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思想(庄子思想最大的问题是)

挑大学
摘要今天我们来聊聊庄子思想,以下6个关于庄子思想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本文目录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庄子的主要思想《庄子》思想(简)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的思想庄子的主...

今天我们来聊聊庄子思想,以下6个关于庄子思想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 庄子的主要思想
  • 《庄子》思想(简)
  • 庄子的哲学思想
  • 庄子的思想
  •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庄子的思想,可分为三个主要内容。

    一、无为而治。

    庄子的无为理由,与老子完全不同。老子的无为,其理由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真正的伟大社会成果,你不要妄动而要遵循规律。老子的无为是为了无不为。而庄子的无为,其理由是万物(也包括所有人)都是自由自在的时候才能接近幸福,管制越多规矩越多就越失去自我,也就越失去幸福。所以任何非自然的规矩,都是压制人的幸福的。

    二、逍遥游。论幸福的两种方式。

    首先,庄子反对礼和法,以及一切“普遍性”社会道德。因为庄子认为,人与人是不同的,所谓的普遍道德,只不过是削足适履,压制人的自然本性而已。所以,逍遥游的第一个层次,叫做万类霜天竞自由(瞎引用一下主席的诗词了)。说万物各有其本性,本无所谓高低。只要他们都各自 充分而自由的发挥了自己的自然能力,他们就同等幸福。比如小鸟的幸福就是枝头高歌,大雁的幸福就是千里迁徙。各有各的幸福,但只要都实现了自己的自由,那他们是等同的幸福。

    逍遥游的第二个层次,高级的幸福。前面那种是低级的幸福,是有差异的幸福。那种有差异的幸福其实不可能真正圆满,因为万物都不可能真正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万物都受到各种制约。按西哲的说法,想怎么做怎么做是尼采的超人,但后来海德格尔指出,超人不可能实现,因为人世间存在太多的限制,比如:人总是会死的,康熙都还要向天再借五百年嘛,可惜借不到。所以,更高级的幸福,只能是与天地融合。所谓与天地融合,就叫做:天人合一。这个境界,超越了万物的区别,超越了人与世界的区别,我本身也已经感受不到了,人完全融入天地中,于是获得永恒的幸福。

    三、齐物论。论知识的三种层次,这代表了庄子的最高境界。知识的第一种层次,是惠施十论的层次——相对论。人人都只掌握片面的知识,妄图用自己对片面知识的定义,来影响别人,获得认可。庄子说,假设我与你辩论。我赢了,就代表我一定对么?你赢了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我们再找第三人评判。第三人支持我,就代表我一定对么?第三人支持你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一切都是相对的,靠人的讨论人的站队,得不到真理。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是知识的第一阶段。

    知识的第二阶段:照之于天。这个阶段大致等于惠施所谓的大一,小同异上升到大同异。不过惠施仅仅把这个作为最高理想提出来,并没有深入论述。而庄子的最高阶段并非这个阶段,对这个阶段的论述比较详细。万有,也就是各种各样知识,都是来源于“一”的,也就是万物之母的那个唯一的“有”。从道的观点看,每物都恰好是每物的那个样子。万物虽不同,都统一于一个整体,就是一。道行之而成道谓之而然,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

    知识的第三阶段:混沌与坐忘。既已谓之一,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与惠施不同。庄子认为一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可以思议,则至少言与思就在这个一之外,那就不是真正的一。于是真正的一是不可言说的。于是只能是混沌,达到混沌状态的才能真正掌握绝对的知识。为什么要弃智,因为相对的知识导致区别,而坐忘才能真正同一于天。不过原始的无知,不是有知后的坐忘,二者完全不同。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1、哲学思想

    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在思辩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

    2、处世哲学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如“游于羿之彀(gòu)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内篇·德充符》),羿,“古之善射者,夫利害相攻则天下皆羿也”,彀指利害得失,“故免乎弓矢之害者,自以为巧,欣然多己,及至不免,则自恨其谬而志伤神辱,斯未能达命之情者也”,中与不中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内篇·德充符》)。

    3、政治思想

    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道家则反对推崇圣贤。

    庄子反对“人为”,理想的社会是所谓“至德之世”。《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是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

    4、文学思想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5、游世思想

    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古代人谈论庄子比较重视游世思想。有人甚至说,“游”这个字就是一部《庄子》的中心。 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

    扩展资料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参考资料:庄子-百度百科

    庄子的主要思想

    一、哲学思想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庄子·让王篇》)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

    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庄子·秋水篇》)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璞归真。

    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

    二、政治思想

    庄子反对“人为”,理想的社会是所谓“至德之世”。《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是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

    另外,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

    三、文学思想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四、游世思想

    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古代人谈论庄子比较重视游世思想。

    有人甚至说,“游”这个字就是一部《庄子》的中心。 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学术研究有特定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游世思想似乎只是提出一种回避矛盾的消极主张,有点乏善可陈。

    当然,学术界非常重视“逍遥游”,但这是因为“逍遥游”涉及“追求精神自由”这一通常引起人们敬意的话题。所以谈“逍遥游”实质是谈精神自由问题。“游世”作为一种游戏人间的生存态度,则较少有人予以重视。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因此,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后世影响

    庄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于他提出的“逍遥处世”之说,庄子塑造的人生境界,是最飘逸灵新的一种洒脱。正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在中国古代,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没有任何一个学者,能对庄子核心内容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予以发明、发展。战国时期的形而上学的庄子是真实的存在的,但庄子的后世继承却是一条虚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

    《庄子》思想(简)

    以《庄子》这部书为主要依据,来看看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他的主要思想。在《庄子》中,在他生平事迹了解的基础之上,对庄子做进一步的分析。 司马迁说庄子的思想,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这个"要本"实际上就是最根本的思想,也就是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最根本的看法。关于世界最根本的看法,道家学派一个代表人物,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开篇就提出,这个世界是由道构成的。道是这个世界的本源本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是带有机械观念的宇宙生成论。在这里,也就是说,世界的万物万事,最根本的就是来源于道。这是老子的世界观。这就用《周易》的话来说,就是形而上的。而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事物是形而下的。道是道家哲学的最根本的思想。在这点上,庄子和老子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在《大宗师篇》中,庄子这样说道,道非常的神圣,是这个世界万事万物产生的根源。用庄子自己的话来说,是这样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这个里面的"鬼神"实际上是"生"的意思,就是说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鬼神,都是有道所决定的,更不要说世间的我们可以感知的事物,也是由道构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庄子和老子在世界观上没有多大的不同。但不然。在世界本体论这个问题上,庄子对道的阐述也有他自己的智慧所在。我们看下面一个场景,可以看到庄子的智慧所在。 《庄子.外物篇.知北游》中,我们看到有一个东郭子的人,看来也是一个读书人。东国子对老子,尤其是对庄子,所说的那个构成世界万物万事本源的道不能理解。…庄子被东郭子的这种好问精神所逼迫。好像不经意之间就指出他说的道,就在蝼蚁的身上。东郭子听到这样的话,觉得非常好笑。为什么觉得好笑呢?一个是蝼蚁;一个是稊稗bai;一个是瓦甓。 我再仔细地考虑一下这三样东西。 蝼蚁,稊稗,瓦片,这三样事物,但当我们把它们合起来的时候,和他的大命题"无所不在"是相符的。正是回答了东郭子所说的那个问题:道无所不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的智慧所在,所以他讲的那个道不是直接的一个抽象的命题给你。而是在和别人的讨论过程中,让你进一步看到了,也认识清楚了。这个道确实是无所不在的,是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是庄子的世界观。也代表着他的哲学本体论的观点。 看看庄子作为它的奇特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他的世界观和哲学本体论外,从《庄子》这部书的文本来看,好像庄子的人生观是比较消极的。 首先看《庄子.内篇.齐物论》中,有一个寓言故事是庄周梦蝶。这个故事很有文学性。后代很多作家作品中,把这一个故事当作经典的典故来运用,表达了很多作家对人生的体验。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他的代表作品《锦瑟》。这首诗中就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里的第三句就是化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 庄周梦蝶的典故在《齐物论》中是怎样描写的呢?《内篇.齐物论》中说,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有分矣。此之为物化。这个故事把庄子和蝴蝶通过梦境交织在一起,有一种荒诞的感觉。这种荒诞的感觉,在后代的文学作品中,直接的说出来就是浮生若梦。人生就是一场大梦,梦在某种意义上是虚幻的。 就像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说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里的梦也可以追溯到‘庄子梦蝶'的这个梦中,也代表着人生的一种虚幻,叫浮生若梦。 为什么庄子通过这样一个梦蝶的故事来表现自己的人生观念呢?那么其实正是这个荒诞的庄周梦蝶的故事,隐藏着庄子人生的痛苦。这种人生的痛苦来自于他个人的体验,也来自于他对世界的观察。庄子生活的苦痛,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因为他自身的生存状态是比较贫寒的。庄子作为一个思想家,不仅仅以为它自身的贫穷,而对人生持这样一个悲观的观点,更主要的是他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战国中晚期),天下普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一种现状的观察,使他产生了人生苦痛的感觉。 在《大宗师篇》中,庄子用这样的理性话语,直接的指出了这一个观点。他说,身为负赘悬疣,四维绝幻溃痈。负赘和悬疣,指的就是人身上长出来的多余的瘤子。这个瘤子是毒性的,那肯定是要切除的,否则人的生命就会死亡。如果留着不切除掉就会走向死亡的境界。那么庄子认为只有死亡才是这个瘤子最后的消解。我们可以看出来,从这样一个直接陈述的理性话语中,庄子的人生观显然是悲观的。与生存的苦痛相比较,庄子认为生命的对立面是死亡,在某种意义上,死亡倒是人生一件快乐的事。 在《外物篇》有一篇题目叫"至乐"。"至乐"就是最快乐。什么是最快乐的呢?我们从《庄子》的几个片段故事中他与骷髅头的对话,可以看出来。…他睡着了就要开始做梦。这个骷髅头就在梦中出现了。骷髅头就质问庄子,你刚才一系列的谈话,我看您好像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但是在我看来,你所说的话都是活的太累,所以才说这样的话,你要像我这样,就不会问这些问题了,那你是不是想听我骷髅讲一讲我现在这种状态的快乐呢?庄子感到很奇怪。像你这样变成了一个骷髅,难道还有什么快乐呢?这个骷髅于是就对庄子说了,你看像我这样,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已无四时之事,从纵然以天地为春秋,虽面南王乐,不能过也。你看像我这样,没有人管我,我也不去多事管别人去。我就按照四季的运行,该是到了春天,我就过春天的生活。按照春夏秋冬四时的顺序安然的过这一年,即使你做了国王乃至做天子也没有,我现在这样快乐。这里的《至乐篇》庄子变成了一个普通人。骷髅倒是变成了能够代表庄子思想的一个形象。这里的骷髅头形象非常怪异,正是这个怪异的形象,倒是说出了庄子真正的人生的观点。骷髅是带有寓言色彩的。 《庄子》这部书不仅通过寓言来表现他奇特的思想,有的时候又让庄子现身说法。让他自己从生活境遇谈自己的观点。 在《至乐篇》中记载了庄子自己遭遇的一件事情,是他的妻子去世了以后,他的朋友惠子来吊唁他。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的妻子去世了,惠子作为朋友来吊唁,看望他。惠子走到庄子家里看到庄子那副德性就非常的生气。你看庄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在古人叫做箕踞,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坐姿。箕踞倒也罢了,后面还有鼓盆而歌。惠子看到这个场景似乎忍无可忍了,就质问庄子,你看你的妻子和你生活了一辈子,为你生了孩子,现在老了去世了。你不痛苦,不哭倒也罢了,你为什么还在这里敲着盆子还唱着歌,是不是太过分了? 在我们看来,这好像的确有点过分。这里的鼓盆而歌,按照一般的理解。有的民俗学家从民俗的角度来说,楚地的风俗,在送葬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做法,就是鼓盆而歌或者是击鼓歌舞这样一种做法。按照风俗的理解,这样不符合这个片段的意思。鼓盆而歌,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做出这样的动作确实令人难以想象,那么庄子是不是变得非常冷酷无情呢?没有理性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庄子的形象在我们心中就大打折扣了。实际上庄子可能不是这样的人。我们看下面庄子对他的朋友也是他的对手惠子的质问作出这样的解释。他说,你理解错了。开始的时候,我不是这个样子的,当我的妻子刚刚去世的时候我非常的感慨,也非常的痛苦。但是我想了想,人的生命是怎么来的?你说人的生命本来就是一团气,气有凝聚的时候,也有消散的时候,而人的生命实际上就是气的凝聚,气凝聚了之后,在运动过程中就会消散,消散了人的生命就终结了。实际上人的生命的终结就相当于气的一种消散。人的生命失去了以后,就相当于一个人在一个安静的大屋子里面安然的休息。你想一想,一个人在一个大屋子里面安然的休息,你在旁边嚎啕大哭,实际上并不是表达悲伤,而在某种意义上是干扰人家的休息。是这么一回事情,所以我在这里做出这样一种姿态。庄子这样一个场景的故事为后代的小说家产生了影响。如明代的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进一步的演绎了这个故事,但是它表达的和庄子的《至乐篇》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冯梦龙的小说之中,表达的是晚明时期,人们对物质利益时代追求的一种人生的观点。回到《庄子》这个文本的时候,实际上是庄子在这里表达的他的生命的一种特殊的思想。与其生活是如此的特别的痛苦,还不如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看起来庄子的人生观点是悲观的。 人生苦痛的观点,在我看来一般是消极的,但是庄子为什么会对人生抱有这样消极的观点呢?这背后隐藏着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我们中国广大的思想家,特别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甚至包括《周易》这部书中,都包含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孟子曾说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周易》这本书的创作就是古人的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周易》里边也说,周易者,其有忧患乎。 那么,庄子的这种人生苦痛的观点实际上是庄子的忧患意识在背后起作用的。我们来看《齐物论》中庄子这样写道,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在这个段落之中,我们看到三句话:不易悲乎;可不哀乎;可不谓大哀乎。从情感的表达来看,是一层比一层深。"不易悲乎"说明庄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对生存不得已,要和别人竞争。在惨烈的竞争之中,人的生命就消逝了时光匆匆。我们不能够让时间和脚步停下来,你觉得是不是有点悲哀?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庄子进一步说道。我为了生存一辈子忙忙碌碌,但是这样忙忙碌碌了一辈子之后,仍然似乎没有什么成就感而弄得非常的疲惫不堪。你是不是觉得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情呢。这是第二层意思。我们普通人认为至少人是有生命在的,还能活着,但是庄子认为像这样悲苦的活着,到底有什么用处?有什么好处?在这个悲苦的时光之中,一天天的流逝,我们一天天的老去身体还有心理都老了。在庄子看来,人的心理的衰老是最大的悲哀了。这是庄子对悲苦的人生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是来自于庄子个人的生活的苦痛,也是来自于庄子对现实生活中人生的一种观察力得出来的结论。庄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说法,就是与物相刃相靡。就是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与别人相互竞争,相互搏杀而产生的摩擦。在《庄子》这部书中,有一个寓言的场景。是与物相刃相靡的一种场景的寓言。在《山语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为人们的广泛的了解,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篇》,这个故事在最先的时候,实际上是展现了人世间的一种竞争状态之下所产生的痛苦生活场景。有一次庄子到凋零,这个地方去游玩。凋零,这里长了很多荔枝树,这时候忽然从天空中从南方飞来一只大鸟。这个大鸟翅膀有七尺长,眼睛也非常大,但是他似乎看不见东西,飞着飞着。他竟然撞到了庄子的脑袋,然后停到栗子林上面,被大鸟撞到脑袋的庄子特别生气。他说,这是什么鸟?翅膀长的那么大,却飞不高;眼睛瞪得那么圆,却看不清楚;庄子变成凡人嗯,对大鸟撞到她的脑袋,这件事进行报复。于是蹑手蹑脚的把身上的弹弓拿出来,准备用弹弓去射伤这只大鸟。正当他聚精会神的准备的时候,他看到了树上有这样一副情景:看到树荫之下有一只蝉正在凉快地叫啊,非常的投入。它却不知道有一只螳螂正在举着自己的前臂,准备去博杀这只蝉了。对,在树荫下凉快,它不知道地还在那自鸣得意。而螳螂正准备聚精会神的捕杀蝉的时候,聚精会神的望我了。天上还有一只大鸟,准备捕杀蝉。大鸟他也是忘我的,看到了这只螳螂,所以他忘记了旁边还站着一个人。这人被他撞疼了以后,准备用弹弓来射杀它。…哎呀,庄子看到这个场景,他触目惊心。他说,以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 他说世间的人与人之间,一般的人认为是可以互相帮扶,但在庄子看来,人与人之间很容易产生利益的冲突。所以他说,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是互相牵累的。所以庄子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他忽然觉悟了,把弹弓扔掉,快速的逃走。这下,他不跑也就罢了,他来到了这个荔枝林时,荔枝林是有人看守的。庄子在这里漫步的时候,看荔枝林的人也没觉得怎么样?但是这时候看守荔枝林的人,他发突然发现有人在荔枝林狂奔,可能觉得有人来偷东西了,于是这个人就跟在庄子的后面,一边跑一边喊骂。庄子非常的郁闷回到家里面。三天都没有吃饭。 清代哲学家王念忠,说,三日不停,行,就是不快的就是三天内心郁郁不乐。那么这一段的描写多半也是带有寓言色彩的。寓言背后告诉我们,在现实世界之中,与人相刃相靡。或者用成语来说,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种现象本来是一个自然现象,庄子把它看成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现。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庄子才理解了这个社会生活。所以张庄子才对人生产生了一种悲观的失望的态度。这是我们所看到的庄子的人生观点。可能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 庄子的观念是悲观的,这种悲观的观念来自于庄子深沉的忧患意识。是对我们人类世界的一种看法。我们进一步探讨庄子的社会理想。在《胠箧篇》中,庄子认为我按照儒家那套用人来治理天下的做法,似乎也不能够拯救这个世界。在《胠箧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平常我们的生活之中,通过自己的辛辛苦苦,挣得一些财物不容易。花去时要节约一点,省下来的要好好保护好。于是把我们挣来的财物放在箱子里面,有时候还觉得不太放心,外面再加一把锁,再加上绳索。这下,可能就有点放心了。这就是我们一般人认为的保护财物最好的方法。 也是最明智的做法。但在庄子看来,这个只能防小偷,而防不了大盗。装箱、加锁,对我们来说是保护财物的,实际也为大盗提供了方便。 我们说,儒家治理国家的时候,像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一些规则,但这些规则看为什么人所用。如果是大盗,为大盗所用,可能整个国家都被他窃取了。 所以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说法呢?庄子进一步指出,他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在庄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战国中晚期是一个非常动荡的时代。平常生活中,有些人为了维护生存,不得已而偷盗别人的小小的财物,结果遭到严刑峻法,结果被处以级刑,处以死刑。而那些窃取国家的人,却做了这个诸侯,所以儒家所提出的仁,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种抽象的存在,庄子又指出,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诸侯是战国时候掌握最高权力的诸侯王,他们说一件事情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道理在他们手中。所以儒家的仁义,在这里道理是他们手中的一个玩物。诸侯玩弄儒家仁义于股掌之上,为自己所用。所以庄子对现实世界持非常悲观的态度。那么是不是要寻求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世界呢?那么,庄子不是这样的。他从老子那里得到一种启示,他认为美好的世界不在现在,似乎也不在未来,而在遥远的过去。所谓的至德之世。那个时候是一个理想的时代,所谓的祝融氏、神农氏那些时代,老百姓结绳而治,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也。 至治,就是最美好的时代。 这个最美好的时代,庄子来自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老子》第八十章,提出小国寡民。就是国家不要那么大,人口不要那么多,在这样一个国家,我们不需要用那么多先进的工具,也不需要制造那么锋利的武器,也不需要制造快捷的交通工具。所以老子说,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我们不去用它。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使老百姓安然地住在一个地方,不轻易地迁徙到别的地方去。即使有船和车这些交通工具,也不去坐它。即使有锋利的武器和坚固的铠甲,我连放兵器和铠甲的地方都没有。老百姓生活在这样一个结绳而治的时代,这样一个社会,是老子比较完整地提出来了。庄子在自己的《胠箧》篇中,再一次演绎了这样一种社会理想。在后代的文学家那里,往往就成为一种美好世界的代表。比如说在陶渊明的诗中《归园田居》,他描写自己辞了彭泽令之后回家。他自家的那个场景就是那样的。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这是陶渊明自己的家。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社会中,也是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在今天看来,当然是相对比较封闭的、保守的、落后的。庄子受到老子这样一种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不仅仅是对生活状态做了一种相对比较保守的描述,从这里,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些话语中进一步的发展出来下面这样的思想。就是《庄子.外物.天地篇》中,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这个观点是庄子通过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贡的故事表现出来的。 子贡有一次到南方的楚国去游历。回到北方经过汉水的地方,看到一个老人去灌园。老人用瓦罐子,到这个河里去汲水,然后蹒跚地去灌园。子贡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觉得老人家灌园非常辛苦,于是就来到老人身边,给他提了一条建议。说,老人家,你这样用这一个瓦罐子到河里去打水,然后步履蹒跚地去灌园效率太低了。我告诉你有一个先进的工具,你想不想用。这个工具做起来非常简单,但是效率很高。子贡非常耐心地跟老人讲这个工具。这个工具名字叫桔槔。就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去做一个辘轳到井中打水。 这个老人听了子贡的话,表现似乎非常的反常。不仅没有高兴,反而非常愤怒。就是,忿然作色而笑曰,不仅愤怒而且带有一种讥笑的态度。他说,吾闻之,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这个汉阴丈人对子贡说了这样一段话。 子贡听了以后,感到非常惭愧。用今天的话讲,机械工具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人类向前发展伴随着动力来自于先进工具的使用。可以看出,庄子似乎反对这个工具的进步。为什么呢?因为他担心先进工具的使用可能伴随着人内心的沉沦、心理的坍塌。这个观点讲,我们会感到庄子反对技术向前进步。这个观点当然是保守和落后的。但庄子还告诉我们,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随着先进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人很可能他的心灵,会产生堕落的一面。恰恰是这点,对后人是有警示作用的。 近代学者王先谦曾经因为这个事情而有所感发。在《庄子集解》的序言中,他曾经说子贡为挈水之槔,而汉阴丈人笑之。今之机械机事,倍之槔者相万也,使庄子见之,奈何?触蛮氏争地于蜗角,伏尸数万,逐北旬日。今之触蛮氏不知其几也,而庄子奈何?我们从前一个奈何可以看出来,王先谦讲的就是汉阴丈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的这个观点。他生活在近代社会,我们中国的科学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但是后来有了洋务运动,就是要在科学技术上要赶超外国。所以王先谦说道,今之机械机事倍之槔者相万也。但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我们生产力的解放,推动了社会向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王先谦的担忧,实际上也是庄子所担忧的。 庄子独特的认识论。一是独特的人生观。第二个是独特的社会理想。第三是庄子独特的认识论。用两个词语表示这种认识论。一个是心斋,一个是坐忘。这个观点的提出是孔子及弟子颜回等人的对话中展现出来的。 颜回我们都知道,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次,颜回向老师报告学习效果,说,最近感觉自己有进步。孔子就问他,你说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颜回说,老师我把你教给我的那个仁义的学说给忘掉了。孔子说,可以,但是还有待于进一步进步。过了一段时间,颜回再来汇报,说又进步了,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把老师教的礼乐也忘了。老师很有耐心地说,你是进步了,但还有拓展的空间。颜回又回去努力学习,过了一段时间又来汇报。老师,我这次真的进步了。说,我这次是坐忘了。坐忘是忘什么?颜回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颜回说,你想认识这个世界吗?去掉你的四肢,把你的眼睛闭着,耳朵堵起来,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做不成的状态,就是所谓的坐忘。 坐忘是直觉认识论,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 心斋是颜回向老师请教时,提出的观点。 心斋是用气听。 庄子是语言大师,常常把不大容易接受的观点通过寓言故事具体化。在《应帝王》篇之中。描绘了倏忽与浑沌的故事。报答浑沌做七窃,他死了。 对模糊的状态的认识。恰恰很可能是最能把握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世界分的非常清晰,很可能这个世界并不是如许清晰。 在《天地篇》中,描绘了一个黄帝失玄珠的故事。黄帝丢了玄珠,分别派知索、离朱、喫诟去找都没有找到,派了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叫象罔的神,反而找到了的故事。 这种独特的认识论是对我们平常的认识论的一种很好的补充。 随笔 相关推荐 有一种“整容”叫做李宇春脱离假小子, 当她穿上13cm短裙后, 网友: A爆了! 阅读 133159 女孩应该坚持的好习惯! 阅读 2359 娘炮艺人被央视点名要求全面禁用, 网友: 早就应该这样 阅读 18177 张天爱都羡慕了,李沁的“鱿鱼坐”火了,一般女人学不来 阅读 8438 护肤无小事,掌握22条护肤知识,肌肤水润紧致,皮肤想不好都难 阅读 524 ,,,,,,

    庄子的哲学思想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是中国古代最卓越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内容深邃,形式独特,极其丰富多彩。"他的哲学用诗意盎然的散文写出,充满赏心悦目的寓言,颂扬一种崇高的人生理想,与任何西方哲学不相上下。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哲学的人生观   中国哲学之中心部分是人生论,人生论之中心部分是人生理想论。庄子哲学被称为道家哲学,虽然从表面上看,完全是一种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但实际上其哲学的突出特点是对人的个体精神亦即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这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征。庄子以其特有的诗意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他对美好理想的无限憧憬,肯定了个体人格的价值和独立,并通过对"道"的认识、体悟和追求,以其独特的思想内涵,把无限自由的人生作为其哲学探索的终极目标,《庄子》实质上是一部人生哲学的著作。   《逍遥游》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是庄子理想人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其整个哲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的目的。所谓"逍遥",是指一种无为身外之物所累的精神境界,"逍遥游",即指超然物外而无所凭待,从而达到一种无往而不适的无限自由的人生境界。在庄子的思想中,"逍遥游"式的理想境界是一无所待、宁静和谐的自由天地,是人与天地万物合一的情感体验,是人与大自然融合的宽阔情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庄子认为人生苦恼和不自由的原因是在于"有所待"和"有己"。所谓"有所待"是说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另外的事物和条件,这些事物和条件则成为对人的自由的限制和束缚;所谓"有己"是指意识到"自我"即意识到自身和环境的对立。"有己"的意识使人去区分和计较生死、美丑、荣辱、得失,从而引起人生的苦恼。庄子在《逍遥游》里生动地描绘了大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谓形象及其高大雄伟,而小小的斥鴳翱翔于蓬篙之间,大小之殊,何其遥远。但大鹏要高飞,不但要有"垂天之云"式的翅膀,还要靠大风,"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所以大鹏也是有所待的,还不能说达到了自由的境界。"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算是自由的人了,但还是有待于"风",还不是真正的自由。至于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宋荣子,他"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因其尚有内外之分,也还未达到自由的极致。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游于"无何有之乡"的"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若能顺着自然的规律,摆脱现实的一切束缚和限制,忘却功名,忘却自我,与"道"完全融为一体,返归自然,与宇宙同体,与永恒同在,就能遨游于无穷的领域,达到真正自由的境界。这正是庄子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也即"道"的自由境界。所以庄子笔下的神人不但"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入水不湿,入火不热,而且能"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位神人就是庄子理想人格的化身,他身上体现的也正是"道"的超然物外、独立无待的精神。所以,庄子的理想人格最终又是根基于"道",并通过"道"来展开和论证的。   何谓"道"?"道"是老子第一个提出的哲学范畴,在他那里,"道"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其特征是自然无为。庄子继承了这一思想,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道"是宇宙的"本根",它是宇宙万物的总体,是宇宙万物存在的依据,同时又是他自身产生和存在的终极原因,并且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万物有始有终,唯有"道"无始无终,超然物外。在此,老庄的"道"确乎是一样的。   然而,与老子不同的是,庄子所讲"道"并不在于为了探讨和论证宇宙的本体是什么,而在于探讨人的本体,论证人的生存和发展应象宇宙的本体那样,达到无限和自由。庄子哲学处处都力求从宇宙本体"道"的高度来论证人生的哲理,把人的生活放到整个无限的宇宙中去加以观察,以此来探求人的精神达到无限和自由的道路。在先秦哲学中,庄子最为明确地强调了无限的观念,并且把人的生活同宇宙的无限联系起来,把人提到了"天地与我并生"的地位。认为人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道"是万物的本体,也即为人的本体,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所以它体现在人身上就是自然之性,人应当按自己的自然本性去生活,应效法那支配宇宙万物的无所不在的"道",使自己成为永恒的无限自由的存在。在庄子哲学中,"道"的学说,是直接为它的要求个体的无限和自由的人生哲学作论证的。   《庄子》一书对于"道"反复多次地加以描述和赞颂。从中可以看到,庄子哲学的"道"既不是宗教迷信的人格神,也不是黑格尔式的绝对理念,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它是普遍存在和永恒存在的。《知北游》记载有东郭子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说"无所不在"。东郭子一定要庄子指明"道"究竟在哪里,庄子作了"每况愈下"的回答:"在蝼蚁"、 "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东郭子感到不可理解。庄子说"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道的"实质"就是指道的普遍性,即道"无所不在","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道的实质又是指道的永恒性,"道无终始,物有死生"。因此,"道"并非是不可达到的彼岸世界,也不是抽象的观念、精神,因为无形的道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并赋予一切事物以生命。然而它又不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者、统治者,不是与人相敌对的东西。相反,它是无私的,无为的,"泽及万世而不为仁" 。它是人可以而且应该亲近的东西,是同人的力量和幸福密切相关、不可或离的东西,"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勘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道"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在于它是无限和自由的。它使世间的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按照必然的规律发展,但却又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如果得到了"道",也就是达到了无限和自由。"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人也应该这样,对生活中的一切纯任自然,不去有意识地追求什么,不因得到而特别高兴,也不因失去而特别悲伤,他就象"道"那样不受任何事物的支配而得到无限和自由了。所以庄子说:"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哲学的认识论   既然道能引导人们走向无限和自由,那么,如何才能得道呢?庄子认为,这首先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人只有把握道的品格,以道的观点认知"万物与我为一",超越好生恶死的局限,方能真正理解"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在庄子看来,道既然是一种本源性存在,是人和社会的初始状态,因而是无差别的,因此"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人是有富贵贫贱的差别和对立的,当时的一般人包括一些重要的思想家认为贵贱有别是天经地义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而庄子则否定之。至于大小、美丑、寿夭的差别,庄子认为决定于人以什么样的参考座标来观察。"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谓丘山矣,则差数睹矣。" 从至大的宇宙空间看地球,当然地球就象稊米;从至小的微观粒子看毫末,则毫毛也是丘山。所以他说:"天下莫大于毫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泰山为大,秋毫为小,这是一般人的看法,庄子则认为既然大小寿夭是相对的,泰山就不一定大,秋毫就不一定小,彭祖不一定寿,殇子不一定夭。他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彭祖比起冥灵和大椿,自然是短命的,而殇子比起朝菌来也算是长寿的。所谓"大小夭寿",都是在有限的时空中比较得来的,若从无穷的时空观点来看,所有性质的差别都只有相对的意义。这就是庄子的相对论,其目的是破除人以自我为中心,使人从固步自封、自我局限的狭隘心境中解脱出来。例如《秋水》篇中批评"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河伯型心态,就是反对偏狭的自我满足和自我中心意识。《齐物论》批评人们"终身役役"而不知其所归,就是唤醒人们不要在庸庸碌碌之中迷失了自我,应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外界事物和个人价值,以使人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内涵达到物我齐一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   认知"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除掌握相对论的思想方法外,还应懂得气化论,体认生死一如,物我同化。庄子的气化论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庄子认为,宇宙间充满着气,气是构成万物的基始元素,气在自己的演化过程中,形成阳气和阴气,阳气和阴气相互作用而产生万物;万物都是处在不停变化之中的气的存在形态,万物的产生不过是气的聚集,万物的死亡不过是气的离散,人的生死也是如此。"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死生是必然的,象永远有黑夜白天一样,是自然的规律,和万物之情一样是人所不能干预的。《至乐》篇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它对生死抱着一种乐观放达的态度。"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庄子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生,以顺从的态度对待死。明白一个人的死,是由自己怎样的生来肯定的,要善于掌握自己的死,更要善于把握自己的生。"息我以死"即是回归自然,所以庄子临死时,坚决反对弟子对他实行后葬。"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庄子用气的聚散说明人的生死,这是深刻的唯物主义观点。由气化论而产生对迎送死生很安然的态度,领会"生死存亡之一体" ,既不必悦生,也不必恶死,让生命随着自然而循环变化。因此,真正理解了庄子的生死观,才能真正破除我执,视天地万物为一,体认理解"物化"之境。   内游于心,外游于世--庄子哲学的实践论   如果说齐万物、同生死是人达到无限和自由境界的认识论路径的话,那么,内游于心、外游于世则是达到无限和自由境界的实践论路径。庄子哲学不光要用理智来认识,更要用行动来实践。   "道"仅靠"认知"是无法完全得到的,更要"体悟",身体力行方可"得道"。 内游于心,就是"体道"基本方法。内游于心,是靠"心斋"和"坐忘"来实现的。何谓心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何谓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心斋和坐忘都是个人人格修养的内省功夫。心斋突出一个"虚"字,虚即空明之心境,能容涵万物, 唯道集虚。庄子在《天道》篇中盛赞"虚"我万物之本和道德之至。坐忘突出一个"忘"字,忘即"离形去知,同于大道"。可见,心斋、坐忘的修养方式和目标指向是一致的、相同的。   究极言之,坐忘实已把心斋的内涵包容在自身之内。坐忘的修养进程是一个由外而内、层层深入、层层递进的过程。简言之,它有三个互为关联的步骤:一曰忘物。庄子承认物各有所用,所用承认人有基本的物质需求和感官欲望,但他更意识到,正是物的诱惑导致人们感官欲望的无限膨胀,导致人们"物于物",为物所伤。因此,他希望人们以空明的心态审视万物,甚至在主观上忘却物的存在,"未始有物"。他认为这样才能"不以物挫志" ,"不以物害己" 。二曰忘己。忘己乃忘物的继续和深化。忘己所要求的"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并非真的要人抛弃形体,灭绝人的欲望和知觉。"离形"的要义是忘形忘利,使人的精神、心灵不为人之自然形体及其生理欲望的存在所囿,这也就是《德充符》篇所说的"有人之形,无人之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去知"的要义是忘心忘知,使人心免受源于人的知觉活动的是非争辩的搅扰,永处于虚静的状态。这也就是《在宥》篇所说的"解心释神,莫然无魂"。庄子在《齐物论》提到"吾丧我","丧我"与这里所述"忘己"同义。"我"指为物的存在、人的存在所迷惑,以致人的自然本性受到扭曲伤损的偏执之我、假我,"丧我"便是摒弃偏执之我、假我,唤醒和恢复本我、真我。三曰物我同化,同于大道。"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以其自身的体悟告诉人们,物我可以契合交感,契合交感的极致便是物我界限的消解,不知有物,不知有我,我即为物,物即为我。"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虽属疑问的口吻,实即暗喻物我之相互转化、契合、交感。同时,蝴蝶之遨游自如,自适其志,实即表达人在冲破物我的阻隔、与物冥合为一后所达之纯粹的逍遥自由。这种"物化"的境界,纯粹逍遥自由的境界,非得道者不可真正体悟也。庄子《大宗师》篇借女偶之口论述学道体道的过程说:"三日而后能外天下","七日而后能外物","九日而后能外生","而后能朝彻","而后能见独","而后能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外天下"、"外物"相当于"忘物";"外生"、"朝彻"相当于"忘己";"见独"、"无古今"、"入于不死不生"相当于物我同化,同于大道。庄子在这里对学道体道的步骤作出先后的表述,是出于方便人们理解、践行需要的考虑。其实,忘物、忘己以至物我同化乃是一个相互包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当然,庄子清醒地明白体道的实践、高远的人生追求,尽管显得但并不能超然世外。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实际上无论在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上,人都是不可能存在于"无何有之乡" 、"无人之野" 。如何在尘世中追求无限和自由?现实中就有一个如何处世的问题。庄子不主张弃世、逃世或隐世,而主张外游于世,虚而待物,与时俱化。"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 "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可见,在庄子看来,安于命、化于时、顺于人的处世态度,是有极高精神修养的人才可能具有的。从功用的角度看,和顺于人,虚己游世,可免害保身,无疑是游世主要的价值所在。但是从更高的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来看,游世也是得道的精神境界的一种自由的表现。庄子游世态度基本表现为"游世不僻,与时俱化","虚己游世,以和为量"。"虚"与"化"是游世的本质内涵。而"唯道集虚"、"万物皆化"。"虚"与"化"也正是"道"的存在特征。所以"虚而能和","化而不僻",也就是得道者的处世态度。如庄子说:"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 "夫圣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与世偕行而不替,所行之备而不洫,其合之也,若之何!" 无所亲疏就是心无成见而虚己游世,"与世偕行而不替"就是游世不僻而与时俱化,这就是"真人"、"圣人"的处世态度。可见,庄子将游世态度作为一种得道的精神境界的"虚"和"化"的体现时,不是对外在力量的被动的顺从和由此而换得的生命的安全,而是在与这些外在力量消除了主观上的对立情况下的自然的吻合和精神上的宽裕自如,如同"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 的"环中",如同"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的"游刃",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这样从任何必然的间隙里执着地追求着自由。

    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1、哲学思想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在思辩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2、处世哲学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如“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羿,“古之善射者,夫利害相攻则天下皆羿也”,彀指利害得失,“故免乎弓矢之害者,自以为巧,欣然多己,及至不免,则自恨其谬而志伤神辱,斯未能达命之情者也”,中与不中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3、政治思想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道家则反对推崇圣贤。庄子反对“人为”,理想的社会是所谓“至德之世”。《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_,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_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是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4、文学思想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5、游世思想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古代人谈论庄子比较重视游世思想。有人甚至说,“游”这个字就是一部《庄子》的中心。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扩展资料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参考资料:庄子-百度百科庄子的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庄子的思想,可分为三个主要内容。一、无为而治。庄子的无为理由,与老子完全不同。老子的无为,其理由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真正的伟大社会成果,你不要妄动而要遵循规律。老子的无为是为了无不为。而庄子的无为,其理由是万物都是自由自在的时候才能接近幸福,管制越多规矩越多就越失去自我,也就越失去幸福。所以任何非自然的规矩,都是压制人的幸福的。二、逍遥游。论幸福的两种方式。首先,庄子反对礼和法,以及一切“普遍性”社会道德。因为庄子认为,人与人是不同的,所谓的普遍道德,只不过是削足适履,压制人的自然本性而已。所以,逍遥游的第一个层次,叫做万类霜天竞自由。说万物各有其本性,本无所谓高低。只要他们都各自充分而自由的发挥了自己的自然能力,他们就同等幸福。比如小鸟的幸福就是枝头高歌,大雁的幸福就是千里迁徙。各有各的幸福,但只要都实现了自己的自由,那他们是等同的幸福。逍遥游的第二个层次,高级的幸福。前面那种是低级的幸福,是有差异的幸福。那种有差异的幸福其实不可能真正圆满,因为万物都不可能真正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万物都受到各种制约。按西哲的说法,想怎么做怎么做是尼采的超人,但后来海德格尔指出,超人不可能实现,因为人世间存在太多的限制,比如:人总是会死的,康熙都还要向天再借五百年嘛,可惜借不到。所以,更高级的幸福,只能是与天地融合。所谓与天地融合,就叫做:天人合一。这个境界,超越了万物的区别,超越了人与世界的区别,我本身也已经感受不到了,人完全融入天地中,于是获得永恒的幸福。三、齐物论。论知识的三种层次,这代表了庄子的最高境界。知识的第一种层次,是惠施十论的层次——相对论。人人都只掌握片面的知识,妄图用自己对片面知识的定义,来影响别人,获得认可。庄子说,假设我与你辩论。我赢了,就代表我一定对么?你赢了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我们再找第三人评判。第三人支持我,就代表我一定对么?第三人支持你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一切都是相对的,靠人的讨论人的站队,得不到真理。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是知识的第一阶段。知识的第二阶段:照之于天。这个阶段大致等于惠施所谓的大一,小同异上升到大同异。不过惠施仅仅把这个作为最高理想提出来,并没有深入论述。而庄子的最高阶段并非这个阶段,对这个阶段的论述比较详细。万有,也就是各种各样知识,都是来源于“一”的,也就是万物之母的那个唯一的“有”。从道的观点看,每物都恰好是每物的那个样子。万物虽不同,都统一于一个整体,就是一。道行之而成道谓之而然,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知识的第三阶段:混沌与坐忘。既已谓之一,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与惠施不同。庄子认为一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可以思议,则至少言与思就在这个一之外,那就不是真正的一。于是真正的一是不可言说的。于是只能是混沌,达到混沌状态的才能真正掌握绝对的知识。为什么要弃智,因为相对的知识导致区别,而坐忘才能真正同一于天。不过原始的无知,不是有知后的坐忘,二者完全不同。庄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庄子的思想主张:1、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2.“无所用天下为”的政治主张;3.追求自由与超脱的人生态度。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庄子·让王》说,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庄子·秋水》又说,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璞归真。他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相对论庄子认为事物总是相对而又相生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庄子还认识到事物的变化总是向它对立的方面转化,宇宙万物尽管千差万别,而说到底又是齐一的,没有区别的。他认为确定认知的标准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认知都会受到特定条件的限制,受到时空的制约。游世思想在内篇七篇,游世几乎是核心思想。游世思想的内涵相当复杂。庄子一方面是以故意的玩世不恭态度,继承了隐者传统的心情灰暗的主题叙述,就是以轻视现实和躲避矛盾,来保护一种弱意义的生存欲求。可是另一方面,庄子又认为在这样黑暗的存在背景中,隐者传统意义的个人出路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庄子干脆把一种故意不肯负责任的游戏态度贯彻到底,不仅游戏地对待现实世界,而且游戏地对待个人生死,游戏地对待人生一切可能的期待,传统隐者始终小心翼翼保护着的软弱的个人生存渴望被庄子戏谑地扔进黑暗的游戏世界之中。政治思想在政治上,如果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老子是以“无为”而达“有为”,那么庄子则是“不为”。老子虽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All无为而治”之论,实乃“人世”之说。而庄子则自“无为”人于虚无,其“无所用天下为”之论,显系“出世”之说。但与老子一样,庄子并未真正忘怀政治,而是心系天下庄子的主要思想一、哲学思想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璞归真。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二、政治思想庄子反对“人为”,理想的社会是所谓“至德之世”。《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_,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_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是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另外,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三、文学思想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四、游世思想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古代人谈论庄子比较重视游世思想。有人甚至说,“游”这个字就是一部《庄子》的中心。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学术研究有特定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游世思想似乎只是提出一种回避矛盾的消极主张,有点乏善可陈。当然,学术界非常重视“逍遥游”,但这是因为“逍遥游”涉及“追求精神自由”这一通常引起人们敬意的话题。所以谈“逍遥游”实质是谈精神自由问题。“游世”作为一种游戏人间的生存态度,则较少有人予以重视。扩展资料:主要成就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后世影响庄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于他提出的“逍遥处世”之说,庄子塑造的人生境界,是最飘逸灵新的一种洒脱。正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在中国古代,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没有任何一个学者,能对庄子核心内容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予以发明、发展。战国时期的形而上学的庄子是真实的存在的,但庄子的后世继承却是一条虚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庄子的思想是什么?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他认为道的自然规律是无边无界的,冥冥之中没有操纵万物的主宰,万物都是自生自养,在天地中自然演化。庄子对后世的影响:这是一个探索真理追求自我学说的年代,庄子处于此等思想上的大争之世,博读众家,建立自己独特的庄子学派理论。从思想核心和风格上,庄子有别于其他大家诸子,甚至和道学的开拓者老子也有显著不同。庄子的思想哲学体系是抽象的本我论,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诉求,也不寻求统治者的采纳认同,庄子只是通过抽象的思辨来理解探索宇宙真理,而没有试图通过世俗的践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在中国历史上,庄子的抽象哲学本我论没有任何人能够吸收发展超越,庄子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的形而上学,后世无一人能够继承。庄子在哲学,入世,政治上都有独特的思想理论,他主张清静无为和天人合一处世思想,又有追求精神自由的超脱之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庄子思想(庄子思想最大的问题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庄子思想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庄子的主要思想《庄子》思想(简)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的思想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