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旅夜书怀,以下6个关于旅夜书怀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旅夜书怀原文及翻译
旅夜书怀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低垂在辽阔的天际,月亮倒映在江面上,随波涌动。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赏析: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全诗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旅夜书怀原文_翻译及赏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代·杜甫《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诗三百首 , 写景 , 抒怀孤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微风吹拂著江岸的细草,那立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著。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赏析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著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著。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著诗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恐怕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全诗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大历三年(768年),迟暮之年的诗人终于乘舟出了三峡,来到湖北荆门,心境不免孤寂。 此诗开头四句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著。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创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765)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539篇诗文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何 一作:无)——唐代·崔颢《行经华阴》 行经华阴 唐代 :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何 一作:无) 唐诗三百首 , 怀古 , 山水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唐代·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唐代 :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唐诗三百首 , 写景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代 : 李白 展开阅读全文∨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 唐诗三百首 , 写景 , 山水 , 归隐猖狂
旅夜书怀原文及翻译
旅夜书怀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翻译:拂岸的微风,摇曳的细草,高高的桅杆,孤独的夜和飘泊的客舟。低垂的星辰衬托出原野的广阔,跳动的月影伴随着江上的波涛向东奔流。难道是真的文章给我带来了名声,还是年老多病才使我的官职终归罢休!一生奔波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呢?你看,那宽广的天地型缓间有一只飘摇的沙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五律诗中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四溟诗话》评此诗“句法森严,‘涌’字尤奇。”《瀛毕逗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嫌租州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芹蔽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的感情,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
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手衡卖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一字一泪,感拦租人至深。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古诗原文及赏析
【诗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出处】唐·杜甫《旅夜书怀》。 【意思】江岸上的细草被微风轻轻地吹拂,夜色里一只高悬着桅杆的孤舟。 【全诗】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鉴赏】 诗圣杜甫晚年离蜀后,乘舟东 下,终日以舟为家,直至死于舟中。 此诗便是作于旅途中的一首五律。 前四句是对夜景的描绘,星、月联 传诵尤广,境界雄阔; 后四句是对 身世的`感慨,名、官联寄意尤深,苍 凉沉郁。他尽管薄有诗名,却宦途 偃蹇,于羁旅之中抒写穷愁之状, 怎能不令诗人觉得自己无所依靠, 命如沙鸥呢? 【评析】 唐诗篇名。五律。杜甫作。见《杜诗详注》卷一四。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遂率家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渝州(今四川重庆)、忠州(今四川忠县)至云安(今四川云阳)。此诗为途中所作:“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前四句写旅夜景色,后四句抒发感触,反映诗人当时孤凄悲苦的心情。“星垂”二句,“垂”和“涌”字均为诗眼,“垂”字更显出平野之阔,“涌”字则更烘托出江涛澎湃,波澜激荡的景象,是杜诗中炼字的典型例子。“飘飘”二句,即景自况,点出诗旨,亦为传诵名句。黄生曰:“‘一沙鸥’,何其渺! ‘天地’,何其大! 合而言之曰‘天地一沙鸥’,作者吞声,读者失笑。”(《杜诗说》卷五)全诗情景交融,意境雄浑悲凉,语言精警稳重,为老杜五律代表作之一。浦起龙评此诗曰:“笔笔高老。”(《读杜心解》卷三)纪昀云:“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唐宋诗举要》卷四引)
《旅夜书怀》翻译及赏析内容有什么?
旅夜书怀原文杜甫 〔唐代〕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低垂在辽阔的天际,月亮倒映在江面上,随波涌动。
名字或许因文章而显著,官位应该在年老多病时停止。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注释
岸:指江岸边。
危樯(qiáng):高竖的桅杆。危,高。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赏析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恐怕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全诗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创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公元765年)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重庆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旅夜书怀原文及翻译
旅夜书怀原文及翻译 《旅夜书怀》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于765年离开四川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这首诗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下面是我整理的旅夜书怀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旅夜书怀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全文翻译: 拂岸的微风,摇曳的细草,高高的桅杆,孤独的夜和飘泊的.客舟。 低垂的星辰衬托出原野的广阔,跳动的月影伴随着江上的波涛向东奔流。 难道是真的文章给我带来了名声,还是年老多病才使我的官职终归罢休! 一生奔波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呢?你看,那宽广的天地间有一只飘摇的沙鸥。 旅夜书怀对照翻译: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拂岸的微风,摇曳的细草,高高的桅杆,孤独的夜和飘泊的客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低垂的星辰衬托出原野的广阔,跳动的月影伴随着江上的波涛向东奔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难道是真的文章给我带来了名声,还是年老多病才使我的官职终归罢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生奔波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呢?你看,那宽广的天地间有一只飘摇的沙鸥。 ;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旅夜书怀(旅夜书怀古诗带拼音版)》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旅夜书怀旅夜书怀原文及翻译旅夜书怀原文_翻译及赏析《旅夜书怀》古诗原文及赏析《旅夜书怀》翻译及赏析内容有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