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汉乐府民歌,以下6个关于汉乐府民歌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简述汉乐府民歌的创作特色。
简述汉乐府民歌的创作特色。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汉代乐府民歌的创作精神,与《诗经》的周民歌一脉相承,“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情感真挚浓郁,风格平实朴直。同时,在具体的题材内涵和表现手法上,又有不同于周民歌的新变。(一)题材的承变。汉乐府民歌抒写民众切身的情事,情深意真,这是对《诗经》民歌创作精神的继承。同时,汉乐府民歌在诉说生存的艰难困顿以及披露战争的残酷等方面,较之周代民歌,似乎更加悲凉厚重。(二)艺术表现手法的演变。第一,与周民歌相比,汉乐府民歌叙事成分增多,许多民歌都有情节,有的还描写了人物的形象。第二,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的作品,同时也善于以比兴、叙描的手法抒情。第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变为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杂言长短不拘,表现灵活。从发展趋势看,汉乐府民歌由杂言渐趋五言,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汉乐府民歌也不再有重章,与《诗经》相比,在诗歌的结构上有所发展。 汉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对话和口语。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39-143。 本题知识点:两汉乐府民歌,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如下:
一、思想内容
1、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如《东门行》写一个贫民,因生活无着打算挺而险。
2、反映人民厌倦战争。如《十五从军征》从一个老士卒的视角,揭露战争的惨无人道。
3、讥刺达官显贵。如《鸡鸣》描写贵族富人的显贵和奢侈,颇具漫画意味。
4、抒写爱情、婚姻。如《江南》是一首极为优美的小诗,以莲叶之“莲”谐音爱怜之“怜”,在纯洁、秀美的景色中,歌唱着同样纯洁美丽的爱情。
二、艺术特色
1、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有的采用对话的形式,也有采用独白,注意人物行动和细节的刻划使变现直接,更具亲近真实感。
2、语言的朴素自然而带感情。口语化同时饱含着感情,饱含着人民的爱憎,即使是叙事诗,也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形式的自由和多样。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丰富多样的形式,非常有助于复杂的思想内容的表达的。
4、浪漫主义的色彩。民歌有一些作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汉代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抒写人民切身的情事,情深意真。
汉代乐府民歌是什么?
汉代乐府民歌,继承发展了先秦民歌的优良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真实、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面貌,成为汉代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
据《汉书·艺文志》所载篇目,仅西汉乐府民歌就有138首,接近《诗经》的“国风”数目。可惜,流传下来的总共不过40首。最早见于记录的是沈约的《宋书·乐志》,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有所增广。他将唐朝以前的乐府诗分成12类:(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4)横吹曲辞;(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7)舞曲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汉代乐府民歌主要存在“相和歌辞”、“鼓吹曲辞”、“杂曲歌辞”之中。相和曲是美妙的民间音乐,大部分产生于东汉。所谓相和,是一种演唱方式,有“丝竹更相和”、“人声相和”寓意。鼓吹曲是汉武帝时吸取北方民族的新声,当时主要用于军乐。其中《铙歌十八曲》是西汉时的作品。杂曲是声调失传的杂牌曲子,产生年代较晚。郊庙歌辞中的《安世房中歌》最早问世,为高祖唐山夫人所作。
“汉世街陌谣讴”全是百姓的声音。《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写当时富人家的奢侈享乐,而百姓“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妇病行》写病妇临死托孤,父亲集市讨饭,孤儿啼哭找妈,人间悲剧,目不忍睹。《孤儿行》写孤儿父母死后受兄嫂虐待的痛苦遭遇,可怜可叹。《平陵东》写官吏绑劫人质,勒索钱财,可怜的义公,为凑赎金,倾家荡产,连小牛犊都卖掉了。《东门行》写官逼民反的现实。在无衣无食、没有出路的情况下,不顾妻子的哭劝阻挡,毅然“拔剑东门去”造反了。《战城南》写战争的残酷以及战士死后无人怜恤的悲惨命运,令人心寒。《十五从军征》写一个老兵死里逃生盼回家与亲人团聚,千辛万苦到家后,映入眼帘的却是荒凉的坟墓。《古歌》唱道:“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饮马长城窟行》写妻子对远方征夫的思念梦牵魂绕。而《上山采蘼芜》写弃妇无辜被休弃的苦恼。《白头吟》写女人“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理想。《有所思》是西汉民歌,写一女子本打算送给爱人贵重的礼物,当知道那人变心时,立刻“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上邪》也是西汉时代的民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女主人公追求婚姻爱情大胆泼辣,用自然界不可能发生的五种现象,以排比句式,反衬自己意志的坚决。《陌上桑》则写一个美丽机智的罗敷,用夸夫的方式拒绝使君提出的婚配要求。《顺帝末京都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桓灵帝时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这些民歌民谣,语言犀利,短小精炼,针砭时弊,爱憎分明,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汉乐府民歌有哪些影响?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作上。如前所述,汉乐府民歌得主要形式是杂言体与五言体。杂言体在当时尚未引起文人们的注意,但自建安后,它的影响已日趋显著。
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诸如人物对话或独白的运用,人物心理描写和细节刻划,语言的朴素生动等,都成为后代一切反映现实的诗人的学习榜样。
汉乐府民歌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所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就是说,乐府民歌的作者面向现实生活,根据人们在各种各样的遭遇中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而进行创作的。
它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是《诗经》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汉乐府民歌继承并发展了周代民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它更广泛,更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对后代诗歌也有其更具体,更直接的巨大影响。
许多作品都起着示范性的作用。这种影响,首先就表现在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这种精神像一根红线似的贯串在从建安到唐代的诗歌史上,俨然形成一条以乐府为系统的现实主义传统。
扩展资料:
西汉设置乐府,掌宫廷和朝会音乐。由乐府采集和创作的诗歌遂被称做“乐府”。乐府诗相当一部 分采自民间,具有通俗易懂、反映现实和可以入乐几个特点。后来文人也仿作乐府诗,唐代把南北朝以前的乐府诗统称作古乐府。
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来。他曾把担任左拾遗时写的“美刺比兴”、“因事立题”的50多首诗编为《新乐府》。
新乐府运动的精神,为晚唐诗人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所继承。皮日休的《正乐府十首》和《三羞诗》,聂夷中的《公子行》,以及杜荀鹤的《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深刻地揭露了唐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腐朽和唐末农民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乐府民歌
江南(乐府民歌)(汉乐府)
【原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诗作者】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戏:嬉戏,游戏。 【诗词鉴赏】 这是汉乐府民歌,诗中大量用运用重复的句式,使这首民歌十分朴素明朗。 江南到了可以采莲的时节,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这首民歌轻快活泼,读完这首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江南的荷田中,人来人往,那穿来穿去的鱼儿,欣然游乐,旁边是人们欢快的笑声。 诗的最后五句: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用了一种互文的修辞手法。 互文是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所以这后五句,翻译过来就是,鱼儿在莲叶下游来游去。 有的人认为这首诗词意简单,其实,这首诗是民歌的风格,民歌的特点就是简洁明快。 当我们回过头来再认真看这首诗,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 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重复的句式还突出了鱼在莲叶间穿梭来往的轻灵,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1、汉乐府民歌的形式多种多样,分别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以及杂言等。最常用的是五言和逐渐兴起的杂言诗,这种多样化的形式对于表达复杂的思想内容有着很好的效果。
2、语言带有感情并且朴素自然,汉乐府民歌中的语言大多都是以口语化为主,同时还包含了人民的爱憎的感情等,这也是汉乐府民歌能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原因。
3、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并且汉乐府民歌是一种对现实主义的精确描绘,不同的作品当中所具有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同,除此之外所表现出来的手法也有所区别。
4、人物的性格大多都通过语言和行动来进行表现,一般对话形式的表现效果较好。在作品《东门行》中,通过丈夫和妻子的对话都能体现出人物善良、勇敢、机智等性格。
5、汉乐府民歌的叙述性强,这是因为汉乐府民歌所叙述出来的大多都是生活琐事。诗中的主人公中就是这首诗的作者,这种特点能让抒情和叙事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使得故事听起来更加真实。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的特点)》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汉乐府民歌简述汉乐府民歌的创作特色。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汉代乐府民歌是什么?汉乐府民歌有哪些影响?江南(乐府民歌)(汉乐府)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