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陆战一师,以下6个关于陆战一师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朝鲜战争中“长津湖之战”,陆战一师到底伤亡多少?
这是第二次战役。
陆战一师从10月26日元山登陆(长津湖战役是在11月27日)到战役结束12月15日,阵亡:718人,失踪192人,负伤3504人。
志愿军死亡多少?中国历来就是无名英雄多,谁管那么多,但是第九兵团(下辖12个师,共计12万人)没有参加下一场战役,直到51年3月才重新出现在正面战场,可以想象这个大兵团的伤亡是极其巨大的。
到现在连中国政府都没有搞明白中国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到底死了多少人,现在又说是18万人,接近实际数据(连名单都搞不明白,怎么会搞懂实际死亡人数),因此这个数据也是忽悠老百姓的。
一场战役阵亡近千人对于美国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伤亡了,但是这个数如果按照中国军队伤亡的标准简直就是轻微损失。
陆战一师也叫瓜达卡达尔师,是当时美军中全自愿兵组成的军队,虽然三分之二以上是新兵组成,但是确是一支职业化军队,具有很强的职业意识。
陆战一师的补给,中国军队始终没有切断,虽然陆地通路已被中国十万大军切断,但是从空中而来的补给却源源不断(通过机场和空投),并且借助空中优势,陆战一师成建制打通了退路,这场战役的确是对于中国政府有很大的震撼力,自此中国志愿军放弃了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认为对付美军即便是5倍以上的兵力都是不够的。
长津湖战役当年打的有多惨烈?美陆战1师是如何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看《长津湖》的电影,恐怕很多会带着不一样的感受,因为实在是太悲惨了。抗美援朝当中,志愿军第9兵团的3个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和寒冷的环境下,与武器装备均为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展开了直接的较量。最终,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那么,长津湖战役当年打的有多惨烈?战争是残酷的,尤其是敌军武器装备一流的美军,在战斗中,志愿军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尤其是面对寒冷的天气,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成建制被冻死。那么,美陆战1师是如何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第一,美国工业实力很强,造桥技术先进。第二,美国不断地支援。第三,志愿军后勤力量不足。
长津湖战役当年打的有多惨烈?
当时的志愿军在寒冷的冬季,忍受着酷寒、饥饿和疲劳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中连续行军,经历了巨大的困难,抵达了预设战场。美军是要逃跑的,他们也知道,一旦被围困,将很难在存活下来,所以拼了老命的突围,毕竟他们有着先进的武器装备,他们不仅有航空母舰的配合,还有坦克、大炮以及航空兵,志愿军坚强的顶住了压力,但损失也是很大的。尤其是,他们穿着单衣,在冰天雪地,长时间的一动不动,最终出现了悲壮的“冰雕连”,可以说这场战役是非常惨烈的。此役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就达到了4000余人。
美陆战1师是如何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第一
美国的工业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水门桥是美军陆战一师撤离长津湖的必经之路,志愿军已经炸了,但美国仍然能够快速的建好,这都得依赖美国先进的工业能力。
第二
美国对于美军的撤退可是下了大功夫,航空兵以及军舰炮不断对我军的地面部队进行轰炸,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使得我军行军很艰难,依靠着双脚,难以追上四个轮子。而美国还在源源不断的对地面部队进行资源,不仅是武器装备还包括给养。
第三
由于没有适当的御寒服装,志愿军的战斗力因为大批士兵被冻死冻伤而被严重削弱。大部分志愿军耗光了在过江时随身携带的弹药,而且食品也供应不上。天寒地冻,战士脚冻坏了,连路也走不动,最后只好眼睁睁看着残敌跑掉。再加上战役预备队没能及时赶到,所以没有能够截住敌人。而在侧翼的阵地上一直没有开枪阻击,后来才知道他们早已化成一群冰雕,全都是战斗队形冻死在了阵地上。
如何评价长津湖战役中的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
史密斯少将是一名优秀的战地指挥官,头脑冷静,决策果断。如果他和阿尔蒙德一样狂妄骄横,陆战一师将前出更远,兵力更加分散,更容易被九兵团各个击破。
史密斯准确的判断形式,及时收拢部队,修建野战机场,并下令“换个方向进攻”,保住了陆战一师的骨干。史密斯少将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对手。
史密斯生平事迹
1893年10月26日生于德克萨斯门纳德,后迁居加利福尼亚,1912-1916年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作为后备军官训练团的成员,1917年5月4日被委任为预备役少尉。派往关岛并转至海军陆战队,1919年5月在大马岛马林兵营服役,1921年-1924年在德克萨斯号战列舰上指挥陆战队分遣队。
1924-1928年在华盛顿海军陆战队人事处任职。1928-1931年为海地国防司令官的助理参谋长。1931-1932年进乔治亚本宁堡步兵学校学习。1932-1933年在框蒂科海军陆战队学校连长课程班教官。
1934-1936年任驻巴黎助理海军武官,在法国学习法国高级参谋学院课程并被提升为少校,1936-1939年回到美国匡蒂科讲授两栖作战课程,1938年升任中校,1939年7月在圣地亚哥任海军舰队陆战指挥官。1940年6月指挥第六海军陆战团第一营。第二次大战开始的时候,他已经多年历练。
长津湖美陆战一师真实伤亡 究竟损失多少人
惨烈的长津湖战役,陆战一师的战史记录:此役陆战一师阵亡604人,失踪192人,负伤3503人。一场兵团级的大战役,24000人的陆战一师仅死亡796人(含失踪),就如丧家之犬一样狂奔100多公里逃到海上,怎么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近日查资料的时候发现,陆战一师严重隐瞒了伤亡人数,实际死亡人数应该是记录的5倍左右。 长津湖美陆战一师失败 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27军80师在新兴里包围了美军第7师31团战斗队,第7师副师长赫斯特准将急忙向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求救,在电话里他哭诉道:第31团一天阵亡了近400人,现在已经被包围,请史密斯至少派出一个营的援兵支援他。可史密斯手里也没有一个营啊,想来想去,他想到了配属给陆战一师的那200多名只吃饭不干活的英国海军陆战队员来。 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英国也同样享受到了在日本驻军的权利,但此时的英国经济举步维艰,因此只以英联邦的名义,在横须贺象征性的驻扎了一支“皇家陆战队第41独立战斗队”。说是象征性,是因为包括指挥官德赖斯代尔中校在内,一共才235人。 之后不久,麦克阿瑟将这支独立战斗队划归远东海军中将乔伊指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已经吃了几年闲饭的德赖斯代尔向乔伊表示,看到前线打得火热,自己在后方闲着实在不好意思。乔伊顺水推舟将他们配属给陆战一师。史密斯师长也没有反对,多养两百多人而已嘛。 现在,史密斯师长想到了他们,不能光吃饭不干活啊,虽然人少了一点,但是可以临时加强啊。史密斯给德赖斯代尔加强了陆战一团3营G连、步兵7师31团B连和师部营机关连,又派给他3个坦克排,总计17辆坦克、171辆卡车、922个人。 史密斯看到英军的武器寒酸,又给他们换上了美军的武器。这样拼凑出一个营的兵力,由军衔最高的德赖斯代尔中校指挥。在史密斯的心里,大家都是海军陆战队,水平应该不会差太多,然而后面的事情让史密斯后悔不已。 临时加强的这支部队称为“德赖斯代尔特遣队”,早上9点45分他,他们从古土里出发了。古土里距离第31团所在的新兴里公路距离只有30公里。然而才刚刚走了2公里,特遣队就遭到志愿军打援部队的阻击。志愿军第20军60师的战士,用数量不多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将特遣队死死地钉在原地。 德赖斯代尔感觉到志愿军火力并不强,他决定将坦克和汽车混编起来,开足马力冲过去。听到这个想法,坦克排排长明白了,这位长官对于坦克作战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他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给德赖斯代尔普及了基本的装甲作战常识,并建议他向陆战一团求援。 德赖斯代尔照做了,此时已经是中午一点了。陆战一团团长接到电话后,只得又派出12辆坦克前去支援。坦克到达后,德赖斯代尔重新布置了部队:17辆坦克打头阵,41战斗队紧随其后,陆战一师G连、师部机关连、7师B连一起排在中间,12辆坦克殿后。 等做完这一切,已经是下午4点,天快要黑了。特遣队已经被阻击了6个多小时。坦克排长再次提醒德赖斯代尔,这样的排列坦克应该能冲过去,但汽车就危险了,只要被打坏几辆,就可能全部无法通过。 志愿军共击毙162人,击伤159人,俘虏237人,击毁坦克、汽车共74辆,缴获火炮20门。德赖斯代尔只带着364人冲出了山谷赶到下碣隅里,他兴冲冲的地向史密斯报道,并说只要稍加休息,他的人就可以继续向新兴里出发,去解救第包围的第31团。 史密斯气乐了,他强忍着怒气提醒德赖斯代尔:你还剩多少人?直到此时德赖斯代尔才发现,自己已经损失了过半的人员,不知道他在山谷中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他一口气跑回来都不敢回头看一眼。史密斯师长后悔万分,白白赔上了一个陆战连和一个机关连,尤其是机关连,那里面可有一大半军官啊。 长津湖战役的评价 长津湖战役对于整个朝鲜战争来说意义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产生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后人对长津湖战役评价也各不相同,不可否认的是,在长津湖战役中,中国志愿军开始扭转了整个战争的走向。 长津湖战役后,志愿军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整个朝鲜半岛的东部地区,自此以后联合国军再也没有踏过三八线半步,彻底将美军遏制在了三八线以西。毛泽东评价长津湖战役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同样,在这次战役中,也暴露了志愿军物资困乏,火力不足等一系列的缺点,看出了志愿军和美军在装备上的实力悬殊。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长津湖战役成功撤离之后,也被高度的赞赏和评价,他们被认为重挫了人民志愿军的士气和战斗力,使得中国志愿军主要作战军团不得不撤离前线,也奠定了美国军队将朝鲜战争继续持续下去的信心。虽然在军事战略上有了重大的挫败感,但是在军事实力上美国有着巨大的信心准备。 人们对长津湖战役的褒贬不一,对长津湖战役的评价也大致不同,但是就整体的战争走势而言,长津湖战役在整个战略意义上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场的局势,中国志愿军迫使美军撤退三八线以外,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取得战略性胜利的同时,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各个师部也逐渐撤离前线。
长津湖战役打的有多惨烈?美陆战1师是怎样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1951年11月27日至12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约15万人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包围了以美军为首的6.5万人的多国部队,史称长津湖战役。此战我军伤亡5.6万人,战死1.1万人,其中四千多人是被冻死的。美国的多国部队合计减员1.3万多人,其中死亡2100多人,被俘约300人,美国陆军31团被我军全歼于此。
长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林木茂密,道路狭小,人烟稀少,夜间最低温度接近摄氏零下40度,当年又是50年不遇的严冬。因此长津湖战役十分惨烈,伤亡数据中冻死冻伤的军人占的比例极大。防守鹰岭的一个连共129名官兵,他们全部被冻成冰雕,尽管他们已经死了,但枪口仍然朝着美军进攻的方向!志愿军第58师实际上已经被摧毁建制,兵员损失最严重之时,58和60师两个师仅存200余人。由于中美武器装备差距巨大,为了攻占美军三座独立房屋,中国一个连打得只剩1人。
美军陆战一师是硬突围而出的,击溃中国7个师的围追堵截,最后从海上坐舰船撤退的。美军的空军和海军配合陆战一师撤退,空军不仅给陆一师提供装备补给和补充兵力,还能直接将伤员运走,更是日夜压制中国军队的行动。美军陆战一师动用了包括直升机在内的300多架飞机,将7000多名陷入困境的部队救出了包围圈。中国军队缺少空中力量,无法阻止美军从空中撤退!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兴南港集中了193艘船舰用于陆战一师撤退,同时命令韩国第1军,韩国第1陆战团,美国第3步兵师和美国第7步兵师在港口布置防御阵地。中国缺少海上力量,无法阻击美军从海上撤走。最终美军不仅撤走了联合国军士兵,也包括他们的重装备,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朝鲜难民。美国历史学家称兴南港大撤退为"美国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海上撤退行动",甚至跟敦刻尔克大撤退齐名。
美军陆战一师在瓜岛,“恐日症”是如何治好的?
1942年8月,自美军攻占瓜达卡纳尔岛(以下简称:瓜岛)机场,日军反应还是比较迅速的,无论是在空中还是海上,都表现出势在必得的架势。然而,飞机和舰炮不能“上刺刀”,只有夺取岛上机场,才能体现日军对瓜岛的控制。
特别是美军运输船队遭到三川军一的偷袭,损失8艘护航舰艇后匆忙撤离,这让日本人对夺回瓜岛充满了信心。与此同时,孤零零地留在岛上的陆战一师,该如何面对日军陆、海、空立体式的进攻?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心中并没有多少底气。
“恐日症”是美军官兵的普遍反映,但他并不以为然。
自从支援舰队撤离后,固守瓜岛机场的美军陆战一师,不仅要躲避飞机的轰炸,还要忍受着日军舰炮的轰击。对刚参战不久的官兵们来说,他们更担心日军攻上阵地。因为从美国到瓜岛的一路上,听到的都是,日军的战斗力如何强悍。
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很清楚部下的担心,他们患上了“恐日症”。但作为一位有着33年军龄的职业军人,他相信只要打一仗,这个“病”很快就能治好。眼下需要做的是如何做好保卫瓜岛的亨德森机场?如何坚定大家作战的信心?
首先,将运上岛的物资安置好。既然是孤军作战,就要未雨绸缪,做长久打算,本就不多的物资能否安全,成为继续作战的关键。同时,将坦克和火炮集中在防区中央,既减少日军的炮火威胁,又能发挥集中火力的优势。
其次,以机场为中心,建立防御圈。在防线上梯次设立了2-3条防御阵地,并留出相当一部分预备队,以备不时之需。他每天督促部队构筑永备工事,对任何一个可能成为战场的“点”,范德格里夫特都亲自到场指导,加强防御。
更重要的是,利用岛上机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范德格里夫特不断地要求上级紧急支援,补充更多的部队和补给。让他高兴的是,59架战斗机和轰炸机,以及部分地勤人员登岛,加强了岛上防务。此时的亨德森机场成了永备机场。
有了飞机,岛上的美军底气足了许多。更提气的是,自从有了飞机,日军再也不敢在白天用舰炮对美军轰击了,就连运输部队和物资都只能在晚上进行。由于机场四周长满了仙人掌,美军士兵亲切地称呼他们为“仙人掌航空队”。
信心满满的日军也在做着准备,根本没有把美军看在眼里。
在日本,陆军与海军向来是“水火不容”、争功、抢功是他们“乐此不彼”的事情。特别是不久前海军在瓜岛附近取得了重大战果,一时间成为日本国内的热点新闻。这让陆军心里“不爽”,誓要将美军赶出瓜岛不可,让海军看看陆军的强大。
按理说,有这样的士气和自信是挺好的,但自以为是、盲目的自信就是自负了,以至于想当然的认为,岛上的美军不会超过2000人(实际美军有16000人),甚至在大部队没有集结完毕前,不足1000人的一木支队就发起了进攻。
这个一木支队曾是挑起“卢沟桥事变”首当其冲的部队,从中国战场到东南亚没有吃过败仗,十分骄横。18日夜,这股日军在一木大佐的带领下,不费一枪一弹登陆瓜岛后,为了抢得头功,不等后续部队,迅速向机场扑去。
得知日军登岛后,范德格里夫特十分的困惑和生气。在他看来,尽管日军蔑视美军的战斗力,也不能这么自信吧,千把人的兵力就敢挑战两个加强团。好吧,这股日军必须全歼,让他们有来无回,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
他一面命令“仙人掌航空队”升空,寻找日军的集结地并发起空中打击;一面让坦克、装甲营做好机动准备,随时支援。当一片明晃晃的“三八大盖”的刺刀,出现在丛林尽头时,日军高喊着:“万岁”,开始冲锋。
日军冲到离美军阵地50米时,依然未见美军还击,顿时更加兴奋,也不讲究战斗队形了,拼命似的向前冲。就在这时,美军阵地上的枪、炮声大作,机枪手根本不用瞄准,成片的日军倒下,没死的开始向后跑,退回丛林。
清醒过来的一木大佐,重新组织兵力,再次发起进攻。陆战队员们总算见识了日军的战斗力,只会扎堆冲锋,根本不可怕。于是,越战越勇,范德格里夫特命令坦克部队迂回包围,前沿部队在飞机的配合下,发起了反冲锋,一举歼灭了一木支队。
这下,美、日双方都意识到了瓜岛的严重性。
1942年8月,不足1000人的一木支队,贸然向瓜岛的美军发动攻击,只有少数人跳入海水或躲入丛林活了下来,可谓是全军覆没。这下,日本人才意识到,瓜岛上的美军绝非小股部队,决定加大兵力投入,趁其立足未稳,尽快夺回瓜岛。
日军的不断地增兵,也让尼米兹意识到瓜岛的战略地位高,必须力保。一面不断向瓜岛派驻飞机,一面命令弗莱彻的第61特混编队赶赴增援。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也想借机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洗刷“中途岛海战”的耻辱。
然而,他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本来是掩护增援部队登陆瓜岛,但他不好好的掩护,丢下战斗力不高的增援部队,去攻击美国的航母编队。不仅损失一艘航母和大批飞行员,而且因为增援部队失去了空中掩护,增援瓜岛的计划也未完成。
不甘心的日本人,在美军飞机的打击下,陆续向瓜岛增派了3000人,分三路向亨德森机场进攻。对日军作战模式已经熟知的陆战队员们,此时已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了,对付日军既不胆怯、慌乱,又知道如何大量的杀伤日军。
这次,日军“学聪明”了,在炮火轰击过后,一改过去万岁冲锋的模式,而是匍匐前进,悄悄地向美军阵地摸去。等待日军冲锋的美军很是纳闷,不放心地打出一颗照明弹后,密密麻麻的日军已经爬到了阵地前沿,顿时双方厮杀在一起,美军第一道阵地丢失。
范德格里夫特立刻组织师预备队,发起反冲锋,在交叉火力的打击下,日军退入丛林。让美军没有想到的是,被“打疯”的日军,居然在大白天发起了万岁冲锋,陆战队员们目瞪口呆,随即以猛烈的火力“回敬”这些不要命的家伙。
日军死伤无数,全线再次崩溃,落花流水般的退回丛林。得知陆战一师再次胜利,尼米兹向范德格里夫特发去了嘉奖电,鼓励再接再厉。当然,通过与日军作战,陆战队一扫过去的“恐日症”,成为日本人怎么啃也啃不动的“硬骨头”。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置之于死地而后生”。当孤立无援,没有了依靠的时候,人的求生本能和潜能是很大的,也就没有了“不会做”这回事,反而精神百倍、勇往直前。陆战一师,就是这样锻炼成为美军一支响当当的部队。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陆战一师(陆战一师和骑兵一师哪个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陆战一师朝鲜战争中“长津湖之战”陆战一师到底伤亡多少?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