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孙叔敖简介)

对口大学
摘要今天我们来聊聊孙叔敖,以下6个关于孙叔敖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本文目录孙叔敖是什么 孙叔敖资料介绍孙叔敖有什么历史功绩?楚国贤才孙叔敖纳言的故事文言文《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翻译孙叔敖是...

今天我们来聊聊孙叔敖,以下6个关于孙叔敖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 孙叔敖是什么 孙叔敖资料介绍
  • 孙叔敖有什么历史功绩?
  • 楚国贤才孙叔敖纳言的故事
  • 文言文《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翻译
  • 孙叔敖是什么样的人物?
  •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翻译
  • 孙叔敖是什么 孙叔敖资料介绍

    1、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芈姓,蔿氏,名敖,字孙叔,楚国期思邑(今河南信阳市淮滨县)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历史治水名人。 2、距今2600多年前,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主持治水,倾尽家资。历时三载,终于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què bēi),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后来又修建了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2600年过去,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孙叔敖受楚庄王赏识,开始辅佐庄王治理国家。 3、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张以民为本,止戈休武,休养生息,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翘楚中华。因出色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孙叔敖后官拜令尹(宰相),辅佐庄王独霸南方,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因积劳成疾,孙叔敖病逝他乡,年仅38岁。 4、《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论(中学教科附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中载,“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孙叔敖有什么历史功绩?

    1.孙叔敖从此得以施展才华;孙叔敖对楚国的贡献,使楚国出现“家富人喜,优赡乐业,式序在朝,行无螟蜮,丰年蕃庶”的全盛时期。楚庄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由前令尹虞丘推荐,孙叔敖被任为令尹,主张“施教于民”,“布政以道”。他极为重视民生经济,制定、实施有关政策法令,尽力使农、工、贾各得其便。他不但重视农业,还注重牧业和渔业的发展,在汉西利用沮水兴修水利,还在江陵境内修筑了大型平原水库“海子”。鼓励农民秋冬上山采矿,使青铜业大力发展;劝导百姓利用秋冬农闲季节上山采伐竹木,再在春夏多水季节通过河道运出去卖掉,这样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也利于国家富足和百姓生活的改善。楚国出现了一个“家富人喜,优赡乐业,式序在朝,行无螟蜮,丰年蕃庶”的全盛时期。2.孙叔敖担任令尹相国期间,楚国经济、政治、军事均有重大发展。他最可贵之处在于身体力行,勤于政事,忠心辅佐楚庄王,内发展生产、外抗击强晋,东征西讨,终使楚成为春秋的一代霸业。楚庄王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可谓一鸣惊人。

    楚国贤才孙叔敖纳言的故事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是楚国隐士,也是一名著名的贤士,在宰相虞丘的引荐下,孙叔敖做了三个月官后被升任为宰相。当他正式上任时,全城的官员和老百姓们都纷纷前来道喜祝贺。 孙叔敖纳言 可是就在这样喜庆的时刻,有一个老人家,身上穿着麻布做成的丧衣,头上高高戴着白色的帽子。由于是最后一位前来慰问贺喜的人,孙叔敖已经进屋去了,待他在后堂中整理好穿戴和衣着走到大厅来接见了这位老人。孙叔敖见老人家这幅装扮,感到十分疑惑,于是问他:“楚王不知道我是一个没有才能的人,才会让我担任宰相这样的至高的职位。大家都前来向我祝贺,而您却前来吊丧,请问是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我呢?” 只见老人家回答他说:“一个人的身份一旦变高了,就会对人蛮横无礼导致百姓都离他而去;而一个人的官职如果大了,就会滥用私权使得皇上对他厌恶;然而一个人若是俸禄多了呢,就会越来越贪婪不知足,埋下祸根却全然不知。”孙叔敖听到这样的话对老人恭敬地叩拜作揖,表示会接受他的忠告,并请教他的意见。 老人家于是说:“你的地位已高了,对人的态度就要更加谦卑;你的官位变大了,做事情就要更加的小心谨慎;俸禄已经很丰厚的时候,就万万不要再索取他人的钱财了。只要您能牢牢谨记这三点并严格遵守,就一定能治理好楚国的。” 孙叔敖听到这样的话,感到十分受教,深深地道谢,并承诺一定会牢记于心。 孙叔敖传 孙叔敖是楚庄王时期的楚国名相,他担任令尹期间,引领百姓,推行教化,臣民之间甚是和睦,风气十分良好,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壮大了楚国的国力。《孙叔敖传》出自史记,讲述了孙叔敖的生平简介与相关事迹。 孙叔敖塑像 太史公曾说:“法令是用来引导百姓从善的,而刑罚则是用来组织人民作坏事的。在法律与刑法未曾完善的时候,善良的民众仍旧可以心有戒律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因为当官的人能够以身作则品行端正不行恶事。这说明只要官员们奉公职守、作风正派,就可以作为榜样维护社会的优良风气,以此治理百姓,便没有必要再施用刑罚了。” 孙叔敖是楚国的名士,被虞丘引荐给楚王以后,任官三月便升至宰相。他为官施行仁政,主张教化百姓,使社会关系和睦美好,官员中不再出现腐败奸臣,百姓中也不再发生偷盗之事,鼓励实业,人人得以谋生,能够自给自足、安居乐业,百姓都十分爱戴他。 楚王将钱币尺寸铸大,不方便百姓使用,导致市场混乱,孙叔敖知道以后马上向楚王进言请求改回钱币,以稳定、恢复市场秩序。 楚王有意将矮车改高,孙叔敖建议让百姓把门槛加高,坐车的君子们为了适应门槛便纷纷主动加高了车的底座。 孙叔敖的种种行为体现了他以自身的行为言传身教,不用严令管束就能使百姓顺应他的教化,跟着效仿他。且孙叔敖本人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地位、身份得起伏而自喜或自悔,他认为一切全凭真才实干,问心无愧。 孙叔敖的故事 孙叔敖是楚国隐士,为人处世高明,以贤而出名。楚庄王时期他担任楚国的宰相,引领百姓,推行教化,臣民之间甚是和睦,风气十分良好,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壮大了楚国的国力。 孙叔敖杀两头蛇 小时候的孙叔敖就是个善良有德的孩子。有一次,年纪小小的孙叔敖外出游玩时,看见了一条长了两个头的蛇,他担心这条蛇会伤害到别人,就鼓起勇气将它杀死了。回到家以后,孙叔敖越想越担心,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孙叔敖的母亲见状,便关心地问他为什么要哭泣,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孙叔敖就难过地回答她说:“我听说凡是看见两头蛇的人就会死,我刚刚看见了一条两头蛇,我想我马上就要离开您死去了,一想到再也看不到您了我就忍不住伤心。”母亲听后便问他:“那么那条两头蛇现在在何处呢?”小孙叔敖回答说:“我担心那条蛇留在外面,别人也会看到它而死去,我就杀了它,把它的身体埋在土里了,这样就可以不用再伤害别的人。” 他的母亲听后深受感动,于是告诉他说:“我听说暗暗做了好事的人,老天会保佑他给他好运,放心吧你不会死的。”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孙叔敖自小就是个心存善心,能够发自内心替别人着想考虑的人,在认为自己会死的时候,还保持冷静理智,具备为民除害的精神,难怪他长大以后会成为一名贤德的宰相。 孙叔敖戒子 孙叔敖是楚国隐士,也是一名著名的贤士。在孙叔敖做宰相的期间,他引领百姓,推行教化,臣民之间甚是和睦,风气十分良好,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是一个为百姓着想,得到大家爱戴的官员。 孙叔敖画像 孙叔敖病危时的弥留之际,把儿子叫到床边,认真地告诫他说:“楚王之前有很多次要加赏于我,我屡次拒绝没有接受他的封地。所以在我死了以后,皇上必然会加赏于你,我要提醒你,受封时万万不可接受过于肥沃的土地。在楚越相交界的地方有这么一处,一块叫做“寝”的山地,这地方土壤极度贫瘠,名声十分差。然而楚国人敬重鬼神,越国也是十分信奉鬼神之说以谋福祉,这地方口碑不好,没有什么人会想要它,如果你受封的是这里,反而能够长时间享有它。” 果然在孙叔敖死后,楚王要将最为肥沃的土地封赏给他的儿子,但孙叔敖的儿子并没有接受,反而主动向皇上请求将叫“寝”的这块山地赏赐给他,楚王十分惊讶,但也还是同意将之封于他。所以直到后来,孙家始终没有失掉这块封地,一直享有 *** 。 孙叔敖的聪明才智,就在于他目光长远,深谙长久之计,不会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失去长远的利益,能够发现别人厌恶的东西自有其好处,能够喜欢别人所不喜欢的,这就是有道之人比寻常凡人高深的地方。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有一天,孙叔敖在狐丘这个地方碰到了一位老者,狐丘丈人于是问他:“我听说,人啊有三个利处,也有三个坏处,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孙叔敖听老人家这样问,感到十分惊讶,大惊失色于是摇摇头说:“我不过是一个不聪明的糊涂人,怎么会知道三利三害呢?还想请问老人家,不知什么是三大利,什么又是三大害呢?” 孙叔敖雕塑 狐丘丈人听孙叔敖这样说,于是回答他:“爵位等级高的人,人们便会对他心生妒忌之情;官职越大的人,皇上会逐渐地对他产生厌恶;而薪资俸禄多的人,各种各样的怨恨都会集于他一身。这便是仕途中于一个人而言的三利三害了。” 孙叔敖听了老者的话,略有所思后回答他说:“其实于我而言并非如此,当我的爵位越高,我越会心系最底层的百姓,为他们着想;当我的官职越做越大,我做事就越会小心翼翼,只会为百姓考虑,想着他们的生活;然而当我得到的俸禄越多,我就更加会将我的财物分给贫穷的人民,援助他们的生活。您看,您说的三大利与三大害,可以通过这些举措从而得以避免吗?” 老人家一听,连连点头称赞:“你说的太好了!这样的事情连尧舜他们那样的帝王都十分担心会没法做到呢。” 狐丘丈人的“三利三患”一说自古以来都十分有道理,太多的人身至高位以后就纵情傲物,最终导致恶果,而孙叔敖却能持有一颗清醒的从政之心,实在难得。 孙叔敖者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出自《史记》中的循吏列传。孙叔敖作为楚国的隐士,被宰相虞丘引荐给楚王,他只做了三个月的官就升为宰相。在此期间,他引领百姓,推行教化,臣民之间甚是和睦,风俗十分良好。 孙叔敖塑像 孙叔敖实施宽松政策,但是纪法严明,严格禁止违法事情,使得官员不奸、盗贼不见。在秋冬季节百姓进山伐木,春夏时节河流运往外地,百姓能够自给自足,生活美满。 当时的楚王认为楚国通用的钱币分量过轻,于是施令将小钱币改铸成大尺寸,人们携带和使用都十分不方便,于是纷纷不继续干自己的实业了。有一日,掌管市场的官员向孙叔敖汇报称:“钱币更改后,如今市场极其混乱、秩序不宁、百姓已经不能安居乐业了。”孙叔敖问他这样的情况持续多久了,该官员回答说已经三个月了。于是孙叔敖承诺该官员说一定马上恢复市场秩序。果然五天后,孙叔敖在上朝时向皇上禀告这种现象,并请求恢复原先的钱币,得到了皇上的应允,不出三天,市场就恢复了原样。 楚国的风俗习惯是喜欢坐矮车 ,但是楚王觉得矮的车不方便马行路,就想将车改高。孙叔敖说:“过于频繁地下达命令会使百姓无所适从的,这样不好。但是如果您一定要将车子改高,我请求让乡下的百姓人家把门槛加高,因为乘车的人大都是有地位的君子,他们不会屡屡下车过门槛的。”皇帝接纳了他的意见,半年后,人们都主动地加高了车子以适应门槛。 这篇文章讲述了孙叔敖是一位贤德有智慧的官员,能够深谙百姓心理,推行合适的政策,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受到人民的爱戴。

    文言文《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翻译

    1.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翻译 译文

    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惊讶地改变脸色说:“我不聪明,怎么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我的心越小,只想着黎民百姓;我的俸禄越是多,布施越加广泛。可以通过这种办法避免祸患吗?”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会感到患苦。”

    有不明白的地方再问哟,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 (*^__^*)

    2. 初三语文《孙叔敖遇狐丘丈人》中的孙叔敖曰:“不然”的然是什么意

    然,常是“这样”、“这”之类的意思.不然,就是“不是这样的”、“并非如此”.原文及译文供参考: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译文: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吃惊不安地说:“我不聪明,怎么能够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小心谨慎,只想着人民百姓;我的俸禄越是多,(我对贫穷的人)布施越加广泛.可以通过这种办法避免祸患吗?”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3.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的翻译

    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惊讶地改变脸色说:“我很糊涂,怎么知道。

    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厚的,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

    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我的俸禄越是多,布施越加广泛。

    这样可以免于害吗?”狐丘丈人说:“话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 一、1.吃惊 改变脸色 2.我,谦词 3.聪明,才思敏捷 4.君主厌恶他二、l.我的爵位越是高,越加关心下层的百姓;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俸禄越是多,施舍越加广泛。

    2.话说得好啊!这类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三、大多人得“三利”之后纵情傲物,放任自己,以至于以荣升开始而以失败告终。

    孙叔敖是什么样的人物?

    孙叔敖的故事:荒丘的福音 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名臣,在他重病缠身的时候,他告诫儿子说:“大王有很多次要赐给我封邑,我都没有接受,这样做是为了在我升天以后,大王会给你封地。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千万不要接受土地肥美的地方! 在越国和楚国之间有一块荒丘,那是埋葬死人的地方,那个地方名声不好,土地也不肥。因为楚国人信鬼神而越国人也把祈求鬼神赐福避祸当做常事,因而他们都不会争夺这块“不祥之地”。你可以靠这块土地来成就你的事业。”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赐给他的儿子一些肥美的土地。他的儿子没有接受,只请求将“寝丘”那块荒地封给自己,楚王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结果一直到汉代,孙氏家族在那里一直得到繁衍。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翻译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翻译是: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

    原文: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注释:

    1。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三度为楚相,有贤名。

    2。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3。老父:老人,下文中“父”,即此老人。衣:穿。

    4。吊:慰问,吊唁。

    5。不肖:不能干,没有贤德。

    6。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7。岂有说乎:莫非有什么要说的吗

    8。去:离开

    9。擅权:擅弄职权。

    10。恶:对......感到厌恶

    11。再拜:拜了两拜,表示礼节的之隆重。

    12。敬受命:聆听您的教训。

    13。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4。心益小:思想越小心谨慎

    15。一:全部

    16。国:国家

    17。衣(第一个):穿着

    18。为:担任

    19.冠:戴着

    20.患处之:祸患潜伏在那里

    译文:

    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都的官吏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

    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没有贤德,让我当了宰相,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独自来吊唁,莫非有什么见教的吗?”老人说:“是有话说。身份已经很高贵但是待人骄傲的人,人民会离开他;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

    俸禄已经很多但是不知足的人,祸患就会和他共处。”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聆听并接受您的命令,愿意听您余下的教诲。”老人说:“地位越高,要越为人谦恭;官职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

    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足够把楚国治理好了!”孙叔敖回答说:“您说得真对,我会牢记在心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孙叔敖(孙叔敖简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孙叔敖孙叔敖是什么孙叔敖资料介绍孙叔敖有什么历史功绩?楚国贤才孙叔敖纳言的故事文言文《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翻译孙叔敖是什么样的人物?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翻译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