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有文采的文章,以下6个关于有文采的文章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怎样的文章才能算作“有文采”的文章?
说到什么样的文章算作"有文采"的文章,那么就必须要先知道什么是“文采”?所谓文采就是指事物具有错杂艳丽的色彩,现多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通常情况下,文章的文采主要通过其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适当地修饰语言是可以达到增加文采的目的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有文采的文章一般都会运用什么。
表现手法
整齐美:句式整齐匀称,多用整句。
错落美: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自由地变换句子的长短和结构。
丰富美:词汇丰富多变,绝无呆板的雷同和机械的重复;表达方式丰富而多变,绝无统一的模式。
韵律美:整齐的语言铿锵而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的节奏;多变的语言自由而活泼,跳跃着欢快的音符。欣赏美的语言就象欣赏一首优美的乐曲,充满美的韵律。
意象美:意象就是通过语言描绘出来的,融合了髡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美的意象符合人们生活中审美习惯的,给人以美感,因而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引起心理上的愉悦,获得审美的享受。
意境美: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他所描绘的客观环境有机融合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尽管它不完全是语言方面的问题,但语言的好坏总是直接影响到意境的美丑。
操作方法
运用题记:有的文章一开头就来一段“题记”,或阐述写作缘由,或展示主要内容,或揭示作品内涵等,让读者从中透视到文章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搏动,激起读者阅读欲望。
引用成语:成语高度凝练,含蓄隽永,言简意赅,引入文章,语言增辉,文章增色。
讲究句式:注重句式与段落的匀称美,句式以整句(对偶、排比句、回环等)句式为美。有时整、散句有机结合,错落有致,也是一种美。段落排列上运用排比段、对比段,形成一种匀称美,使整篇文章富于气势,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引用名言:古诗文名句及外国名言警句是前人精心锤炼出来的,有极强的生命力与时空的穿透力,若能恰到好处的引用,不仅能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主张,而且能使文章富有文化意蕴,增添文采,提高品位,受到读者的青睐。
总结:文采的好的作者,在描写一个人物时会让你有一种这个人跃然纸上的感觉;文采好的作者,在描写一处景色的时候会让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文采好的作者在描写一只动物时会细腻到让你感觉连每一根毛都能看得清楚。
有文采的文章!!
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一路的风景,一地的忧伤,一腔的心事,不知不觉已是几个春夏秋冬。花开正艳,并花落共谢。 光阴带走了我想要的美丽天空,只觉得年少时侯的梦太绚烂,有些刺眼。我就像在大树底下熟睡的孩子,别人走不进我的梦,我依然睡的很香甜。年少时候的花朵好像永远也不会凋零,就在寒冬的严袭下也依旧会绽放出它含笑的容颜。那山上的枫醉红,在花落时节,依然带着含羞的笑厣。往事别经年,感觉总有望不断的西窗,涨不满的秋池,酸酸涩涩的消磨了我的青春……
懵懵懂懂的时光是如此的多情,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被向日葵包围着,共看那满是飞舞在花蕊中的翩翩彩蝶。美啊,真的很美。在繁星璀璨的夜晚,天边划过一颗颗流星,更像是落入凡间的精灵,叫人禁不住充满遐想。落雨的时节,也是孩子们的节日,成群结伴的穿街走巷。衣服里,裤管里,就连雨鞋里,都灌满了雨水。放眼望去,远处隐约的黛青色的山脉,在雨水的滋润下不再那么的显露锋芒,而是散发出叫人捉摸不透的温柔。池塘里的蛙声一片,伴随着孩子的甜睡声一唱一和。而那棵曾经伴着孩子荡过秋千的老桃树,依旧在孩子们的童年里有着抹不掉的记忆,挥之不去的情结。
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有欢笑,也有忧愁。永远念不完的书,永远做不完的功课,也有总是吵不完的架。就连邻家里的小猫小狗丢失了,他们也会感到痛心,会哭泣。那个时候的眼泪是最晶莹剔透的。在这个人情淡漠、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再也见不到如此纯真、没有半点杂念的眼泪了。
人,总是要长大的。年少的时候总是盼望着快快长大,可是随着时间的飞逝,发觉长大也是一个非常难以适应的过程。再不能像小时候一样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在摔倒的时候要自己爬起来,一切都要靠自己。于是,爬满了青藤的小屋里,传来了带着不解风情的琴声,在微风渐渐的岁月里轻轻的歌唱。檐下的燕儿轻轻呢喃,在不断变换的季节里诉说着曼妙的往事。
春天里,我收集那窗外的雨滴,感受戴望舒先生笔下的怨愁。夏天里,我在山林白云间飞奔,看布谷鸟飞翔在田间,夕阳西下,细数天边的点点灯光。在秋天,看阶前的青苔深深,看红叶疏黄,流水淡,落泪于断肠人在天涯的离别愁绪。在冬天,看雪花飘舞,大地一片白茫茫,我惊喜于银装素裹的世界,感叹天地万物的神奇造化。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般飞逝,转眼又是一个春天。我翻看那满是岁月印痕的黑白照片,不经意间又是多少年。我在不断的长大,再过十年二十年后,我依然会回首曾经的春夏秋冬,依然会想起那曾经纯真的年少时光,还有那段难忘的似水流年……
介绍那种很有文采的文章也可以是现代诗,不让视屏也可以
予我
薛卫民
1
予我
予我茫然四顾无所不在的天高地阔......
掠世的浩浩长风
鼓荡滔滔的不羁之水汇成江河
予我撕裂旷野的奔涌淹向七月的流火
予我五千年大雨中滂沱的雩歌
广袤的黑土黄土红土
隆起宿命的原色
予我震动大地的鼓乐逐向天边的漂泊
予我五千年尘土飞扬中的情歌
予我无径抵达的新陆
予我彼岸椰林的婆娑
予我千重波涛下
百劫依存的巨舸
予我嘹亮远方的雄鸡之展歌
予我隔世的梅朵
在伸手可及的溪中洗濯
予我伸出典籍的苤苢
重泛一季灿灿的绿色
2
永无宁日之日出
漆红凿满谶语的列列岩壁
永无宁夜之月落
倾倒江海斟注高攀的盟榼
予我历历可见
望穿石人之眼的逝者
逝者携长萧而去
长萧不作悲声
长萧吹青青的竹林万旌齐扯
予我劈面而遇
撞痛嫣红天宇的来者
来者挥雁而至
雁行不栖洲渚
雁行拍喑哑的涸谷为泽
予我遥遥仙境偏不遥遥
仙境生寻常一株丝柳
予我匆匆一瞬即为永恒
叠起的峰峦涌动为波
予我渐行渐远的足音
予我赫然重现的车辙
予我萧萧马嘶逐逃匿的驿站
予我夕阳被自身的光芒刺破
3
予我惊惊
予我瑟瑟
予我赤裸
予我无遮
予我谶语
予我盟榼
予我望穿石人之眼的逝者
予我撞痛嫣红天宇的来者......
4
予我森林
予我寂寞千年的森林
予我躁动千年的森林
承周天寒彻,有万千大雪飞来
万千雪片
都做不成请柬
天上的云走地上的风走
惟有森林不走
悬柄柄冰剑——那是固体的泪流
寸寸相逼
逼之所向皆指独自的胸口
融时已是橙黄的树汁
滴滴溢自皲裂——那是众蚁之路
飞不出九月的蜜蜂
自圆其内成为琥珀 去酿
甘甜岁月之蜜
于是田地间始有
永久
予我森林!
予我前年寂寞
将千年寂寞成厚土黝黝
予我千年躁动
将千年躁动成云飞风吼
积厚土黝黝 落秋叶在地
扬云飞风吼 生新叶在头
更更替替
均是苦难的历程均有快乐的节奏
生生息息
均掩于无声之中均溢于蓬勃之后
5
予我翰海
予我翰海浩浩汤汤 围我无水.
予我潮汐刚刚逝去 唤我有声.
涌至无涯处仍极目无涯
遥遥无始逐向遥遥无终......
那不可遏止的汹涌
浮幽魂为岛屿
那涵日溶月的平静
沉岁月为石钟
总有拍岸之声 拍得天动地动.
总有撞陆之声 撞起叠叠山峰.
而天虽动地虽动
路径仍在向远行
而山虽起峰虽起
花上的蝴蝶不惊
让我在极乐时沉重
让我在炼狱里轻松
让我听见
砾石之痕声声呼痛
黄昏却呈一片娩后的安宁......
予我翰海!
我无阔以盛
翰海浩浩汤汤之水
我无籁以应
潮汐逝去唤我之声
只在迷茫中
瞩望漂移之岛屿 举月为灯.
只有孤寂时
倾听沉默之石钟 旷世永鸣
6
予我咸湖!
予我咸湖盈盈居于高原
与冰山雪原之水相呼
予我咸湖不逐轻浮而歌之水
四通八达时
宁择无路——
积多少众神之泪
积多少苍生之苦
积多少不泻之盐
积多少不释之卤
众神之泪
灌溉着湖畔不知如何而哭之草
苍生之苦
浸润着远方不知如何而忧之木
不泻之盐
已溶于挥湖而去的过客之血
不释之卤
已泛上逶迤它方的旅人之途
予我咸湖!
予我咸湖浩渺中一片蔚蓝如初
予我至洁至纯之素
予我朗日下一群天鹅踏虹而舞
予我至欢至乐之故
7
予我天空
予我不敢直视的太阳
和那些婴儿般高贵的面庞
予我天空
予我夤夜沐浴灵魂的月光
予我幸福的宁静
荫庇一隅中的安详
予我天空
予我毫不矜持的高高在上!
予我复苏的羞耻
予我跪满忏悔者的天堂
予我莹莹的泪水
予我祈愿
予我蜕落于传说中的翅膀
予我不可或缺的虔诚
并为此让我学会
仰望
8
予我大地.
予我鸡鸣犬吠环护着的家园
予我随风飘曳的炊烟
予我大地.
予我生生息息回黄转绿的梦幻
予我周而复始的辽远
一滴闪烁的露水
何以会悬垂千年
一穗陨落的籽粒
何以会代代繁衍
予我无法遗忘的童话
讲述童话的声音
使用着不断成长的语言——
一个人追山
山永远在他的前边
他撞上的山都不是山
他撞上的总是他投宿的那家客店的门板......
文采好的作文
你还会浮躁吗
江南细雨夜,手捧一壶香茶,听窗外雨声滴滴答答;阅手中万卷诗集,品古今文人墨客,各领风骚。于是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切都悠悠然地安静下来,你还会浮躁吗?
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大自然的怀抱中。或许我们白天在水泥钢筋筑成的高楼大厦中穿行,绿地只是在灰色中的孤岛,我们无法静静地去停下来品味。但在那弥漫雾气的江南雨夜,我们可以坐在窗边,聆听那自然的声音。心中的涟漪荡漾着泛开,幽幽一壶茶,清清一捧雨。湿润着的绿叶连成一片,在夜里望去,黑色的影子竟也有一丝嫩绿。所有的浮躁都被雨水冲刷开去。只剩下一片宁静,一片清心。
你还会浮躁吗?在那抑或清婉抑或豪迈的诗词里。那里有着深沉的思想,古人的昭华。雨夜里,那是“碧海无波,瑶台有路”,回眸间,能在心中看见雨汇成溪,汇入江河,便有“大江东去”的豪迈。侧转身,轻风吹过,翻动你的诗页,“吹面不寒杨柳风”便跃然纸上……雨凄凄,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雨磅礴,更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考。所有的浮躁之气都被墨香所驱散,安静的夜里,只留一份诗韵,一份柔情。
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历史的年轮里。回想一个朝代,品味一段岁月,你的思想便如风,便如光,穿越世纪,抑或跨过汪洋。清幽之气扑面,那是东吴的历史沉淀;菊花清幽,那是陶渊明的释怀;泥土气息氤氲,你能看到毛泽东指点江山,红军越过艰难……所有的浮躁都在历史人物睿智的思想、大气的志向中灰飞烟灭;在那历史的末端,只留一份清醒,一份理智。
你还会浮躁吗?在无处不有的宁静里。世界可以随着心的浮躁而浮躁,心的平静而平静。
为什么不在雨夜中捧一壶清茶?那里,你体会到的,不止是纯净。
我们惊喜在中考试场出现如此清雅灵动的文章,喜欢读这样流畅简练的文字。作者扣紧浮躁心态的反面,从大自然到诗词,到历史书、哲学书,让我们感知闲适与平和,感知静幽与情致。文章也由当今社会人心浮躁而发。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文章的气韵,以“你还会浮躁吗”引领正文四段,如“让我轻轻地告诉你”,轻轻悠悠中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显得上下文整齐,也有一种流转的节奏感。
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
五千年的日子古老了神秘的江南,五千年的日子魂牵梦绕了多情的江南。我是襟衩布裙的女子,素手采桑于绿水之阳;我是皓腕玉镯的妇人,踏着水车剥着菱角;我是茅檐青草旁的那个白发老妇,在醉里吴音中享受天伦之乐。我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我因江南而自豪。因着这里有……
小桥
桥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桥文化从这里荡漾而来。那曼妙的姿态是妇人在轻舞,那奇巧的身姿是飞虹在涧边饮水,那斑斑锈迹是历史的沉淀,那历久弥坚的永存是柔情的坚强在鼎立。那娇小而又伟岸的身躯,承载了多少的明艳欢笑,多少的国恨家愁。烟雨蒙蒙,杨柳依依。掩映着那片青房黛瓦;点点碎阳,袅袅炊烟,呼唤着晚归的乌篷船;河畔的那条青石板路悠悠地通向远处那座高高的石拱桥,船悠悠地在下穿行,人轻轻地在上行走,一如在画中……
流水
江南的水流进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流水保持了江南的那份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说话是小启朱唇,走路是金莲晃动。后来河水在入海的时候显得开阔起来,小家碧玉也逐渐成了风姿绰约的妇人,举手投足间风韵流转,流水就这样将一抹姿色表现出来,不卑不亢,没有故作姿态也没有故意卖弄。这是整个江南的性格。
人家
朴素的江南人有着浪漫的幻想。明眸皓齿的江南少女操一口吴侬软语,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就汩汩而过的流水摆着浣衣的姿势,哼着浣衣的小曲,在夕阳里温柔地笑。自古江南多才子,天下才有十斗,江南九领风流。有人说:“东南妩媚,雌了男儿”,对却也不对。这里走出了有声有色有诗有酒的唐伯虎,走出了笑傲儒林的吴敬梓,让我们掬泪共戚。前一页的篇章已随着音符的沉寂而淡化,后一页的篇章由我们来为你抒写辉煌。
我的江南在唐诗宋词中吟唱了多少章,在历史画卷中灵秀了多少回;我的江南是雨中的一支短歌,歌中有泛舟江渚的渔人,有早起涉水的樵子。我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如一杯充满茶韵的低语美酒。江南,我因你而自豪。
开篇就不俗,化用点染诗句和典故,文采飞扬,一下子就获得阅卷者的青睐。然后用小标题分写“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一幅幅旖旎的风光,营造出江南水乡优美的意境,其自豪感浸透其中。写江南风物时,能抓住地方特色,多用整句、短句、读来琅琅上口。作者大胆运用词语的超常搭配,打破习惯写法,也值得称道,如“在历史画卷中灵秀了多少回”“我的江南是雨中的一支短歌”等。文中所用成语达30个以上,化用古诗词和典故之处也不下10个,足见小作者的文化积淀与语言修养不凡。
青春竟是如此的美丽
青春如一幅美丽的图画五彩缤纷。
蓝色
青春是蓝色的,那是天空的颜色。青春的我们总是积极向上的,有着无限的遐想与期待。
“我要当比尔•盖茨”“我要当科学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我要当作家,写出更多的好文章,争取有一天也能被选入语文课本……”课堂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表着自己的观点,憧憬自己的未来,在我们眼里,未来就像伊甸园的禁果一样诱人,就像天堂一样美好,每个人都在心里面勾画出一幅幅蓝图,老师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青春的我们乘着理想的翅膀飞向碧蓝的天空。
绿色
青春是绿色的,那是生命的颜色。青春的我们就像春天破土而出的小草,虽然娇嫩、弱小,但有着无限的活力与激情。
看看吧,忙了一天的我们还能趴在床上打着电筒写作业;聊起明星、电视剧来滔滔不绝,三天三夜都不嫌累;礼拜天拖着老爸老妈跑遍各大商场,望着各种个性张扬的服装,他们是眼花缭乱,我们倒是挑得不亦乐乎!
青春的我们是一群跳跃的小精灵,青春的我们走在时尚的最前沿,青春的我们活力四射!
紫色
青春是紫色的,那是成熟的颜色。就像紫藤萝一样,生生不息,永不言弃。青春的我们不再躲在父母的怀里撒娇,不再听命于爹妈的哄骗,不再让眼泪成为自己的专利。我们开始逐步学会独立,走向坚强。
试卷发下来了,带给我的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我愣愣地盯着卷子上鲜红的叉,心里很平静,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平静,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下次努力吧!”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换回了好成绩。看着那鲜红的对勾,心中依然坦然。
青春的我们,开始在挫折中学会平静地对待生活。
灰色
青春又是灰色的,那是乌云的颜色。青春虽然阳光灿烂,但也不免乌云笼罩。
随着年龄的增长,烦恼也开始增多,肩上不知何时多了“责任”二字,对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学校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老师和家长每天唠叨着考试,升学、分数,我们也只有让自己埋在题海中,沉浸在书堆里,一大堆责任和作业压得我们没有一丝喘息的空间,早上起床后,望着镜子中的自己,都开始觉得陌生了,只有那两个黑眼圈是昨晚“战果”的见证。
人们都说:“十年寒窗苦。”的确,青春就是奋斗的过程,奋斗就是要流血流汗,奋斗就是成功与失败的不断交替。因此,青春也是苦涩的。
青春,美好的代名词,有着五彩缤纷绚丽的色彩。青春的我们每个人都握有一枝画笔,定会描绘出属于自己的青春色彩。
这篇考场佳作有下面两大特色:一是联想丰富,譬喻得当。作者把青春比作蓝色、绿色、紫色、灰色,分别用不同的意象加以诠释:青春充满联想,是蓝色;青春充满活力,是绿色;青春日趋成熟,是紫色;青春也有烦恼,是灰色。通过作者的解说,让我们看到了多姿多彩的青春。色彩与情感之间形成了统一;二是思维辩证,一分为二。既看到青春的美好,青春的绚丽,也看到青春苦涩的伤感。这样写符合青春的实际,这样写才是完整的青春。
感恩缕缕书香
在书的世界里,我如鱼得水。感谢缕缕书香,它除了赋予我无可比拟的睿智之外,更让我感受到人性的美丽所在。
我是一个在书熏陶下长大的孩子。我小时候,还没识字,妈妈便常常捧着一本厚厚的故事书,给我讲述着一个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有白雪公主的善良,有嫦娥奔月的神秘,更有着牛郎织女的幸福与美满。这时候的书,在我眼里,那么变幻神奇,那么美丽诱人,那么令人如痴如醉。
有书相伴的日子里,我渐渐成长,开始懂得品味书中的人生百态、世事变迁。读《红与黑》使我感受到于连身上那份固执的可爱以及对爱情的勇往直前;读《简•爱》,使我更折服于简•爱身上属于女性的坚韧与顽强;读《围城》,令我惊异于围城内外人心的迥异与那“围城外的人拼命追求围城内那灯红酒绿的世界和围城内的人拼命追寻那围城外自由的氛围”。
书,就像是年过半百的渊博的学者,在无形之中与我融为一体。灵魂在这里得到升华,大脑在这里日趋完善。它引领我在先哲们所曾经涉足的广阔大地上去尝试我所未曾经历过的充满坎坷又生趣盎然的生活,去体会什么叫做游戏人生。
感恩缕缕书香,它让我——一个曾经稚气未脱、时常哭鼻子的孩子不再孤单,不再悲伤,不再彷徨。去把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做自己的人生座右铭,去把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去把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化为自身的雄心壮志,去把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惊喜幻化成心中那一份属于自我的回忆……
感谢缕缕书香,去领略那沁人心脾,去领略那神清气爽。在书香中,获得一份高原的旷远,一份自省的静谧与安祥。
这是一篇书香飘溢的美文。文章写自己与书相伴相知,读后齿颊生香,欣然会意。作者从小时候接受书本熏陶写起,回味童年的美好时光,也勾起读者的相关联想,感谢书本帮助我们成长;然后写一连串的名著,更是凸现了书本的育人功能,她启迪智慧,滋养性灵,陶冶情操,催人奋进;最后写书本中的文句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进一步写出自己对书本的感恩之情。文章层次清楚,诗句富有文采,考场有此作文,令人赞叹。
我爱远山上的那抹星光
火热的六月仿佛要将那广阔的大地烤焦了似的。已是傍晚时分,却仍感不到一丝的凉意,我便端上一杯凉茶拿着躺椅上了楼顶。楼高风大,一阵阵的风吹过,好不惬意。天色渐渐变暗,远处泛起点点星光,闪烁在夏日的夜空。
待在楼顶真是一种享受!那里可以乘凉消暑不说,还可以尽情欣赏夏日夜晚的景致。虽然已入夜,但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的黑影仍清晰可见,真所谓“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微微扬起头,便会看见晴朗碧空点缀的星星,一颗一颗闪烁着自己的光芒,一颗一颗各不相让地展示着自己。它们装饰在远山那头,仿佛为高山上涂上了一抹水彩,使苍翠的山更显得别有风味。每颗星看似发着微弱的亮光,但正是这并不耀眼的一抹亮光,为苍茫宇宙增添了色彩,使夏日的黑夜不再寂寞。
其实,我们每个人就如这远山上的一颗颗无名的小星星,就像那抹星光一样散发着自己的光彩,用自己的光彩装扮着世界。不论我们在宇宙空间中是多么的渺小,我们都努力地发着光。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伟大”与“渺小”来评判世间万物,事实上,万物都有自己的光芒所在,就像这远山上的那抹星光,虽没皎洁月光的姿色,但正是它使自然界不再单调,使大自然具有一种和谐的美。渺小的事物不一定就没有独特的魅力、永恒的价值,当它靠着自己的实力和努力闪闪发光时,它不也变得伟大了吗?一路走过晨与昏,走过明与暗,走过冷与暖,怀揣一颗淡然的心去看世界,我们会发现,到处都是美的,远山上的那抹星光不就是很美吗?
美随处可见,我爱美的事物,我当然爱那远山上的那抹星光。
本文的亮点在于作者文中寓含的哲理。远山上那抹星光,令作者想起万事万物,想起人,是类比联想的结果。每个事物都有它的闪光,有它的价值,这朴素的真理唤起人们对自身,特别是对渺小事物的重新审视。作者由景入理,脉络清晰,联想自然、贴切,衔接有度,可谓景中有理,小中见大,读来如隽永小品,意味深长。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
小时候,我常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因为他能讲许许多多好听的故事,能捏好多好多漂亮的小动物。每天放学,我便骑在父亲的肩上,摇头晃脑活似一个凯旋的小将军。同学们那羡慕的目光,更让我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爱。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份感情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隐约的自卑和忧伤。这思想起源于中学时填写档案表,当别的同学都在“父亲”一栏潇洒挥笔——厂长、经理、工程师时,我只能怯怯地写上“务农”。交表时,我紧紧地将表捏在手中,生怕别人看见笑话我。啊,父亲,为什么你不是厂长、经理、工程师……
天气转凉了,父亲关切地说道:“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地回答。猛地抬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那关切的眼神,进入了我的视线。我的心微微地震颤了……
夜,还是这样深沉,这样静寂;月儿,还是这样圆,这样亮。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只记得那晚好冷,潮湿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雨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教室,因为我快要冻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几棵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哦,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地寻找着,任凭冷风掀起他的外衣,钻进他的裤腿。原来是父亲知道我怕黑,又像小时候一样来接我了……
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地看清了父亲的脸:高高的颧骨,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忽然之间,我感悟到自己是一个多么不孝的女儿。父亲,这些年,你明显地老了,瘦了,你能原谅女儿的不孝吗?
月亮升得更高了,在月光映衬下,父亲那苍老的脸更加清晰。
哦,爱在心灵深处……
读罢本文,朴实敦厚的父亲的形象久久萦绕在脑海,不能散去。平淡中显出的真情,感人至深。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描写,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窗外的牵牛花
今年二三月,爸爸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里种上了一些牵牛花。
前几天的一个清晨,早早起床的我推开窗户,立刻便闻到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朦胧中,几朵粉红色的花儿向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爸爸种的牵牛花开出了几小朵!
我这才意识到,自从爸爸种上牵牛花以来,忙碌的我实在是忘记了在我房间的窗外,在我家的小菜园里,还有那么些微小的生命,在努力地发芽、生长着!而今天它们竟然能开出艳丽的花朵!
情不自禁地,我走出房间,来到窗外的小菜园,仔细观察起这一朵朵的小花来。
只见,这些小花朵,一个个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高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又像满盛着琼浆玉液的玲珑的高脚杯,等待着凯旋归来的众将士们开怀痛饮。它们虽然小得可怜,但我此刻却感到它们从来就没有过自贱和自卑,有的只是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要不然,细小的、可爱的牵牛花茎上怎么能不时地伸出一根更细的长芽儿,像一只只柔嫩却韧性十足的小手臂,牢牢地抓住旁边的花架,茎头则勇敢而坚决地向着花架最高处攀登?
我能够想象到它们是怎样地从一粒粒微小的种子变得生机盎然,最终在我窗外的小菜园郁郁葱葱起来的。我也能够想象到它们攀登到花架最高处时在我窗外小菜园更多的喧哗——数不清的小喇叭一定会齐声喊出“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震撼人心的生命最强音!
于是,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在我观察牵牛花的那一瞬间,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明白了爸爸为什么要在春天种下牵牛花的秘密。
感谢窗外的牵牛花!感谢爸爸!
窗外小小的牵牛花,引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牵牛花虽然微小,但只要“努力拼搏”,同样能“结出累累硕果”,爸爸用心良苦,栽种下牵牛花,是希望“我”能像花儿一样,拼搏后绽放。在“我”深深感悟到这一深刻人生哲理的同时,也感受到父亲浓浓的父爱和殷殷期盼。全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练,极具特点。
精 彩 语 文
一直苦苦思索着你,我心中的精彩语文;
一直苦苦追求着你,我心中的精彩语文。
你给我清风与明月,你给我山光与水色,你给我碧海与晴空,你打通了我与自然的界限。
伴着你,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缀了朦胧的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红幻化成软软的春泥,晏殊的独自徘徊落寞了曲径通幽,温庭筠的脉脉斜晖笼罩了悠悠的碧水。伴着你,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放白鹿于青崖之间的旅者,豪酒入胸,七分酿成了月色,剩下三分,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拣尽寒枝却终不可栖的寒鸦,手持青青芒杖,在“疏月挂萧桐”之夜,叹大江东去,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济余生;落日楼头,断鸿声中的浪子,一边是枯藤老树,古道西风,一边是“宝马雕车香满路”,可他只愿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曾为一次失败,坐想行思,辗转反侧;曾为一次得失,愁肠百结,蹙眉千度;曾为一次邂逅,殚精竭虑,苦苦哀伤。于是乎,读一读刘墉,品一品林清玄,几篇隽永优雅的短文,字字珠玑,禅意飘香,让我执著一份平和的心态看苦短人生。
你让我怀着“东篱采菊,南山饮酒”的心境,去“坐看云起时,行至水穷处”,赏“禅房花木,曲径通幽”,品“荷笠斜阳,青山归远”,忆“黄梅时节,棋子灯花”。
是你让我幻化成庄周梦中的彩蝶,云淡风轻地怡然轻舞;是你,让我化作牧童短笛中的闲云野鹤,天马行空地无所羁绊。你让我的生命化繁为简,思想过滤杂质,心境归于平和,归隐于“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偕忘。
精彩的你,如细雨过后的梧桐,洗去了浮华,透出青绿。在清闲午后,在落日黄昏,用眼睛读你,用心灵读你,读不尽的精彩语文!
作者笔下的语文,充满魅力,处处精彩,是一篇非常成功的考场佳作!从这字里行间,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作者对于语文的喜爱,同时,他深厚的阅读积累,聪明的题材选择、流畅的语言表达,告诉我们: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精 彩 音 乐
轻轻地,打开一扇窗;静静地,啜饮一口茶。旋动电钮,我与窗外清风、茶中馥香一道,享受精彩音乐!
听高山的巍峨,听流水的潺潺,七弦古琴的韵律使伯牙与子期成为人生的知音,寻寻觅觅惆惆怅怅的琴弦拨出一曲曲佳音妙曲,道出一段段故事旧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人一生也为这音乐抹上了魅力与光彩,聆听着,叫人情不自禁去追溯那段凄美的爱情,神往那段幽婉的蝴蝶之舞,流连那倾注了太多思念的楼台……回环之余,《梁祝》成了不屈于封建礼教的最强音。
阿炳的一生因为有了《二泉映月》而不再落寞,《二泉映月》的底蕴因有了阿炳的执著而不再平凡。在苍穹之下,太湖边上,一位盲人在抚琴独忧,用悲戚的琴声控诉社会的黑暗,怒斥人心的冷漠。《二泉映月》让阿炳怆然神伤的眼睛,迸发出坚毅与力量!
驻足民族音乐的殿堂,沉甸甸的心中仿佛释放出阳春白雪的典雅、黄钟大吕的雄浑……音乐换了一曲又一曲,精彩还在继续——
感受肖邦用独特的心灵,倾诉一腔爱国柔情;感受贝多芬那双神奇的手,谱写田园之曲,撞击命运之门;感受柴可夫斯基驾着俄罗斯马车,在静谧的湖畔驻足观赏天鹅起舞;感受舒伯特在流浪途中的菩提树下,留下一个孤独的身影……
巴赫的赋格曲,浪漫优雅,折射出遥远的巴洛克时代风貌,迸发出远古的文明底蕴;柏辽兹的幻想曲,奔放洒脱,在古典中引入时尚,在秩序中引入不羁,在传统中引入个性;舒曼的小夜曲,恬静悠然,在无人打扰的夜晚,安抚你躁动的灵魂,轻吻你伤感的脸颊,让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完整的生命!
聆听聆听,帕瓦洛蒂的高亢,莎拉•布莱曼的轻柔——呵,那是天籁!
徜徉异国音乐的圣地,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与精神,透着一股对音乐的至爱!
精彩的音乐,让心灵获得澄净,让人生得到启迪!
窗外清风还在游弋,茶中馥香还在飘溢……朋友,感受这精彩音乐,让它为你黯淡的心灵着色,让它为你平凡的人生添彩!
读罢本文,仿佛在音乐的花园中浏览了一番。作者对音乐的熟稔与痴迷,完全贯注全文中,他是真正的用心去感受生活,感悟音乐。文章立意高远,词汇丰富,结构清晰,首尾圆融,可谓是一篇上乘之作。
希望你能够满意,O(∩_∩)O谢谢
怎样才能写出有文采的文章?
1 文采斐然大概是对一篇文章极大的褒奖,如果再加上言之有物、条理通顺,那绝对是一篇佳作了。所以,文采好是一篇好文章的标准之一。 那么,什么是文采呢?怎样才算文采好呢? 首先,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文采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释义,用在文章中则是指语言优美,辞藻华丽。无论是散文中如泣如诉的心有千千结,还是记叙文中入木三分的形象描写,亦或是议论文中的旁征博引,都是文采好的典型代表。 现在,我们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都知道,文章的主旨就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而文采就是文章的血肉。有血有肉,形象优美堪称标准身材,所以文采好并不是华美辞藻的简单堆砌,而是要为文章服务,要组合得当,语言优美。 2 从根本上讲,写作水平是一个人知识水平层次、个人经历和心理状态、文字驾驭水平的综合体现。这些方面都是长期以来个人努力的结果,短期来讲,不可能有特别大的改变。 所以,要保证你写的文章有文采,首先得保证你有丰富的文学积累、敏感的心灵体验和熟练的文字驾驭水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文章也一样。 丰富的文字积累必然是长期的,博闻强识是最基本的要求。现代社会信息量巨大,各种搜索引擎极其方便,导致大家都懒得记忆、懒得思考,阅读停留在“看过”而已,时间一长在脑海里积不起任何浪花。 其实还是希望阅读“留痕”。以前的人都喜欢剪报,就是把报纸中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文章或片断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中,时间一长真是写文章极好的素材。或者可以备几个大本,分门别类摘抄佳句良言,时时查看,加深记忆。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长期的积累素材和良言佳句,脑海中会慢慢整合我们收集的材料,慢慢地就变成我们的东西了,写起东西来得心应手。“问渠哪能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多年的积累就是我们写文章好文采的基本源泉。 敏感的心灵体验需要我们多学会换位思考、感同深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讲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身经历总是更为深刻和直接。当然,我们不可能体验别人的人生,我们可以尝试把自己放在那个环境中,思考一下自己会怎么做;也可以认真观察你身边的人怎样处理各种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熟练的文字驾驭能力除了作者的综合知识水平外,最大因素就是练习的程度。也许写作是有天赋的,但是假如愿意坚持,一个零基础的小白也会从“什么都写不出来,大脑一片空白”到熟练地撰写,“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是不简单”,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 3 具体而言,在写一篇文章时,我们怎么才能写出一篇富有文采的文章来呢? 一是要牢牢围绕主旨,合理安排文章的素材。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安排素材时切记一味追求语言的优美,那样只会显得辞藻华丽而内容空洞,甚至会有脱题之嫌。 二是要学会运用古诗词、俳句等各种优美的词句。一篇文章很容易会因为词句优美而增色不少,词句不优美只会显得文章苍白无力,毫无可读之处。“语不惊人死不休”虽然有点夸张,但也是必要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爆款文案”、“爆款标题”时时刷屏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是多琢磨,多修改。文章写出来后,要多读几遍,查找文章中的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和结构、情节上的不足之处,细细推敲,慢慢琢磨,“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且不说别的,就是咱们国家出台各项法律制度,也是改了一稿又一稿,那真的集合法学专家、各种事务实践者、利益相关人士的智慧,更何况咱们自己写的小文章呢。所以多琢磨、多修改自己的文章是非常有必要的。 历史上的大家都会对自己的作品不断修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不断地修改文章的不足之处,字斟句酌,方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有可能让我们的文章广泛流传,成为经典。 文采之于文章,有如血肉之于躯体,有如烟青色之于青花瓷,重要程度人人皆知。你我皆是这条路上的学生,必须要“不用扬鞭自奋蹄”,时时鞭策,片刻不放松,才能让我们的文章成为文采飞扬的锦绣文章。
有文采有深度的古文
寒窑赋 (宋)吕蒙正 盖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如蛇;雄鸡两翼,飞不如鸦。 马有千里之能,非人力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时运不能自通。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菜;武略超群,姜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原非凶恶之徒;盗跖延年,岂是善良之辈? 尧舜圣明,却生不肖之子;瞽鲧愚顽,反有大孝之男。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 晏子无五尺之躯,封为齐国宰相;孔明无缚鸡之力,拜作蜀汉军师。 霸王英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柔弱,竟有江山万里。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安邦之志,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乞食瓢母,受辱跨下,及至运通,腰系三齐之印;白起受命,统兵百万,坑灭赵卒,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是故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满腹经纶,皓首仍居深山。 青楼女子,时来配作夫人;深闺娇娥,运退反为娼妓。 窈窕淑女,却招愚莽之夫;俊秀才郎,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无雨,潜身鱼鳖之中;君子失时,拱手小人之下。 衣敝缊袍,常存礼仪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已成天然骨格;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昔居洛阳,日乞僧食,夜宿寒窑。思衣则不能遮其体,思食则不能饱其饥。夏日求瓜,失足矮墙之下;冬日取暖,废襟炉火之中。上人憎,下人厌,人道吾贱也。非吾贱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今在朝堂,官至极品,位居三公。鞠躬一人之下,列职万人之上。拥挞百僚之杖,握斩鄙吝之剑。思衣则有绫罗绸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出则有虎将相随,入则有佳人临侧。上人趋,下人羡,人道吾贵也。非吾贵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恃,贫贱不可尽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拓展资料 1、译文: 天上有预测不到的风和云,人也会有早晚遇到的灾祸与喜事。蜈蚣有上百只足,但却不如蛇行走得好。家鸡翅膀虽然很大,却不能像鸟一样飞行。马虽然能行走千里之遥,但没有人驾驭也不能自己到达目的地。人有远大的理想,但缺乏机遇就不能实现。孔子的文章写得没有人能够超过却被围困于陈国。拥有文韬武略的姜子牙也曾迫于生计在渭水垂钓。而盗跖虽然是成年人,却不是善良人。孔子的学生颜回虽然早亡,但并不是凶恶的人。尧、舜虽然英明,却生下顽劣不肖的儿子。舜的父亲瞽叟顽固又愚蠢,反而生下舜这样圣贤的儿子。张良原来只是一个老百姓,箫何也仅是县里的吏员。晏子的身高没有达到五尺,却承担了齐国首相的职务。孔明居住在茅草屋里,却担任了蜀国的军师。韩信没有什么力气,确受封为汉朝的大将。冯唐虽有治国安邦的才能,但到老都没有做官的机会。汉将李广虽有射虎(虎石)的威名,却终身都未获得封侯。项羽虽然强大,但却在乌江自杀;刘邦虽然弱小,最后却取得了国家政权。具有高深学问的人,头发白了都得不到任用;能力差学问浅的人,很年轻就被任命了重要的官职。有的人先富裕后贫穷,也有人先贫穷后富裕。蛟龙没有获得机遇,只能藏身于鱼和虾的群体里。正直的人没有机会时,只能屈从与小人。天气不好时,就见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光辉;土地没有合适的气候条件时,草木都不会生长。水得不到恰当的环境时,就会掀起疾风巨浪;人若得不机遇时,利益和运气都不畅通。 以前,我在洛阳,白天到寺庙里吃斋饭,晚上住在寒冷的窑洞里。所穿衣服不能避寒,吃的粥饭抵御不了饥饿。上等人憎恨我,下等人厌恶我,都说我很贱。我说:不是我贱,是我没有机遇啊。当我获得功名,职位达到官职最高层,地位达到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拥有制约百官的能力,也有惩罚卑鄙、吝啬的权力,出门时前呼后拥,回到家里则有美女侍奉,穿衣服是绫罗锦缎,吃的则是山珍海味,皇上宠爱我,下面的人拥载我,所有的人都恭敬、羡慕我,都说我是贵人。我说:不是我贵,是因为我获得了好的机遇啊。所以人活在世上,对于富贵的人不要去追捧他,对于贫贱的人不可去欺辱他。这就是为人处世周而复始的规律。 2、作者简介: 吕蒙正,公元944年(后晋出帝开运三年)生于今河南洛阳官宦之家, 早年随生母被父亲赶出家门,寄居在洛阳南之龙门山一个寺庙里。方丈可怜他们母子,特别是他看吕蒙正勤奋好学,为人善良,贫贱不移,决非久居人下之人,很是照顾,派人为他们母子在禅院附近山上凿了一个石洞安身,生活十分艰苦,但他刻苦求学,并于公元977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状元夺魁。吕蒙正考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讨太原,吕蒙正被授著作郎,入自史馆。 几度拜相 公元980年(太平兴国五年),拜左补阙,知制诰。公元983年(太平兴国八年),吕蒙正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公元988年(端拱元年),太宗罢李防,拜吕蒙正为宰相。公元991年(淳化二年),谏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蒙正受牵连,被罢贬为吏部尚书。公元993年(淳化四年),真相大白,又以原官职入相。公元995年(至道元年),太宗再度罢贬吕蒙正,吕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间,政尚宽静,事务多委任于属僚,其总裁定夺而已。公元998年真宗即位,吕蒙正被任命为左仆射,为感先帝之恩,吕蒙正献家财三百万助之朝廷。公元1001年(咸平四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六年,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 辞官归隐 公元1005年(景德二年)以病回洛阳故里。临行那天,他乘舆来到东园门,由两个儿子搀扶,上殿对真宗说:“对边远少数民族,请与之和睦相处。停止战争,节约财政开支,这是古今治国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赵恒嘉许,接纳了他的忠言。其后,真宗曾两次到其家中探望。 吕蒙正共有七个儿子,都在朝内任职。宋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禅泰山时,过洛阳两次驾临吕府。他见吕蒙正年事已高,便问诸子中谁可委以重任。吕蒙正答:“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夷简,任颍州推官,宰相才也!”就凭这句话,吕夷简后来得到重用,成为北宋有名的贤相。吕蒙正以国事为重,公正无私,荐侄不荐子,传为千古佳话。公元1011年(大中祥符四年),吕蒙正病逝,享年68岁,赠中书令、谥文穆。 创作背景 吕蒙正出身贫寒,深刻体会穷人的苦难,所以读书勤奋、工作勤奋、爱民勤奋。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寇准一起在破窑读书,体会了人间冷暖,后来,做了宰相,更体会到人心的宠辱。所以他写了一段《破窑赋》。 《破窑赋》系吕蒙正之《劝世章》,又称《寒窑赋》。由于受传统观影响太深,有人认为吕蒙正的思想过于保守消极,因此吕蒙正的许多文章典籍都已失落,而在《吕文穆公传》中这首破窑赋被看作是吕蒙正的经典之作。相传当初是为教化太子而作此文的。吕蒙正曾三次入相,兼任太子的老师。当时太子(后来的宋真宗)青春年少,目中无人,没有哪个太师敢当面教训太子。吕蒙正决定写一篇文章,来告诫太子。于是写了这篇《破窑赋》。这篇文章,虽然内容短小,但是却包含了无穷智慧,聪明的太子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道理。据说太子读过此文后,一改常态,常虚心向他人请教。 作品简析 《破窑赋》透出的是人生命运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的思想,文章以自己从凄惨到富贵的经历,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经历的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这世界人生命运的起起落落。 人生的始与终,在无运与有运、得时与失时的这种天地时空自然变化循环中,会产生天差地别和意想不到的人为和自然变化。只有经历过太多苦难沧桑和大起大伏的人才能够体会到最深刻地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的巨大变化,才会体会到在人困、人为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中,命运的巨烈地沉浮与很多人生无奈的结局。 吕蒙正寻求的是他的听天地循环变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的的人困人为的人生智慧。开篇就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以及最后“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并且要“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吕蒙正在作品中透出这样一种思想:在特定的并且是之前意想不到的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的变化中,人要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的人困人为努力的思想。天尚有不测之风云,人尚有旦夕之祸福,吕蒙正提示人们要重视自然界的星移物换,随着时间变迁,人与事都会带来巨大落差并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天地循环周而复始,所以人必须坦然面对坦途与坎坷。 吕蒙正用相当大的篇幅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各种命运起伏的得时与失时、成功与磨难的巨大落差,他特意要列举这么多数量,是因为要说明很多人想胜天,实际是多数人胜不了天。很多人活在这世上,不会接受现实和应对变化。“马有千里之蹄,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有的人虽然“满腹经纶”,但“白发不第”就是到老也当不上官,有的人虽然“才疏学浅”但却“少年登科”,就是年纪轻轻就当官了,这就叫“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命好”。《破窑赋》正是提示人们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是人世间的常态,提示人们要接受现实和应对天地时空的变化。 关于吕蒙正,有极多的典故和故事。吕蒙正少时家道败落,父母双亡,贫寒交加,风餐露宿,求助亲朋旧故无门,沦为乞丐,其凄凉悲惨及至人间极限。所以民间论到谁人穷极,则有“穷过吕蒙正”之喻。有一年过年,吕蒙正见家中空无一物,悲伤之余,写下一副春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暗喻“缺衣少食”,“没有东西”。一时间传为奇谈。 尽管贫穷,吕蒙正还是少立大志,奋发苦读,终于中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之后,皇帝赐予状元府。于是,亲朋故交、士绅旧故、达官贵人、商贾巨富,成百上千,皆携重礼厚金登门祝贺,一时门庭若市。吕蒙正管家佣人无不雀跃喜极,报知吕蒙正。吕蒙正却说:“我只有亲人一家,何来如许亲朋?”管家忙将贺喜礼单送上,曰:“大人亲朋故旧遍四海,怎说仅有一家?”吕蒙正笑而不答,只吩咐闭门谢客。三天后,吕蒙正唤来管家说:“我的亲人已到了。我有一联,将其张贴于大门,只有挺胸而进者,即为亲朋,不得怠慢。”管家忙将对联贴上。上联为:“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下联为:“今科侥幸,吃穿有指望,夺取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亦扬,不论王五马六,踵门庆贺,尽来锦上添花。”送礼之人看了大为羞愧,纷纷离去。只有一个衣着补丁、手提一串豆腐干的五旬老汉昂首而入。吕蒙正闻报喜极,亲至前门迎进,并设酒席与老汉尽欢。据说,吕蒙正以后还多次屈尊老汉家,老汉也成了吕蒙正家中座上常客。原来,这老汉及老伴乃以做豆腐为生的贫民,当吕蒙正饥寒交加时,老汉为其处境困极而苦读所感,识之为英才,常以粗茶淡饭、水酒豆腐济之。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有文采的文章(有文采的文章名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有文采的文章怎样的文章才能算作“有文采”的文章?有文采的文章!!介绍那种很有文采的文章也可以是现代诗不让视屏也可以文采好的作文怎样才能写出有文采的文章?有文采有深度的古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