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公式(数学公式高中大全表格)

我要上大学
摘要今天我们来聊聊数学公式,以下6个关于数学公式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本文目录数学公式有哪些?有哪些数学的公式?数学所有公式数学计算公式有哪些?数学的公式有多少数学的所有公式数学公式有哪...

今天我们来聊聊数学公式,以下6个关于数学公式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 数学公式有哪些?
  • 有哪些数学的公式?
  • 数学所有公式
  • 数学计算公式有哪些?
  • 数学的公式有多少
  • 数学的所有公式
  • 数学公式有哪些?

    数学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

    有哪些数学的公式?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几何体计算公式)

    1. 长方形的周长= (长+ 宽)×2

    公式:C=(a+b)×2

    2.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公式:C=4a

    3. 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

    公式:S=ab

    4. 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 边长

    公式:S=a*a

    5. 三角形的面积= 底× 高÷2

    公式:S=ah÷2

    6.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高

    公式:S=ah

    7. 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 高÷2

    公式:S= (a +b )h÷2

    8. 圆的直径= 半径×2

    公式:d=2r

    9. 圆的半径= 直径÷2

    公式:r= d÷2

    10. 圆的周长= 圆周率× 直径= 圆周率× 半径×2

    公式:c=πd =2πr

    11. 圆的面积= 圆周率× 半径× 半径

    公式:S=πr²

    12. 长方体的体积=长 × 宽× 高

    公式:V=abh

    13.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 高

    公式:V=S底面积h

    14.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 × 棱长× 棱长

    公式:V=a ³

    15.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的周长× 高

    公式:S=C底h=πdh =2πrh

    16. 圆柱的表面积= 底面的周长× 高+ 两侧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²

    17.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 高

    公式:V=Sh

    18. 圆锥的体积= ⅓底面积× 高

    公式:V= ⅓Sh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单位换算表)

    1. 长度单位换算

    1 公里=1 千米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2. 面积单位换算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

    3. 体(容)积单位换算

    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厘米=1000 立方毫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4. 重量单位换算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 1000 克= 1 公斤

    5. 人民币单位换算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

    6. 时间单位换算

    1 世纪=100 年 1 年=12 月

    大月(31 天) 有:135781012 月

    小月(30 天) 的有:46911 月

    平年2 月28 天,闰年2 月29 天

    平年全年365 天,闰年全年366 天

    1 日=24 小时 1 时=60 分

    1 分=60 秒 1 时=3600 秒

    数学所有公式

    数学公式如下: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 r=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2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四、算术方面。

    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数学计算公式有哪些?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数学的公式有多少

    看看数学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总倍数

    总倍数÷1倍数=倍数

    总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数学的所有公式

    数学的所有公式

    数学的所有公式,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要学习数学这门非常深奥但有趣的课程,数学也是一门越了解会越觉得有意思的课程,因为可以套用很多的公式解决问题,下面是数学的所有公式。

    数学的所有公式1

    数学公式大全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1)乘法与因式分解、(2)幂的运算公式、(3) 二次根式、(4)规律数列和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方程式是:ax2+bx+c=0,b2-4ac叫做根02的判别式,当大于0有两个根,等于0有两个相等实根,而小于0,方程没有实数根。

    函数公式:(1)一次函数公式y=kx+b,它的图像是一条直线;(2)反比例函数公式y=0202k/x,它的图像是双曲线。

    二次函数公式:y=ax05+bx+c;(a,b,c是常数,a≠0),它的图像是抛物线。y叫做x的二次函数,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三角函数公式:有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和余割,通过这个可以求三角形的边长和角的度数。

    (1)统计初步要掌握好4个公式:平均数、极差、方差、标准差。

    (2)频率=频数/总数,

    面积公式:常用的面积公式有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菱形面积、正方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扇形面积等。

    体积公式:常用的立体图形体积有三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等,而它们的公式如下图所示。

    数学的所有公式2

    一、数学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面积=半径×半径×π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数学的所有公式3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数学公式(数学公式高中大全表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数学公式数学公式有哪些?有哪些数学的公式?数学所有公式数学计算公式有哪些?数学的公式有多少数学的所有公式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