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haixiao,以下6个关于haixiao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什么叫海啸?
什么是海啸?
海啸及海啸特征
1.海啸的概念
海啸是一系列的波或波列,它有着长周期和长波长,是由地震、滑坡、火山爆发或者外来物质(陨石)撞击引起的水体剧烈的垂向位移所形成(王立成等,2010)。海啸所激发的巨浪波长可达几百千米,这些巨浪引起海水激荡上涌,在滨海地区海面聚涨,形成“水墙”,并伴有隆隆巨响,咆哮声如虎啸,故称海啸(图6-1)。日本称海啸为津浪(Tsunami)。
图6-1 日本东太平洋地震引发海啸(2011年3月11日)
我国古代文献《闽杂记》记载:“近海常闻海啸,其声或大或小,乍远乍近,若断若续,逾二、三时即止。大则汹涌澎湃,虽十万大军未足拟也;久或逾半月,日夜罔间,暂也四五日方止。”该文献记录的海啸部分是属于风暴(台风)引发的,而现代海洋学和沉积学一般不把风暴浪列入海啸。和海啸不一样,风暴是一种气象现象,是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上发展起来的热带气旋的一种。当热带气旋的表面风速达到17m/s,就被称为热带风暴;风速超过33m/s,就被称为飓风(大西洋)或台风(太平洋)。温带气旋是中-高纬度的冬季风暴,以西向东移动。因此,海啸和风暴作用是两种成因上完全不相关的波浪作用。
2.海啸的波高、波长和周期及其破坏力
海啸的波长(海啸波长L=υ·T,υ为海啸传播速度,T周期)通常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一般达几十到几百千米;传播周期一般为2~200min,最常见的是1.6~33min(这就是所谓的“海啸窗”),大型海啸浪的周期通常大约20~60min;海啸的传播速度υ=1.2gh(g为重力加速度,h为海底深度)。当海底深度为4km时,其传播速度可达713km/h。1975年11月29日夏威夷海啸的传播速度达800km/h。海啸浪的波高有很多种定义,如在源区的波高(海啸高度H0)和正弦波形相关的波高以及爬升波高Hr(到达岸上陆地后离海平面的高度)等(图6-2A)。爬升波高可以比在开放海中向海岸前进的海啸波高大30倍。海啸浪离开开放海中的源区,向海岸前进时其波速减小,波高增加。
图6-2 海啸波的波高特征
A—各种海啸波高(据Bryant,2001);B—星体撞击和地震引发的海啸波高(据Dawson,2007)
海啸高度和产生海啸的机制有关。如图6-2B所示,由星体撞击产生的海啸高度要明显高于地震成因的海啸;在开放海中,当地震以6.5级增大到9.5级时,海啸高度以几厘米增加到10~15m。海啸爬升高度最大可达几百米,有报道的最大爬升高度为524m。1969年到达密西西比湾的5级飓风Camille的最大波高为22m,太平洋超级台风Tip的最大波高为15m。
由于海啸的周期主要在15~20min之间,呈现出低而长的波形,以前波最长,次第减弱为短波在后。因此在大海中的振幅显得很小(一般约仅有数英尺高)。当海啸波在大海进行中通过船舶时,船舶上的人员很难感觉它的存在,所以大洋里的船只当无任何危险。其实在大洋表面,船上最敏感的测波仪也不易观察到它。据记载,1946年4月1日,美国Baltimore号巡洋舰舰长马斯丁在该舰雷达屏幕上曾见到自北(震中在阿留申群岛)滚滚而来的海啸波,这就是该日在阿留申群岛近海所发生的大海啸,夏威夷曾受到严重的摧残。这也许是唯一在雷达上所见的记录。
现代海啸的毁坏主要影响于沿海地区和岛屿(表6-1),如夏威夷地区自1895年以来有记录的海啸约30次。1960年5月21日,智利沿海发生9.5级强烈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啸最高达25m,穿过太平洋在夏威夷的希洛湾推起超过10m高的水墙,将海岸各种建筑物荡涤一空,把护岸约10t重的玄武岩岩块抛至100m以外的地方。横跨怀卢库河的钢质铁路桥也被海啸推离桥墩200m。之后,海啸又传至日本东海岸,浪高仍有6~8m,最高8.1m,将沿海停泊的船舶推抛到海岸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经测到的最大的海啸于1964年3月28日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瓦尔德兹港湾的海啸,波幅51.8m,激浪高达50多米。
表6-1 发生在国外的部分破坏性海啸记录
我国东部地处沿海,也有大量的海啸记录(表6-2)。中国的近海,渤海平均深度约为20m,黄海平均深度约为40m,东海平均深度约为340m,它们的深度都不大,只有南海平均深度为1200m。并且由于太平洋西部岛弧的屏蔽作用,加上我国大陆有广阔的浅海大陆架消耗海啸的能量,我国大陆受海啸的危害不大,海啸危害主要影响台湾等外海岛屿。虽然中国的海岸受海啸的影响不大,但中国东部的海岸地区地势较低,许多地区,特别是许多经济发达的沿海大城市只高出海平面几米,受海浪的浪高影响极大。以成灾的角度来看,小海啸成大灾难的情况完全是有可能的。因此说,海啸可怕之处主要在于巨浪冲刷海岸,给沿海人民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现代的人们可以通过验潮仪观测海啸和进行海啸预报。
表6-2 发生在中国的部分破坏性海啸记录
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这也显示出了日本是一个经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
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此外,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水墙”可达百尺。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也有机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海啸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猛烈的大风能够存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而潮汐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表倾斜如此之细微,以致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海啸是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通过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浅水中它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
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当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变形时,变形地区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波动,海啸就产生了。
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两三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越在外海越安全。
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至30米,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
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为什么先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才重新上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海面下落的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波谷就是波浪中最低的部分,它如果先登陆,海面势必下降。同时,海啸冲击波不同于一般的海浪,其波长很大,因此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抵达。
另外,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震中附近,那可能是另一个原因造成的:地震发生时,海底地面有一个大面积的抬升和下降。这时,地震区附近海域的海水也随之抬升和下降,然后就形成海啸。
“海啸”是什么?
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如何形成的
海啸是如何形成的 海啸是如何形成的,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这样的灾害也是会对于我们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大海啸甚至会将临近的地区淹没,那么下面为大家分享海啸是如何形成的。 海啸是如何形成的1 海啸是怎么形成的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除了地震以外,海底火山爆发或海底塌陷、滑坡等也能引起海啸。产生海底滑坡有两个原因:一是海底大量不稳定泥浆和沙土聚集在大陆架和深海交汇处的斜坡上,产生“滑移”;二是由于海底蕴藏的气体喷发,导致浅层沉积海底坍塌,出现水下“崩移”。 1、海底地震引发的地震海啸 地震海啸是由海底激烈的地壳变化造成大片水域突然上升或者下降而引起的海洋巨浪,其破坏力极大。当地壳的两个板块发生挤压时,压力在板块岩石中聚集,使岩层变形。 一旦一方岩石不能支撑,便产生断层,岩石恢复原位,发生回跳,巨大的能量释放激发地震;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常伴有火灾、海啸、泥石流、滑坡、环境污染、商业中断、信息丢失和社会功能瘫痪等次生灾害。 2、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 风暴潮又称为 “风暴海啸” 或 “气象海啸”,通常指热带气旋(台风、飓风)和温带气旋(寒流)等强烈的大气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 灾害的轻重一方面取决于受风暴增水的大小和当地天文大潮高潮位的制约,如果与天文高潮相叠,酿成灾难更大; 另一方面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和海底地形等密切相关,如果位置正处于海上大风的正面袭击,海岸呈喇叭口形状,海底地形较平缓,受灾更重。 3、火山爆发诱发的火山海啸 火山海啸是因火山爆发引起的海水剧烈扰动的现象,又称“火山津浪”或“火山津波”。海 啸 在 西 方 语 言 中 称 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 当火山如果在海洋的地下爆发,会使海水体积突然增大并且被抬升,然后下降,形成波浪。当能量足够大时,就会在海岸形成破坏力极大的海啸。 位于海洋中的火山岛也会引发可怕的海啸,这些火山岛往往在喷发了几个世纪后突然因耗费完所有的能量而坍塌,并且滑向深深的大海;靠近滨岸的火山喷发也能酿成海啸。 4、海底滑坡带来的滑坡海啸 滑坡海啸,由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底滑坡指较浅或较深的海洋地区的滑坡。 海啸危害 海啸发生时,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它以每小时600-1000公里的高速,在毫无阻拦的洋面上驰聘1万-2万公里的路程,掀起10-40米高的拍岸巨浪,吞没所波及的一切,有时最先到达的海岸的海啸可能是波谷,水位下落,暴露出浅滩海底;几分钟后波峰到来,一退一进,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 海啸来临时逃生方法: 1、如果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通过收音机或电视等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之前,勿靠近海岸。不要去看海啸—如果你和海浪靠得太近,危险来临时就会无法逃脱。 2、如果海啸警报响起时你正在学校上课,应听从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指示行动。 3、如果你在海滩或靠近大海的地方感觉到地震,要立刻转移到高处,千万别等到海啸警报拉响了才行动。 4、一旦落入水中,尽可能寻找可用于救生的漂浮物,尽可能地保留身体的能量,沉着冷静,等待救援。 5、礁石和某些地形能减缓海啸冲击力,但无论怎样,巨浪对沿海居民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听到海啸警报后远离低洼地区是最好的求生方法。 6、当你感觉大地发生颤抖时,远离海滨,登上高处,不要去看海啸——如果你和海浪靠得很近,危险来临时就会无法逃脱,除非海啸规模不大。 7、认真学习海啸形成和征兆的相关知识,并教给你的亲朋好友。 海啸是如何形成的2 台风是诱发海啸的原因之一吗 台风不是诱发海啸的原因之一,引发海啸的原因是海地地震。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 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可以传播几千千米而能量损失很小。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海啸来临的预兆 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作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千米远的地方。不过,由于海啸的能量传播要作用于水,一个波与另一个波之间有一个距离,这个距离,就为那些有相关知识的人留下了逃生的时间。 台风引起风暴潮 风暴潮灾害是指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风暴潮会使受到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正常潮位,造成巨大破坏。 风暴潮又称风暴增水、气象海啸、风暴海啸。中国历史文献中称为海溢、海啸、海侵、大海潮等。风暴潮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国内外学者按照诱发风暴潮的大气扰动特性,把风暴潮分为由热带气旋引起的台风(在北美和印度洋称为飓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 风暴潮的空间范围一般为几十千米到上千千米,时间尺度或周期约1——100小时。但有时风暴潮影响区域随大气扰动因素的移动而移动,因此有时一次风暴潮过程可影响几千千米的海岸区域,影响时间长达数天之久。风暴潮引起的海水水位升高一般为1——3米,最大达7米左右。 风暴潮灾害是天文潮、台风、气象因素、寒潮大风等因素交叉作用的结果。台风是诱发水位异常变化的强迫力,是台风风暴潮形成的主要因素,寒潮大风也是诱因之一。持续的向岸大风是诱发风暴潮的主要气象因素。 强台风风暴潮可以使海平面上升5——6 m,使影响海区的潮位大大超过正常潮位,当风暴潮和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时,会使水位暴涨、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海啸是如何形成的3 海啸形成原因 海啸的形成一般是由震源在海底五十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发的。沿岸或者水下的山崩、火山爆发也可能引发海啸。海啸可以分为火山海啸、地震海啸以及滑坡海啸。海啸多发区主要在阿拉斯加区域、夏威夷群岛、日本、菲律宾群岛等。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海啸有什么危害 在宽阔的深海大洋上,海啸不会造成什么危害,正在航行的船只都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越在外海越安全。 但是,海啸一旦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将骤增,可达20至30米,这种巨浪将淹没沿岸的陆地,其带来的生命与财产损失比地震还要大,这种影响是毁灭性的。 因此,深入了解海啸的产生与淹没过程并能准确模拟,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将大大有利于我们做好提前预防与灾情指导工作。
什么叫做海啸
什么是海啸?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haixiao(海咲)》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haixiao什么叫海啸?海啸及海啸特征什么是海啸?“海啸”是什么?海啸是如何形成的什么叫做海啸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