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虚词(高中文言文虚词归纳整理)

大学分数线
摘要今天我们来聊聊高中文言文虚词,以下6个关于高中文言文虚词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本文目录高中文言文常用的十八个虚词都有哪些,分别有哪几种意思?高中文言文的实词类型和虚词的意思介绍常用文...

今天我们来聊聊高中文言文虚词,以下6个关于高中文言文虚词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 高中文言文常用的十八个虚词都有哪些,分别有哪几种意思?
  • 高中文言文的实词类型和虚词的意思介绍
  • 常用文言文虚词
  • 高中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有哪些?
  •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是什么?
  • 高中文言文常用的十八个虚词都有哪些,分别有哪几种意思?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四、【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五、【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六、【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七、【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o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八、【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九、【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高中文言文的实词类型和虚词的意思介绍

      高中文言文的实词类型   一、官位升迁、任免   (1)辟:征召(2)迁:升官(3)拜:任命,授给官职(4)举:举荐(5)擢:提拔选拔 (6)调:调任   (7)累迁:多次提升(8)徙:改任(9)拔:提拔 (10)除:任命授职(11)转:改任(12)摄:代理   (13)署:委任、代理(14)典:主管(15)知:作某地的知县 (16)相:作某国的丞相(17)出:由京城改地方官(18)黜、谪、左迁、贬:罢官、降官   二、有才能被看重(不重用)   (1)以“ …… ”称:因为某些才能而被人称赞(2)以“ …… ”闻:因为某些才能而闻名 (3)异:认为才能奇特(4)见知:被人所知。   三、遭嫉妒或受迫害   (1)害:嫉妒 (2)短:说某人的坏话 (3)隙:与某人有隔阂(4)刺:指责。(5)衔:恨(6)疾:憎恨、嫉忌(7)劾:弹劾,揭发罪状(8)贾祸:招来祸患   四、办案或犯罪遭审判类   (1)坐:①因犯错而定罪 ②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 (2)案(按):考察、审问(3)论:判罪(4)当:定罪(5)狱:案件(6)牒:文书   五、要求辞官回家   (1)乞骸骨:告病告老请求退休 (2)致仕:请辞官回家 (3)归养:回去奉养父母   六、与政事相关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 (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2)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七、时间   (1)表瞬间、一会、不久: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2)表过去、„以后: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尝,向。(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   (一)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1、单音节词语   俄:顷刻、片刻,一会儿。《柳毅传》“俄有武夫出于波间。”   姑:暂且,姑且。《勾践灭吴》“请姑无庸战。”   且:暂时。《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聊:姑且、暂且。《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旋:不久,一会儿。《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   寻:不久。《虎丘记》“而病寻作,余既乞归„„”   暂:暂时。《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2、双音节词语   刹那:一念之间,一瞬间。白居易《和梦游春》“愁恨憎只长,欢荣刹那促。”   俄而、俄顷:不久、顷刻,一会儿。《咏雪》“俄而雪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俯仰:表示时间短暂。《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既而:不久。《山市》“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顷之:不久,一会儿。《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   顷刻:一会儿。《狼》“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霎时:转眼工夫。《长亭送别》“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   斯须:片刻,一会儿工夫。《促织》“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少间:一会儿。《促织》“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   少时:一会儿,不久。《狼》“少时,一狼径去”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弹指:比喻时间暂短。司空图《偶书》“平生多少事,弹指一时休。”   未几:不久,一会儿。《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无日:没多少日子。《肴之战》“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无何:不久,没多久。《山市》“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须臾:片刻、一会儿。《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一瞬:瞬间,一眨眼工夫。《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有顷:过了一会儿,不久。《柳毅传》“有顷,君复出,与毅饮食。”   有间:过了一会儿,不久。《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已而:不久以后;过些时候。《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逾时:过了一会儿。《山市》“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二)表示时间短暂且表明时态或情态的词语   1、单音节词语:   才:刚刚,另“裁”同“才”。《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初:刚刚。《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   方:刚、正。沈复《童趣》“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一: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向:刚才。《赤壁之战》“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新:刚刚。《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乍:刚、才。《如梦令》“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猝:立即。另外卒、倅同“猝”。《五人墓碑记》“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顿:马上,立刻。《训俭示康》“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立:立刻、马上。《史记·项羽本纪》“立诛杀曹无伤。”   速:马上。《孔雀东南飞》“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辄:立即、就。《醉翁亭记》“饮少辄醉„„故自号曰醉翁也。”   亟:急、急忙,赶快。《郑伯克段于鄢》中“爱公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2、双音节词语:   卒然:同“猝然”,突然。《孟子见梁惠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忽然:突然,表示事物来得迅速并且出乎意外。《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倏忽:表示时间短,发生突然。《山市》“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倏尔:表示时间短,突然、忽然。周密《观潮》“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八、受到诬陷   (1)中:诬陷,中伤(2)谮:zèn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诬陷,中伤(3)诬:诬陷   九、赞扬   多、嘉、称、誉、与、许、叹   十、内心嫉恨   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十一、责备   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十二、宽容   容、贷、恕、宽   十三、跟京城有关的   禁、阙、畿、京、京畿   十四、到往某地   如、过、诣、幸、往、经   十五、拜访   造、过、访、谒(见)、顾   十六、劝说   说、劝、规、讽、讥、谤、谏   十七、其他分类: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   30.表揭发的:劾、讦、揭   31.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   第3 / 4页   轮对、奏、表、疏、   32.表朝见的:朝、觐   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   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38.表告别的:辞、别、谢   39.表暗中的:阴、间、密   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冕、巾、弁、弱冠、笄礼、免冠、带   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43.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44.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45.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46.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47.表容器的:石、斛、觞、樽   48.常见的古今异义的: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 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如(到、往)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对(回答或对话)   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 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孤(幼年失去父亲)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阪(山坡)容(宽容、或许、许可)   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 狱(官司、案件、监牢) 白(告诉) 与(赞扬) 多(赞扬) 遽(急速、就、恐惧) 勤(辛劳) 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 树(种植)给(食用丰足) 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按(追究、考察、调查) 典(主持)   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 令(美好、县令) 差(病好了) 执(捉拿) 延(延请)   省(减免) 雅(平时)谢(道歉、推辞、告诉) 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 竟(结束、完) 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 寻(不久) 用(财用、因为) 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弑(子杀父、臣杀君) 造(造访) 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49.常见的官名、官司府名: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太尉:军事首脑 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主簿:秘书   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侍郎侍中:宫廷侍卫,皇帝近侍并备顾问应对 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太史:记史,掌管起草文书 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   员外郎: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 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丞相:相当于宰相

    常用文言文虚词

    1. 关于文言文六大虚词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 (《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齐人有一妻一妾章》)【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 (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五)连用【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 2. 文言文的虚词用法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 18 个文言虚词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因 于 则 者 之 1 .而,é r(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 ( ) .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 ——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30353565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 ).——(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 ) .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 ).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 ) . ——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促织》() ——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2)代词。 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 . ——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3)动词,如,如同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 . ——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惊呼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 (4)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艺和学问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②而后,相当于“才”“方才”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柳敬亭传》 () .. ——要像优孟那样摇着头唱歌,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③而况,即“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把钟磬之类的东西放在水中,即使再大的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是石头呢?2 .乎,h ū(1)语气助词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 《触龙说赵太后》 ——男子汉也疼爱她的小儿子吗? ②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师说》 ——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此吧?③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大国呢?④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 . ——唉呀!燕雀怎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啊!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 ——为什么惶惶不安,想要到哪里去呢?⑥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 . ——所以如今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了。 (2)介词。相当于“于”①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 . ——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②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对,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 . ——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 . ——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的中间。④表示比较,比,跟……相比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 . ——因为我比您们年龄大一点,不要因为我(年龄大这一点就不说了) 。3.其,qí(1)代词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 . ——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才能赶不上孔子。②用作第三人称,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 相当于“他、她、它(们) ”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 ) . ——秦王怕他撞破宝玉,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蔺相如不要撞璧)。 ③活用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 . ——我也后悔自己跟随那些人出来,以致没能尽享那出游的乐趣。④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 “那个” “那些” “那里”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 ) . ——问到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没能走到尽头。⑤指示代词,作定语,相当于“其中” “其。 3. 关于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 而 1、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 翻译: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 何: 1、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所 1、表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翻译: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 扩展资料: 虚词的注意点 1.通假字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通假。 “通”是通用,“假”是假借。古汉语中的通假字有三种情况: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和变音通假。 通假字的读音应读被通假字的读音,解释也应按被通假字的字义解释,表达时一般用“通”的解说形式。 (1)音同的通假。 即借字为本字的声符(也有本字为借字声符的),或借字与本字有共同声符的。 声符虽不同,但两个字的读音是相近的,表现为同声母或同韵母的形式。 偏旁的通假字。通假字经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考查: (2)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通假字读音有变化)。 2.一词多义 我国的文字用法极为复杂,一个字词往往有很多的意义与用法。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是极其普遍的。 一词多义也是我们平时在阅读文言文、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是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方法,一个词的基本义称为“本义”,由本义生发延伸出来的意义称为引申义。另外,比喻义是通过打比方产生的词义,假借义是利用假借字形成的词义。 3.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他们都分单句和复句,都有主谓宾和定状补六大成分。 句子的语序也基本相同。当然,他们之间还有相异的地方,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现代汉语句式的相异点。 虽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文言文有些实词和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现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学好文言文,正确理解句子含义,领会文章内容,就必须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我们常讲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言文。 4.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二、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爱了而乐衷,皆丧心也。 ②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表示因果,相当于“因为。 所以。”。 ⑤表示修饰(方式、状态) ⑥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6、【既而】不久,一会儿。三、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②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四、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5. 重点文言虚词及用法,例子 选D.顺便介绍15种虚词的用法: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三、而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四、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徐而察之,则。

    高中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 常考文言实词和虚词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18个常见文言虚词 也、为、以、因、而、所、且、其、则、与、于、之、乎、何、者、若、乃、焉 实词和虚词有哪些主要区别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x0d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有哪些?

    虚词归纳整理:

    ⑴而

    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

    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

    ⑵何

    ①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

    ②副词:“多么”。

    ⑶乎

    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叹,“啊”、“呀”;作词尾。

    ②介词:“于”、“在”、“从”。

    ⑷乃

    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

    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

    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

    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

    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

    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⑺若

    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

    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

    ③构成复音虚词。

    ⑻所

    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②和“为”呼应,表被动;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

    ⑼为

    介词:①表对象,“向、对”;表替代,“替”;表目的,“为着、为了”;表原因,“由于、因为”;表被动,“被”②疑问语气助词,呢。

    (10)焉

    ①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

    ②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

    ③兼词“于之”。

    ④作形容词词尾。

    (11)也

    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

    ②表疑问语气。

    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

    ④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12)以

    ①介词:表凭借,“凭”、“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对象,“跟”、“和”;表时间、处所,“于”。

    ②连词:类似”而”的用法。

    (13)因

    ①介词“凭借”;“按照”;“趁着”、“就着”;因为;“从”、“由”。

    ②连词,“因此”、“于是,就”。

    (14)于

    介词①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到”、“从”、“对”、“对于”、“由于”;②表比较,“比”;③被动,“被”。

    (15)与

    ①介词,“跟”,“同”;介词,“给”、“替”;介词,“和……相比”。

    ②连词,“和”、“及”。

    ③通“欤”,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④动词(给予,结交,参加)。

    (16)则

    ①副词:表判断,“就是”。

    ②连词:表承接,“就”、“便”、“原来是”;表假设,“如果”、“假设”;表并列,“就”;表转折,“却”、“但是”、“倒是”。

    (17)者

    ①助词:附在动词后构成“者”字结构,“……的人(事、东西)。

    ②用在句中,表提顿”。

    ③附在时间词后,无实在意义。

    ④放在数词后,翻译为“个,样”。

    (18)之

    ①助词:衬助音节;取消句子独立;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代词: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词(这,这样)。

    实词归纳整理

    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工:擅长。工擅文。

    5、厉:磨炼,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6、劝:勉励,奖励;劝告。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是什么?

    考纲规定的120常见文言实词

    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

    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

    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考纲所列18个文言虚词

    ⑴而

    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

    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

    ⑵何

    ①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

    ②副词:“多么”。

    ⑶乎

    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叹,“啊”、“呀”;作词尾。

    ②介词:“于”、“在”、“从”。

    ⑷乃

    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

    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

    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

    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

    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

    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⑺若

    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

    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

    ③构成复音虚词。

    ⑻所

    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②和“为”呼应,表被动;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

    ⑼为

    介词:①表对象,“向、对”;表替代,“替”;表目的,“为着、为了”;表原因,“由于、因为”;表被动,“被”②疑问语气助词,呢。

    (10)焉

    ①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

    ②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

    ③兼词“于之”。

    ④作形容词词尾。

    (11)也

    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

    ②表疑问语气。

    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

    ④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12)以

    ①介词:表凭借,“凭”、“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对象,“跟”、“和”;表时间、处所,“于”。

    ②连词:类似”而”的用法(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

    (13)因

    ①介词“凭借”;“按照”;“趁着”、“就着”;因为;“从”、“由”。

    ②连词,“因此”、“于是,就”。

    (14)于

    介词①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到”、“从”、“对”、“对于”、“由于”;②表比较,“比”;③被动,“被”。

    (15)与

    ①介词,“跟”,“同”;介词,“给”、“替”;介词,“和……相比”。

    ②连词,“和”、“及”。

    ③通“欤”,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④动词(给予,结交,参加)。

    (16)则

    ①副词:表判断,“就是”。

    ②连词:表承接,“就”、“便”、“原来是”;表假设,“如果”、“假设”;表并列,“就”;表转折,“却”、“但是”、“倒是”。

    (17)者

    ①助词:附在动词后构成“者”字结构,“……的人(事、东西)。

    ②用在句中,表提顿”。

    ③附在时间词后,无实在意义。

    ④放在数词后,翻译为“个,样”。

    (18)之

    ①助词:衬助音节;取消句子独立;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代词: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词(这,这样)。

    学好文言文有哪些技巧

    第一、对文言文的兴趣。从一开始,我们可以阅读一些比较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历史事迹来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因为古文毕竟是以前时代的人们所使用的书面文字,有些字词的意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外,我们从故事中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第二、了解文言文词语。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的字词意义演变也一定经历了较长的时期。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文言词语,如实词和虚词。如“彩”这个字最早出现于魏晋以后,本义与彩色的意思不一样。

    第三、了解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识。因为不少文言文都会涉及到一些古代文化的常识,所以我们需要平时多少有些了解和认识。不少文章和诗歌或多或少会涉及到一些古代文化的内容,如称谓、季节、时代、年号、地名等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高中文言文虚词(高中文言文虚词归纳整理)》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高中文言文虚词高中文言文常用的十八个虚词都有哪些分别有哪几种意思?高中文言文的实词类型和虚词的意思介绍常用文言文虚词高中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有哪些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有哪些?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是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