7。中国在当时高空防空已经发展了TMD的“反击”。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中国出口技术给巴基斯坦的FC-1在近两年不断采用新技术升级使得其技术完全超过印度的LCA轻型战斗机,在气动设计、发动机、机载武器等方面优于LCA成为一型高性能中档战斗机。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虽然印度已经特许生产过先进潜艇如德国209级和俄罗斯“K”级。但是现在印度还是要依靠外国来援助才能制造潜艇。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现在影响到中国军工技术水平的主要是基础工业水平。
在陆军技术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力。
总体上看,印度的军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是在个别的方面如计算机方面可以自己生产,当然IC还要进口。
印度的军事能力,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印度保持了与中国相当的军事技术装备。因为中国庞大的军队不可能迅速全部换装新装备,同时也没有这个需要。但是印度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国军费使用上大致装备采购、人员开支、训练和装备维护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员和训练、装备维护的开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和装备维护费占比例不和理。海军航母舰队基本上是驻港舰队,空军飞机事故率居高不下,陆军坦克等装备的完好率极低都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印度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表现出缺乏军事管理能力。印度陆军光步枪的子弹就有7.7毫米、北约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种体制,而且在部队装备5.56毫米步枪以后,居然没有安排子弹生产。只好到国际市场上采购了几千万发子弹。
从历史上看,印度从来是在战争发动前突击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采购弹药和武器零部件来提高装备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这样的情况使得印度非常难以应付突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下卡吉尔冲突就是例证。印度在这样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中,对手还是穆斯林武装,几乎用光了库存的大口径炮弹,战后在国际市场突击采购。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军虽然装备比较先进,但后勤和管理非常落后,这在1963年与中国的边境冲突中已经表现出来了。但现在并没有显著改进,这是印军的软肋。印军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规模,甚至如上甘岭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也没有能力持续进行,上甘岭美军消耗炮弹130万发,志愿军消耗炮弹40万发,战役持续40多天。
看起来印度的战略是在印度设定的条件下,即在印度选定的战场、时间、战争规模等条件下、进行一场预有准备的中低规模的高技术战争。如甲午战争日本突袭中国、日俄战争日本突袭俄罗斯远东舰队。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在战争一开始就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后依据有利的战场形势,通过谈判和国际斡旋获得最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因此印度必然采取精兵主义,从印美空军对抗演习看印度空军的精锐有着不可忽视的战斗力。但是这个战略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就是如果对手不按照印度的设想出牌,印度缺乏应变的准备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与中国的冲突中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中国的反应超过了印度的估计,结果印军遭到惨败。
从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实力比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长期竞争的潜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冲突中双方的技术差距不明显。但可以运用的战术方面的差距和后勤能力仍然存在着显著差距。
比较下中国和印度的军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印实力对比主要是比补给啊!(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我们的死穴)。中国在补给上明显处于劣势,中印开打,印方的后面是印度半岛全是平原,铁路公路交通极为发达。但是中 后方是青藏高原,靠那点泥泞的山间公路(青藏公路)吃不消啊。空运的能力很有限。所以刚刚通车的青藏铁路是意义最大的。比任何武器的意义都大。不要比什么军力了。比比后勤补给吧。目前中 由于铁路补给能力有所加强,但是还是印站优。
印度和中国因为哨所真的会打起来吗
不会,首先,中国和印度不在一个量级上,而且旁边还有个巴基斯坦,三哥不会傻到家了1v2
印度的实力到底怎么样?各方面
印度的实力增长较快,但和中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是多大差距,经济上从汇率GDP比较印度大约是中国的40%,即中国GDP为15000亿美元,印度大约为6000亿美元。PPP比较印度是中国的50%强。中国超过60000亿美元,印度超过30000亿美元。但我从另外角度观察,印度的农业占GDP的28%,中国占12%。而印度粮食产量大约是中国的40%到45%,印度粮食产量2亿吨左右,中国最高超过5亿吨,去年为4.7亿吨以上。另外在经济作物和畜牧生产上中国远远超过印度,中国每年生产超过3亿吨蔬菜,5000万吨水果,5000万吨水产品,另外各种肉类、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国都远远超过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产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类生产非常少。印度的农业产值从好的方面估计也不会超过中国农业产值的30%,差的估计大约也就20%到25%。中国实际上GDP应该超过印度至少4倍。工业生产中国占GDP的56%,印度占30%左右。但实际上中国的工业超过印度大约6到8倍。中国在1978年其主要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能源产业都远远超过2000年印度的产量。
2、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导弹的水平达不到中国巨浪1的水平。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印度发展的蓝天防空导弹其弹体来源于前苏联的萨姆6,三叉戟低空导弹存在严重技术问题,性能还不如中国80年代发展的红7。中国在当时高空防空已经发展了TMD的“反击”。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中国出口技术给巴基斯坦的FC-1在近两年不断采用新技术升级使得其技术完全超过印度的LCA轻型战斗机,在气动设计、发动机、机载武器等方面优于LCA成为一型高性能中档战斗机。
3、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虽然印度已经特许生产过先进潜艇如德国209级和俄罗斯“K”级。但是现在印度还是要依靠外国来援助才能制造潜艇。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现在影响到中国军工技术水平的主要是基础工业水平。
在陆军技术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力。
4、总体上看,印度的军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是在个别的方面如计算机方面可以自己生产,当然IC还要进口。
印度的军事能力,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印度保持了与中国相当的军事技术装备。因为中国庞大的军队不可能迅速全部换装新装备,同时也没有这个需要。但是印度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国军费使用上大致装备采购、人员开支、训练和装备维护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员和训练、装备维护的开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和装备维护费占比例不和理。海军航母舰队基本上是驻港舰队,空军飞机事故率居高不下,陆军坦克等装备的完好率极低都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印度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表现出缺乏军事管理能力。印度陆军光步枪的子弹就有7.7毫米、北约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种体制,而且在部队装备5.56毫米步枪以后,居然没有安排子弹生产。只好到国际市场上采购了几千万发子弹。
5、从历史上看,印度从来是在战争发动前突击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采购弹药和武器零部件来提高装备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这样的情况使得印度非常难以应付突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下卡吉尔冲突就是例证。印度在这样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中,对手还是穆斯林武装,几乎用光了库存的大口径炮弹,战后在国际市场突击采购。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军虽然装备比较先进,但后勤和管理非常落后,这在1963年与中国的边境冲突中已经表现出来了。但现在并没有显著改进,这是印军的软肋。印军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规模,甚至如上甘岭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也没有能力持续进行,上甘岭美军消耗炮弹130万发,志愿军消耗炮弹40万发,战役持续40多天。
从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实力比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长期竞争的潜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冲突中双方的技术差距不明显。但可以运用的战术方面的差距和后勤能力仍然存在着显著差距。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专家称论后勤印度与中国不在同量级(专家称论后勤印度与中国不在同量级浙江安吉找工作)》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专家称论后勤印度与中国不在同量级中印之战中国后勤保障弱于印度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国和印度军事对比中国和印度军力对比比较下中国和印度的军力印度和中国因为哨所真的会打起来吗印度的实力到底怎么样?各方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