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高校错峰放假离校,以下6个关于高校错峰放假离校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2022年寒假离京需要核酸检测吗 北京学生寒假能离京吗
十一一过大家最为期待的假期就是寒假了,由于近两年一到放假时间新冠肺炎就会出现反复,所以大家纷纷纠结着寒假离京需要核酸检测吗,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寒假离京有哪些限制。 2022年寒假离京需要核酸检测吗? 寒假离京需不需要核酸检测主要看疫情的控制情况,就去年的情况来看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相关工作要求,北京将按照“错峰”原则做好寒假放假安排,组织学生有序离校离京,指导离校离京学生做好途中及居家防护,同时,各高校将“一人一档”制定离校、留校学生信息台账。 北京学生寒假能离京吗? 北京学生寒假能离京。 北京2022放寒假学生可以出京。但不要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高风险区,现在疫情虽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出去玩也是有风险的,万一有一个漏网之鱼和你有了近距离接触,也许就会导致你的感染,这样损失的就是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了。中国人一惯小心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在家里呆三天也没有什么不好。 学生寒假离京有哪些限制? 目前学生离京并没有限制,不过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看是需要提供核算证明的,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不是说高校的同学们就不能离京返乡(返家)了。目前北京高校陆续进入期末、寒假,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相关工作要求,我们将按照“错峰”原则做好寒假放假安排,组织学生有序离校离京,指导离校离京学生做好途中及居家防护,“一人一档”制定离校、留校学生信息台账。
广西高校寒假放假时间2023
其他信息:
广西医科大学 根据广西医科大学校历安排,2021年1月9日至2月26日为寒假时间,2021年2月27日(星期六)学生开学注册,教职工回校上班,2月28日(星期日)正常休息,3月1日(星期一)正式上课。如根据疫情变化需要调整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将另行通知。 河池学院 河池学院2021年寒假的放假通知中,放假时间为2021年1月9日至2月26日,2021年2月27日至2月28日返校注册,3月1日正式上课。校方表示,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学生错峰离返校的要求,1月7日、8日已完成本学期课程考核的学生,办理好离校手续后,可提前离校。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021年寒假通知中明确,学生分批错峰放假。其中2017级学生于2021年1月9日开始放假;2018级学生于1月16日放假;2019级、2020级学生则从1月23日起放假。开学时间也是分批错峰进行,从3月3日至3月6日,每日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报到注册。 南宁师范大学 南宁师范大学寒假放假时间为2021年1月20日至3月7日,学生3月7日返校报到注册、领取教材,3月8日正式上课。已完成本学期课程考核的学生,办理好离校手续后,可提前离校。
广东寒假放假时间2021春节学生可以出省旅游吗
现在很多学校放假时间都会有所调整,在广东已经给确定了放假时间以及开学时间,具体的时间如下。大家近期出行还是多多注意安全,出门带好口罩,尽量不要随意出省。
放假时间
各高校统筹考虑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情况,按照“错峰”原则,安排学生分批次有序放假离校。
高校学生
离校时间:12月30日至2月6日
春季学期开学时间:2月18日至3月8日
幼儿园和中小学校
放假时间:1月10日至25日
春季学期开学时间:2月20日至3月1日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邱克楠提醒,各学校按照“一人一档”,制定离校、留校学生信息台账,做到底数清、去向明。
春季学期学生返校时,要严格按照“四精准”、“六分”、“一独立”的要求,排查清楚疫情中高风险返校师生的人数和分布,妥善安排重点人员返校时间,严格落实重点人员返校后的健康管理要求,杜绝可能的传染源进入校园。
常见问题
寒假和春节期间,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可以外出旅游或探亲吗?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二级巡视员林立丰说,建议中小学学生和托幼机构儿童在居住地过寒假。家长和同学们在制定假期计划前必须综合考虑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务必将保障自身健康和下学期顺利返校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
广东疾控建议:
对于中小学学生和托幼机构儿童来说,建议在居住地过寒假;
对于受当地疫情影响需要留校的高校学生和教职员工来说,要严格听从学校的安排,配合落实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各项措施,出入校园要主动做好登记;
对于计划回老家过寒假的师生们来说,要根据学校要求提前报备,分批次、有序、错峰离校和返校;
对于有出游计划的师生来说,要密切关注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疫情风险等级查询信息,合理安排行程,减少不必要的出行,不安排出境旅游,不要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2021全国寒假放假时间表各省市放假时间
2020年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即将正式的结束,关于2021年的寒假时间许多的家长还有学生都是非常的关心的。近日全国更省市放寒假的时间安排已经陆续公布,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全国各省市中小学生以及高校的寒假放假时间表吧。
内蒙古包头市2021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
义务教育阶段,中等职业学校:2021年1月23日~2月28日放寒假
普通高中学校:2021年1月30日~2月28日
成都寒假时间
义务教育阶段2021年1月28日到2月28日,3月1日正式行课,放假31天!
高中稍晚2天,从1月30日开始放假
浙江各地市寒假时间
杭州:2021年2月5日起放寒假。2020学年第二学期学生报到注册时间为2021年2月28日。
宁波:小学、初中2021年2月1日放假;普高、职高(技校)2021年2月4日放假。小学、初中、普高、职高(技校)定于2021年2月25日开学。
温州:2021年2月2日起放寒假。
嘉兴:义务教育中小学校、中职学校2021年2月1日放寒假;普通高中学校2021年2月5日放寒假。义务教育中小学校、普通高中学校、中职学校2021年2月21日报到,2月22日开学。
湖州:2021年2月4日开始寒假,2020学年第二学期,中小学师生于2021年2月27日报到,2月28日正式上课。
绍兴:2021年2月4日寒假开始。
衢州:2020学年第一学期于2021年2月4日结束,2月5日寒假开始。
舟山:初中、小学和职业高中2021年1月28日—1月30日期终考试,2月3日学期结束,2月4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寒假开始。第二学期2月27日(农历正月十六)学生报到,2月28日(农历正月十七)正式开学上课。
台州:
本学期,台州市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寒假放假时间为2021年1月30日。
新学期安排在2021年2月28日报道,3月1日正式开学。
金华:
小学、初中定于2021年1月31日至2月1日举行期末考试,学生于2月4日放假,教师于2月5日放假。
高中定于2021年2月1日至4日举行期末考试(高一、高二:2月1日至3日;高三:2月4日),高一、高二学生于2月4日放假,高三学生于2月5日放假,教师于2月6日放假。
幼儿园于2021年2月4日放假。
2020学年第二学期学生于2月27日报到注册,2月28日正式上课。
浙江部分高校寒假时间
浙江大学:2021年1月29日寒假开始。
浙江工业大学:2020级学生2021年2月4日(周四)开始放寒假,其他年级学生2021年2月1日(周一)开始放寒假。
浙江师范大学:2021年1月25日寒假开始。
宁波大学:寒假时间为2021年1月25日~2月24日。
浙江理工大学:2021年1月23日开始放寒假。
浙江财经大学:2021年1月18日开始放寒假。
浙江工商大学:2021年1月25日(周一)起放寒假。
浙江中医药大学:1月28日(星期四)至2月26日(星期五)学生放寒假(2月12日春节)。2月27日(星期六)、28日(星期日)学生报到;3月1日(星期一)正式开始上课。
浙江农林大学:寒假(2021年1月25日~2021年2月28日)共5周。
杭州师范大学:1月23日放寒假。
浙大城市学院:2021年1月30日寒假开始。
衢州学院:2021年1月19日寒假开始
湖北武汉
2021年寒假安排
所有学生在完成本学期课程和科研任务以外,分批有序错时错峰离校,2月27日返校,3月1日上课。(具体放假时间未予明确)
但通知中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教职员工轮休时间是从1月13日开始,意味着学生放假时间可能在13号以前。(很重要的信息哟,特别是对于那些抢票回家的小伙伴)
武汉大学
寒假时间:2021年1月17日-2月20日,共35天
华中科技大学
寒假时间:2021年1月16日-2月28日,共44天
华中师范大学
寒假时间:2021年1月23日-3月1日,共37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寒假时间:2021年1月25日-2月28日,共34天
华中农业大学
寒假时间:2021年1月16日-2月27日,共42天
武汉理工大学
寒假时间:2021年1月16日-2月21日,共37天
湖北大学
寒假时间:2021年1月16日-2月21日,共37天
武汉科技大学
寒假时间:2021年1月16日-2月27日,共43天
中南民族大学
寒假时间:2021年1月23日-2月27日,共35天
武汉纺织大学
寒假时间:2021年1月18日-2月28日,共41天
湖北工业大学
寒假时间:2021年1月23日-2月26日,共35天
长江大学
寒假时间:2021年1月25日-2月26日,共33天
江汉大学
寒假时间:2021年1月25日-2月27日,共33天
全国各地中小学寒假时间
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寒假时间开始于2021年1月底2月初,到2月底结束。最近网上出炉了一份全国中小学省市2021年寒假时长排行榜,榜单显示各地寒假的平均时长在20-30天。
其中最短假期在江西赣州,高三毕业班学生的寒假只有13天。吉林中小学校寒假从2021年1月7日开始放假,持续到2月26日才开学,共51天,位居榜首。此外,贵州中小学寒假从2021年1月3日持续到2021年3月1日,共58天,超过了吉林。
黑龙江46天,辽宁沈阳44天、大连43天,内蒙古鄂尔多斯42天,这些寒假时间超40天的地市,也是很令人羡慕的了。
温馨提示
但是在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一点是,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并且冬天来临之际,疫情有反扑的势头。很多学校为了学生的安全,都会提前放寒假。
不管怎样,许多学校放假的时间只会提前,不会往后拖延。
对于学生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赶紧抓住最后的时间好好复习,好好学习,争取期末考一个理想的成绩。
对于家长来说,可以安排一下假期计划,增进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2023春运将不再对乘客查验核酸和健康码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国目前的疫情防控政策已经完全放开了。就在今天,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最新的公告,2023年春运期间不再对乘客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实施乘客测温。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12月27日,交通运输部印发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
方案指出,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政策规定,科学精准执行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及“乙类乙管”各项措施。不再对乘客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实施乘客测温。不得随意暂停或限制客运服务,不得随意限制车辆、船舶正常通行。严禁在公路上非法设置各类检查卡点、随意拦截车辆,加快恢复已暂停的客运服务。各地可结合本地疫情高峰期研判情况,依法采取适当的临时性限制人员流动措施,引导公众尽量避免在疫情高峰出行。实行机动车尾号限行政策的城市,可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要,研究出台春运期间阶段性暂停实行机动车尾号限行的措施。
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
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政策措施,坚持系统谋划、统筹安排,稳中求进、精准施策,注重平衡、把握好度,确保春运期间人民群众平安健康便捷舒畅出行,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有序,特制定本方案。
一、科学研判2023年春运新形势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跨区域人员流动性将加速释放,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面临新形势:一是春运客流将从低位运行加快反弹,客流总量可能出现大幅度增长;二是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及医疗、民生等物资运输任务艰巨;三是春运期间人员流动、货运物流活动密集,人员交叉活动频繁,交通运输从业人员感染风险高;四是交通运输长期低负荷运行,设施设备和人员保障安全隐患增加,如管理不到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可能易发多发。保障春运在大规模客货流量下有序运行,对高效统筹客货运输、科学精准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做好综合运输春运组织和服务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全面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调度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扎实推进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把保障交通物流畅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最大能力、最佳状态、最优服务,千方百计确保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及医疗、民生等物资运输高效顺畅,千方百计打通旅客出行从起点到终点全链条、各环节,确保旅客出发安全、返程顺利。
二、保障人民群众错峰有序出行
(一)优化公众出行政策环境。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政策规定,科学精准执行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及“乙类乙管”各项措施。不再对乘客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实施乘客测温。不得随意暂停或限制客运服务,不得随意限制车辆、船舶正常通行。严禁在公路上非法设置各类检查卡点、随意拦截车辆,加快恢复已暂停的客运服务。各地可结合本地疫情高峰期研判情况,依法采取适当的临时性限制人员流动措施,引导公众尽量避免在疫情高峰出行。实行机动车尾号限行政策的城市,可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要,研究出台春运期间阶段性暂停实行机动车尾号限行的措施。 (二)保障探亲人员错峰有序回家过年和返岗。各地要通过电话、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方式,畅通信息咨询渠道,方便探亲人员及时查询了解有关防控信息,提前安排回家过年和返岗行程。结合探亲人员回家过年和返岗出行集中时段,通过增加运力投放、加密运输班次、强化城乡衔接、增开定制客运线路、开行包车等方式,提升运输服务和保障能力,畅通返乡返岗人员出行“最后一公里”。各地可探索实行弹性休假、错峰休假政策,降低公众集中出行压力。教育部门要指导中小学、幼儿园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对学生及同住人有外地行程的,不影响学生正常上学。
(三)保障务工人员有序返乡返岗。各地要开展务工人员返乡返岗情况摸排,有序做好务工人员返乡返岗准备。务工人员集中输出地、输入地要加强衔接配合,指导园区、企业、社区(村)加强务工人员健康监测和人文关怀,起讫地有关部门要协同联动,引导和保障返乡返岗务工人员安全、健康出行。返乡返岗出行需求相对集中且具备条件的,可结合实际组织开行务工人员包车、专列(包车厢)、包机等“点对点”运输。
(四)保障高校学生错峰离校返校。各地要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进一步优化校园疫情防控和教学计划安排,合理确定寒假放假时间,避峰错峰安排春季开学返校。原则上,高校应尽可能避免在春运期间开学;确需在春运期间开学的,要坚持“一地一案”“一校一策”“一级一策”组织开学返校,尽量避开春运返程客流高峰期。各地要全面准确掌握属地高校学生放假离校、开学返校运输需求,离校返校出行需求相对集中且具备条件的,可组织开行学生包车、专列(包车厢)、包机等“点对点”运输。
(五)保障自驾人员有序错峰出行。各地要探索运用手机信令、地图服务、搜索引擎、景区酒店预定等数据信息,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分析,认真研判春运期间群众自驾出行态势。综合各类交通要素数据,强化干线路网、城市道路运行监测,密切关注跨省交界、热门城市和重点景区周边路网交通流量,及时发布路况和拥堵缓行路段信息,引导自驾人员合理选择出行路线、时间和目的地,避峰错峰出行。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做好服务区加油、充电、用餐、如厕等服务,确保环境卫生整洁、服务便捷高效。
(六)保障游客有序流动。各地要提前发布春节期间文化旅游消费政策,严格落实优化后的文化旅游行业疫情防控措施。加强数据监测,及时共享游客规模、运力等信息,统筹做好运游衔接和运力调配。针对大范围疫情感染、恶劣天气、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等,制定完善滞留游客处置应急预案,及时有序做好滞留游客疏运工作。
(七)保障农村地区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针对走亲访友、农村赶集等集中出行需求,通过加密城乡公交和农村客运班线服务频次、延长运营时间、开行赶集班、增加预约响应服务等方式,加大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力度。聚焦农村客运途经线路、客运场站、渡口等重点区域,加强执法力量投入,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大非法营运等违法运营行为查处力度,强化交通安全警示提示,及时劝导纠正无牌无证、酒驾醉驾、超员载客、违法载人等行为,提升农村客运安全保障能力。
(八)保障“双节”期间群众短途出行。各地要针对元旦、春节假期可能出现的短途客流大幅增长情况,强化工作统筹,加强运力投放,科学安排班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指导道路客运经营者适时增开直达机场、火车站、旅游景区、大型社区等的定制客运班线,支持定制客运车辆在客流集中区域灵活规范停靠。根据需要积极开通夜班公交、定制公交、学生专线、摆渡公交等便民公交线路,满足旅客夜间及特定区间出行需求。
三、切实提高交通物流运行效率
(一)确保交通物流持续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各级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作用,严格落实交通物流保通保畅优化政策。继续实施动态监测、督导调度、督办转办、7×24小时值班值守、一事一协调、信息公开和典型问题通报等制度,确保交通物流畅通高效。将交通物流从业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不再查验货车司机、船员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对跨区域流动货车司机开展落地检。严禁擅自关停关闭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严禁以任何形式限制运输服务。重点港口、机场、铁路货站、物流园区、邮政快递分拨中心,及航道、通航建筑物、引航机构等运营管理单位要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建立一线人员预备队,必要时可实施轮岗备岗制度,进行封闭管理,确保突发情况下重点物流枢纽运行稳定。
(二)保障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畅通有序。各地要密切协同联动,加强运力调度,做好应急准备,全力确保今冬明春能源、粮食、农机农资等重点物资干线运输和集疏运高效运行。加强重点铁路线路现场管理、重点盯控和优先保障,确保大秦、唐包、瓦日、浩吉、侯月、石太等煤炭运输大通道畅通。充分发挥7省区11条公路运输主通道作用,强化重点物资运输公路服务联合保障,坚决防止发生长时间、大范围车辆拥堵,必要时高速公路收费站要设置煤炭运输专用通道。依托秦皇岛港等北方煤炭“下水港”,落实煤炭、LNG水路运输“四优先”保障措施,强化船岸衔接和应急运输保障,确保水路运输枢纽和大通道畅通。
(三)保障医疗和民生物资运输高效有序。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供需对接,强化组织调度,全力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抗原检测试剂、药品、口罩等医疗物资,以及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生活物资运输车辆优先便捷通行服务,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保障整车合法装载国家统一目录内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和新冠病毒疫苗货物运输车辆免费便捷通行。全力畅通邮政快递和城乡配送末端“微循环”,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网购医疗物资和生产生活用品需要。要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针对大范围疫情感染、恶劣天气、严重拥堵等极端情况,加强应急准备,统筹做好应急状态下医疗物资和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保障。
(四)强化交通物流从业人员服务保障。各地要加强对货车司机、快递员、船员的生活保障,出现滞留的,为其提供必要的饮水、用餐、如厕等基本生活服务和基本医疗救助服务,坚决避免由于服务保障不到位造成交通物流从业人员生活困难。高速公路和水上服务区确需关闭部分区域的,要保证加油、如厕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正常运转。严禁随意暂停或拒绝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保障国际海上物流供应链畅通和船员合法权益。
四、科学精准做好春运疫情防控
(一)持续优化落实春运疫情防控措施。制定并落实春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指南。各地要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及“乙类乙管”各项措施,认真实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快递领域疫情防控政策,持续做好客运站、公路服务区等窗口单位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通风换气等工作。有条件的公路服务区,可设置车辆停放和司乘人员休息专区,为具有发热等症状的群众提供饮水、如厕、休息等服务。
(二)严格做好从业人员防护。督促落实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快递等交通运输从业人员有关防控要求,切实保障口罩、消毒用品等防疫物品供应,督促做好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和健康监测。组织交通运输一线从业人员开展健康监测,实行症状管理。从业人员要尽可能减少社会面接触,倡导“两点一线”生活,落实涉疫报告要求,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必要时可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原则上不安排出现发热等症状的人员从事运输活动;对出现症状已超过7天或者症状消失的,可在严格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恢复相关从业人员工作,其中对驾驶员上岗要坚持从严审慎原则,确保身体状况胜任安全行车要求。
(三)加强乘客健康理性出行宣传引导。各地要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公众在春运期间理性出行、错峰出行;引导公众持续提高防护意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特别是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儿童等人员,要健康理性出行,降低自身及家人感染风险。引导春运期间出行人员加强个人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等症状时,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客旅行途中全程佩戴口罩、主动减少聚集,坚持勤洗手、咳嗽礼仪、保持人际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
(四)有效处置突发疫情。各地要完善重点枢纽场站从业人员突发规模性疫情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并有针对性开展应急处置演练。交通运输经营服务单位出现新冠病毒感染者时,工作场所不封控,同工作场所人员不隔离。出现突发规模性疫情时,依据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科学实施应急处置,并及时启用关键岗位预备队,及时调度投用储备力量,确保春运期间重点枢纽场站不关停、重要运输通道和线路服务不中断、重点物资运输不断链。
五、切实强化春运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
(一)强化春运安全生产准备。加强思想准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考虑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具长期停运或低频运行、驾驶员技能生疏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高度重视春运期间恶劣天气和客流大规模增长对运输安全带来的风险挑战,全方位、全链条采取针对性措施,最大限度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加强设施设备准备,指导运输企业全面开展设施设备状况摸底排查,加强设施设备能力建设,最大限度提升保障能力;指导督促运输企业对所有投入春运的运输工具和设施设备全面开展检查维护,坚决杜绝运输工具和设施带“病”运行;提前开展公路养护检查和公路灾害治理,及时排查整治公路安全隐患。加强人员准备,对所有投入春运的驾驶员全面开展安全培训,重点提升防御性驾驶技能、恶劣天气及突发情况应急处置技能。
(二)加强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各地要按照“三管三必须”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要针对运输设施设备和人员长期低负荷运行的实际,针对大客流的新要求,针对疫情防控的新挑战,强化事前预防预警,深入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围绕“两客一危”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四类重点船舶、“六区一线”水域、重点通航建筑物、公路网运行、港口客运和危险货物作业、高铁和旅客列车、民用航空器和运输机场、邮政快递等重点领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确保重大风险管控到位、安全隐患整改到位,防止风险和隐患演变成事故。要强化安全执法,加大惩戒力度,对非法营运、“三超一疲劳”等重大问题隐患,依法依规处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连续发生。
(三)防范应对极端恶劣天气。各地要建立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有效防范低温寒潮、雨雪冰冻等极端恶劣天气对春运工作的不利影响,出现极端恶劣天气时该停就停、该关就关,坚决杜绝涉险运输、冒险作业。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重点枢纽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出现极端恶劣天气或突发情况时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妥善做好道路铲冰除雪、抢通保通、通行管控、车辆分流引导与人员疏散等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
(四)防范从业人员大面积感染。各地要指导督促运输企业,建立并严格执行从业人员每日健康状况报告制度。必要时可对驾驶员等一线从业人员实施“两点一线”管理,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率。加强对已感染从业人员的关心关爱和医疗救助,帮助其早日康复和返岗。重要物流园区、客运枢纽、重点客货运输企业建立实施一线从业人员轮岗备岗制度,发生从业人员大面积感染时实施轮转,确保人员接替有序、服务不断不乱。对不与社会面接触的感染者,若身体条件允许,可实行封闭运行,期间做好个人防护。
(五)提高春运应急处置水平。各地要针对极端恶劣天气、局部聚集性疫情、局部超大客流、重特大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等因素交织叠加对综合运输春运带来的影响,强化底线思维和极限应对,从最坏处着想,做最充分准备,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充实应急保障力量,加强应急运力、应急人员、应急物资等各方面的储备,加强应急值守,强化监测预警和实战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六、加强春运运输组织和服务保障
(一)加强春运客流形势动态研判。各地要统筹考虑春节假期特点、防控措施优化、人员大量流动、出行结构调整、社会公众预期和出行心理变化等新形势,准确把握春运探亲流、务工流、旅游流、学生流等呈现的新特点,动态研判不同群体、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客流发展趋势,深入分析、科学谋划,强化引导、分类应对、精准施策。
(二)全力做好运输组织工作。各地要充分发挥综合运输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进一步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信息共享和运力对接,强化铁路、民航干线运输、重点水域水路运输服务和保障,加强道路客运、城市客运与干线运输服务的衔接,协同做好应对客流大幅增长运输组织工作。指导客运企业加强运力储备,保持从业人员状态良好,密切监测客流变化,科学安排班次计划,强化重点时段、热点区域运输组织,动态满足旅客出行需求。要保持运输组织弹性,遇突发大客流时,可通过加密班(航)次、开行加班车、大站快车等方式,提高旅客运输能力和效率,必要时通过跨区域运力调配、增开专线等方式疏解大客流。
(三)精细做好运输服务工作。各地要针对春运期间客流大幅增长情况,指导客运场站持续改善售票服务,及时增开售票窗口、自助终端和安检通道,积极推广应用线上购票、电子客票、自助验票等服务,扩大无纸化、无接触服务范围。持续改善安检服务,加快推进铁路、民航与城市轨道交通安检流程优化,切实提升旅客换乘效率。持续改善候车服务,确保候车(船、机)室环境整洁、通风良好,加强口罩、发热药品等防疫物资储备。持续改善登乘服务,为有需要的旅客开辟“绿色通道”,提供轮椅预约、上下车帮扶等服务,保障登乘顺畅有序。因政策调整或运输企业原因导致不能提供运输服务的,运输企业应当为乘客免费退票,或统筹解决乘客出行问题。落实好春节假期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加强收费站通行管理,强化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车道运行监测和异常情况处置,避免收费站长时间长距离排队拥堵。加大高速公路救援力量配备,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时快速处置,及时清理现场,尽早恢复交通。加强服务区停车管理和秩序维护,严防车辆倒灌主线引发事故。
(四)更好满足重点群体出行需求。各地要积极帮扶老幼病残孕等群体,提供票务协助、候车引导、行李搬运、健康咨询等温馨服务,强化行程中关心关爱。依法依规落实军人、消防救援人员、“三属”、儿童等重点旅客乘车优待政策,提供优先购票(值机)、安检、登乘服务,符合条件的享受客票优惠。组织实施好2023年春节期间“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
(五)持续推进企业纾困解难。各地要用足用好减税降费政策,深入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社保缓缴、融资担保、免征公共交通服务增值税、免征客运场站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落实,发挥好中央农村客运补贴、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等资金作用,鼓励地方配套或延续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回应交通运输经营者诉求和社会关切,确保行业持续稳定运行。
(六)加大执法监督和服务力度。各地要强化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依法从严查处春运期间非法营运、货车和农用车非法载人、客车违规异地经营、脱离动态监控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客运场站、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出入口等监督检查,畅通12328等服务热线投诉举报渠道,依法从严查处春运期间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旅客合法权益。要寓执法于服务之中,积极帮助乘客和司乘人员排忧解难,持续改善春运出行体验。
七、全面加强春运工作组织领导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下成立春运工作专班,交通运输部为组长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为副组长单位,教育部、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国家疾控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国家铁路集团为成员单位。交通运输部建立春运调度指挥人员预备队制度,对预备队实行封闭管理。各省(区、市)要在省级疫情防控领导机构下成立春运工作专班,制定本地区工作方案,加强统一调度督导,畅通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疾控、应急管理、气象、社区等多部门、多单位协作机制,提升多领域协同管理服务效能,统筹做好各项工作。
(二)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担负起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要统筹部署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各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综合运输春运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结合实际开展春运工作演练。要压紧压实属地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春运工作专班统筹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的重要作用,主动谋划、各司其职,积极担当、协同配合,共同做好综合运输春运工作。
(三)强化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各地春运工作专班要实行7×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综合运用定期调度、督办转办、一事一协调等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互通,及时共享疫情发展态势、天气预报、弹性休假与错峰放假、高校学生避峰开学、景区预约错峰接待、客流运行和运输组织等相关信息,确保信息传递渠道畅通。各省级春运工作专班要及时向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报送有关信息。
(四)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各地要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发布、专家解读、典型事例宣传等方式,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引导公众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要统筹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充分发挥“车、船、机、路、港、站”等综合运输春运服务保障窗口作用,及时发布出行服务信息。要大力宣传一线干部职工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真情服务,交通运输企业全力保障公众出行和重点物资运输的感人事迹,努力营造综合运输春运工作的良好氛围。
2021元旦春节能离京吗现在外地人能进京旅游吗
最近北京有出现了小部分的疫情,冬天是疫情的爆发阶段,对于马上即将到来的元旦还有春节,将会采取有必要的措施来控制。那么2021元旦春节能离京吗?现在外地人能进京旅游吗?关于这两个问题下面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2021元旦春节能离京吗?
答:在近期北京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多次强调,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提倡市民群众在京过大年,尽量减少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出行活动,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1、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提醒,市民在进行核酸检测未反馈检测结果前,最好不离京。
2、党政机关干部带头在京过节,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确需离京的要严格审批管理。倡导弹性休假,鼓励有生产任务的在京单位推行弹性休假,合理安排调休倒休,引导所属人员错峰离京返京。在京单位原则上不安排人员前往境外、京外出差,最大限度减少进出京往来。
3、北京高校师生员工要坚持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但他也指出,这并不是说高校的同学们就不能离京返乡(返家)了。市教委将按照“错峰”原则做好寒假放假安排,组织学生有序离校离京,指导离校离京学生做好途中及居家防护。
出京去其他地方会被隔离吗?
答:截至12月28日,北京有3个中风险地区:朝阳区汉庭酒店大山子店(包括底商)、顺义区南法信镇西杜兰村、顺义区高丽营镇张喜庄村。按照北京目前防疫要求,中风险地区人员原则上不得离京,如需离京必须持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目前,已有国内其他地区针对北京相关人员前往采取防控措施。
12月27日,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紧急提示,根据北京市对朝阳区、顺义区、天竺综保区相关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及12月26日公布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为防止疫情输入,湖北省将对上述地区来鄂返鄂人员开展健康监测管理工作。
湖北省疾控中心建议,有北京市顺义区,朝阳区酒仙桥街道、望京街道、东湖街道、机场街道,天竺综保区等地区旅行居住史,特别是12月12日以来到过北京市上述地区的人员,主动拨打湖北省各级疾控中心咨询热线,主动到当地社区进行申报并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所有防控措施。鉴于北京市当前疫情形势,如无必须,建议近期不前往北京市。
外地能进京旅游吗?
答:高风险地区人员严格控制进京,中风险地区人员非必要不进京
1、“两节”期间,倡导各地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不组织旅游团队进京。本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不开展在京人员赴中高风险地区的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不接待14天内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入境人员来京团队旅游。继续暂停出入境旅游业务。
2、不接受14天内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和入境人员入住酒店和乡村民宿或进入景区游览。低风险地区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和乡村民宿需持“健康宝”未见异常状态。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高校错峰放假离校(高校错峰放假离校时间)》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高校错峰放假离校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