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长津湖战役后对26军的处理,以下6个关于长津湖战役后对26军的处理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长津湖战役后对26军的处理是什么
上级认为,陆战一师的逃走,26军负有重大责任。责任人吴大林原要枪毙,后改为撤职。后来26军知耻而后勇,在后续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并一直坚守上甘岭直到15军来接防。 长津湖战役26军失败的原因 志愿军9兵团,下辖的20军,26军和27军,近15万人,都是从孟良崮和淮海战场走下来的英雄部队,原华东野战军的绝对主力。作为精锐中的精锐, 9兵团被火速调往朝鲜参战,定位就是担当志愿军的主力突击兵团。同时寄希望它能利用秘密入朝的优势,作为一支奇兵,出其不意给予美军重创。 美国第10集团军,为太平洋战役而专门打造的精锐兵团,下辖5个师约10万余人。第10军最大的王牌,当属后来划归其指挥的美陆战1师。这支成立于1941年的两栖步兵师,是美海军陆战队中资历最老,规模最大的师级部队。瓜岛、贝里琉岛、冲绳岛,3场大战役,陆战1师取得全胜战绩,3获嘉奖,战果之辉煌在盟军部队中首屈一指。 9兵团自1950年11月初入朝,目标就非常明确,力求重创美军第10军这支王牌精锐。9兵团采取“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法,走雪山、密林,隐蔽行军,在长津湖地区布下了口袋阵。20军和27军分别陈兵长津湖西、北两侧,26军则在东侧担任阻击任务。 11月27日晚,隐蔽多时的20军和27军对美7师和陆战1师发起了突袭,将毫无防备的美军瞬间冲击成5段,进行分割包围。但美军的反应速度也非常之快,在天亮时分,就开始进行突围,企图打通被截断的各部阵地,重新集结。 虽然同为两军精锐,但9兵团无论从武器装备还是后勤补给上,都完全无法和美军相比。特别是因为紧急入朝,9兵团的士兵大多都还穿着单衣。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对手不是美军,而是长津湖高海拔地带,零下40多度的酷寒。 30日,27军集中5个团的优势兵力,动用全军所有炮兵,围攻新兴里的美7师31团,取得完胜。全歼了这支“战功赫赫”的北极熊团,并缴获其团旗。这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唯一一次成建制全歼美军一个团。 在接连几天的鏖战中,20军和27军虽然战果显著,却始终难以给予美军致命一击。12月1日,陆战1师突破20军防线,开始南撤。9兵团指挥部下达死命令,26军即刻赶赴战场,20军、27军不惜一切代价,拖住陆战1师,延缓其行军速度,为26军争取时间。 3天,22公里,平均1小时只走300米。陆战1师在志愿军的层层截杀下,伤亡惨重。而在美军火炮和飞机的支援,以及坚壁清野的策略下,饥寒交迫的志愿军战士完全是凭着意志在战斗。他们唯一的信念,就是只要26军赶到,精疲力竭的陆战1师绝无生路。 12月12日,陆战1师通过水门桥,与美第3步兵师会师,继续南撤。志愿军虽然没有停止追击,但所有人都明白,陆战1师已经拦不住了。直到此时,26军主力仍然没有赶到投入战斗。26军为何行动如此迟缓?这支在孟良崮争分夺秒围歼张灵甫,淮海战役追击杜聿明的突击部队,怎能痛失如此绝佳战机? 饮恨长津湖,也是26军全体官兵心中的抹不去伤疤。但是很少有人知道,26军行军缓慢的背后,又有多少艰辛。作为总预备队,26军战斗力非常强悍,其3个炮兵营更是足以和美军进行一场势均力敌的炮战。但也恰恰是这些重武器,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26军的行军速度。 更加严峻的,是美军的飞机和朝鲜的严寒。美空军战机一路封锁,使26军根本无法走大路行军。极度低温和大雪覆盖的山区,让战士们在爬冰卧雪急行军的同时,身体也到达了极限。26军的遗憾,是他们已经创造了奇迹,却难以创造另一个奇迹。跟美军汽车、坦克相比,这群穿着单衣,只有一双鞋,背着7天干粮的志愿军战士,已经走出了一个极限的行军速度,但这却依然不够。 长津湖战役之后,心中憋着一股劲的26军全军立下军令状,用荣誉来弥补遗憾。抱川、涟川激战三十八昼夜,歼敌1万。五圣山、新岱里、平康坚守11个月,大小战斗565次,歼敌2万余。在1952年6月,26军从朝鲜回国时,共歼敌3.8万,居参战全军第5位。这次王牌部队,用铮铮铁骨和出色的战斗艺术,打出志愿军的军威,更打出了国威。 长津湖战役之重要性 1950年11月,朝鲜半岛东北亚的秋天,严寒又多雪,但寒冷的天气也不能阻止朝鲜战场战火的蔓延。整个朝鲜战场主要分为东线与西线两条战线,长津湖就是朝鲜战场东部战线一个关键性的节点。长津湖就处在朝鲜的北部,也是朝鲜北部面积最大的湖泊。当时,承担进攻长津湖地区的美军主力陆战一师。 根据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制定的计划,就是在长津湖战役中切断志愿军的后方交通线,使志愿军孤立无援助,然后与西线美军第八集团军进行战略会和,共同合围西线志愿军的主力。
长津湖失败谁的责任 26军失败原因
1950年11月27日,著名的长津湖战役打响。由于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都不如对手,所以宋时轮制定了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战役打响后,27军以迅猛之势将美7师所属的北极熊团包围,经过5个昼夜的苦战,将该敌全歼。与此同时,20军也将美陆战一师所属的第5和第7团包围,但由于缺乏重武器,攻坚战进行得格外艰难。 长津湖失败的原因 北极熊团覆灭后,处在20军包围圈中的美陆战一师两个团为了逃脱被围歼的命运,死命突围。依仗着强大的火力和机动能力,最终突出了20军的包围圈,向下碣隅里逃窜。宋时轮一面命令20军尾追,一面命令担任预备队的26军即刻南下,抢在敌人之前攻占下碣隅里,彻底堵死陆战一师的退路。26军军长张仁初把这一任务交给了吴大林的88师,但88师最终穿插失败,损失惨重,不久后被撤编。那么88师的这次失利,吴大林、张仁初和宋时轮谁的责任最大呢? 先看宋时轮的责任。88师穿插失败,宋时轮唯一的责任就是轻敌。长津湖战役打响前,9兵团从来没有直接和美军交过手,认为美军即使再难打,以两个军对付敌人三个团也应该足够了。因此就让26军5万余人当了预备队,并且放在了离战场一百多里远的地方。 战役打响后,发现单靠20军的力量吃不掉美5团和美7团,于是急令26军参战。在零下20多度的长津湖地区,26军要在短时间内赶到预定作战区域,单靠战士们的两条腿,要按时完成任务确实有一定难度。如果当初把26军放在离战场稍近一点的位置,结果可能会更好。 再看张仁初的责任。12月2日晚间,26军收到兵团命令,要求他们即刻南下,于3日凌晨进入攻击位置,当晚向下竭隅里之敌发起进攻。当时26军各师的位置距离下竭隅里45到70公里不等,张仁初认为当夜赶到目的地似乎没有可能,就向兵团说明了这一情况。最终宋时轮同意到达的时间延期一天,改为4日凌晨到达,4日晚向美军发起进攻。张仁初经过研究后,将穿插任务交给了88师,当时88师位于德实里和熊洞一线,是26军各师中距下竭隅里最远的。当时78师距下竭隅里最近,张仁初却舍近求远,让88师去完成这个穿插任务,多少有点让人看不懂。 最后来看吴大林的责任。88师收到军部命令的时候已经是12月3日夜间了,命令要求他们于4日凌晨插到下竭隅里以南的独秀峰一线,构筑阵地,配合兄弟部队攻击下竭隅里,切断美陆战一师的逃路。当时88师距独秀峰的距离为70余公里,要在12个小时内走完这段路程,虽然难度颇大,但也并非不能完成,38军113师穿插三所里就是很好的例子。 但88师师长吴大林担心部队在雪夜里行军容易掉队和迷路,所以没有下令部队立刻出发。直到3日下午3点左右,吴大林才亲率主力262团和263团作为第一梯队南下,该师的264团和师直作为为二梯队随后跟进。这一时间比军部要求他们的出发时间晚了整整15个小时,严重贻误了战机。吴大林为了赶时间,命令部队沿大路行进,结果途中遭到敌机的密集轰炸,损失惨重。 吴大林的吉普车也被炸翻,他本人只受了一点轻伤,却因此和部队失去联系整整一天。直到12月7日清晨,88师的先头部队才赶到了独秀峰一带,然而陆战一师所属的第5团和第7团已经于6日上午和下竭隅里守敌一起撤走了。88师随后发起追击,由于严寒和缺乏补给,部队减员严重。 战后88师的番号被撤销,剩余人员被缩编为26军特务团。88师穿插失利,师长吴大林责任最大,如果3日夜间他按时出发,部队就可以避免被敌机轰炸,如果他能像113师那样按时赶到作战区域,美军的退路将被切断,我军的战果也会更大。但这一切都因为他的犹豫和指挥失误成了泡影,战后吴大林被撤职,不久后回国,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长津湖战役的影响 长津湖战役对于整个朝鲜战争来说意义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产生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后人对长津湖战役评价也各不相同,不可否认的是,在长津湖战役中,中国志愿军开始扭转了整个战争的走向。 长津湖战役后,志愿军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整个朝鲜半岛的东部地区,自此以后联合国军再也没有踏过三八线半步,彻底将美军遏制在了三八线以西。毛泽东评价长津湖战役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同样,在这次战役中,也暴露了志愿军物资困乏,火力不足等一系列的缺点,看出了志愿军和美军在装备上的实力悬殊。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长津湖战役成功撤离之后,也被高度的赞赏和评价,他们被认为重挫了人民志愿军的士气和战斗力,使得中国志愿军主要作战军团不得不撤离前线,也奠定了美国军队将朝鲜战争继续持续下去的信心。虽然在军事战略上有了重大的挫败感,但是在军事实力上美国有着巨大的信心准备。 人们对长津湖战役的褒贬不一,对长津湖战役的评价也大致不同,但是就整体的战争走势而言,长津湖战役在整个战略意义上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场的局势,中国志愿军迫使美军撤退三八线以外,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取得战略性胜利的同时,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各个师部也逐渐撤离前线。
第九兵团打完平津湖战役后,还参加了哪些作战?
志愿军9兵团下辖20、26、27三个军
在长津湖战役之后,9兵团因为伤亡惨重,暂时拉到后方休整,直到5次战役才披挂上阵
其中,20军在第5次战役中,歼灭南朝鲜第5师和第7师5个营。
在1952年10月,从朝鲜回归大本营华东军区,在山东停留一段日子后,驻防浙江。1955年,20军60师参加了一江山战役,登陆一江山
26军
在第四次战役第二阶段,二十六军在抱川、涟川一线,采用运动防御的战法,阻击西线进攻之敌主力,激战三十八昼夜,歼灭敌军1万余人,并创造了步兵班击毁美军11辆坦克的纪录。
在金化、铁原防御战中,26军在五圣山、新岱里、平康一线,坚守阵地近十一个月,进行大小战斗565次,歼敌2万余人,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1952年6月,第26军奉命从朝鲜回国,
27军
1951年4月,参加第5次战役,担任我东线集团主要突击任务。该军迅速突击破美伪军防线,在敌人防御正面打开缺口,并按时完成穿插迂回任务。5月,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于昭阳以南富坪里,县里地区英勇抗击美伪军多路进攻,有力地掩护了我军主力和伤员物资的转移。1951年7月,接替金城地区防御作战任务。9月起,担负元山沿海二线防御任务。1952年10月奉命归国。
长津湖战役的历史影响
长津湖之战对于整个朝鲜战争来说,影响非常深远。志愿军九兵团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将美国人彻底轰出了朝鲜东部元山平原地区,在战略态势上得了分。志愿军成功地将联合国军驱逐出北朝鲜的东北地区,所以此战役以及在西线的胜利,是中国军队对西方国家军队在主要战役的1次胜利,一举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大局,毛泽东评价长津湖战役:“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条件之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但此战也暴露了志愿军后勤匮乏、通信不畅、攻坚火力不足、无制空权等农业国家军队固有的弱点,在装备方面与美军差距悬殊。
美国陆战1师的惊险逃生也使美国军政高层信心大增,美国海军领导层认为长津湖战役是在其历史上最骄傲的时刻,海军陆战队重击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师团,令中国军队从前线撤回,这次突围成功最终确立了美国继续将朝鲜战争持续下去的决心。
实际上,美国第八集团军以及陆战一师的撤退给麦克阿瑟带来了巨大的失败感,麦克阿瑟虽然后来在华盛顿发表声明时称赞了陆战一师“战略撤退”的成功,但是从他当时朗读声明时的照片中完全可以看出麦克阿瑟的脸上出现了不曾有过的失落和衰老。
陆战一师在长津湖战役之后的一系列战役中,再也没有担任过主力部队,自然而然的,史密斯在朝鲜战争期间也没有再去过北朝鲜。1950年12月11日,美国《时代周刊》评价这次战役为“败北——对美国来说从未有过的最大的败北”,《新闻周刊》则拿此战与同样12月份发生的珍珠港事件做了对比,并发表了以下评论:“也许这是美国历史上自珍珠港事件以来在军事上遭受的最惨痛的失败。如果在军事上或外交上没有奇迹的出现,投入到朝鲜战场的美军中三分之一将重演巴丹半岛的悲剧,除非能够再来一次新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然而现实是美军真的没有再受到成建制性的歼灭打击。
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在经过短暂休整后,随即参加了第四次战役,整个第9兵团20、26、27三个军(隶属于30军的88、89两个师以及32军的94师在长津湖战役结束后归建,并没有被撤销,第9兵团的建制在日后的战斗中恢复到了原来的“三三制”)成建制地参加了第五次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一直到了1952年才回国。
长津湖战役宋时轮有责任吗
长津湖战役宋时轮有责任。
88师穿插失败,宋时轮唯一的责任就是轻敌。长津湖战役打响前,9兵团从来没有直接和美军交过手,认为美军即使再难打,以两个军对付敌人三个团也应该足够了。因此就让26军5万余人当了预备队,并且放在了离战场一百多里远的地方。
战役打响后,发现单靠20军的力量吃不掉美5团和美7团,于是急令26军参战。在零下20多度的长津湖地区,26军要在短时间内赶到预定作战区域,单靠战士们的两条腿,要按时完成任务确实有一定难度。如果当初把26军放在离战场稍近一点的位置,结果可能会更好。
长津湖战役教训深刻,各级都在找原因、打板子,而88师问题最大,罪名最多。9兵团参谋长覃键带着工作组到88师调研,最终列举出88师的五大严重问题。最终,师长吴大林、政委龚杰、副师长王海山均被撤职,一大批团营级干部受到处分。
造成惨痛失利的原因,固然有极端天气等客观因素,但指挥员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是不可推卸的,甚至是主要问题所在。从长津湖战役来看,宋时轮、张仁初、吴大林均犯了明显的错误,各种失误的叠加,才让原本就存在的困难成倍增加,取胜的几率越来越小,最终的结局令人万分痛心。
难、难、难!长津湖战役英勇悲壮的20军(二)
作者:一山 1950年11月25日夜幕刚刚降临,在朝鲜清川江以北地区,志愿军50军、39军、40军、38军、42军自西至东,开始了全面出击,这是西部战线。27日下午,志愿军9兵团20、26、27军也在东部战线开始了总攻,这就是70年前朝鲜战场震惊世界的第二次战役东部战线作战,史称长津湖战役。 志愿军投入9兵团的3个军12个师,总兵力约15万人,其中20军辖58师、58师、60师和89师计50569人。对于20军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的表现,我想用一个关键词来描述:“英勇悲壮”。 说20军英勇,是因为20军作为9兵团的“狠角”,在这场被称为“世界军事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中,不畏强敌,敢于争锋,击退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陆战第一师,使其减员7321人,从而让美军官兵闻之胆寒。为收复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一举扭转战场态势建立了重大功勋。 说20军悲壮,是因为20军为整个战役作出的牺牲最大。整个战役9兵团此战九兵团减员高达4万余人,其中冻伤达3万多人,冻死4000多人,冻伤减员达兵团总数32.1%,严重冻伤达22%!而20军减员比例更高,战斗伤亡达7000余人,冻伤冻死达11000余人,几乎到了失去战斗力的地步。毛泽东主席专门给20军发电报表示高度肯定和关怀:“……20军此次入朝作战,打得比较艰苦,战役结束之后,可以到咸兴五老里为中心进行休整,那里比较暖和。” 翻开“志愿军英雄册”,总部命名的特级英雄、一级英雄和一级模范共57人,而20军就有11人,其中特级1名,排名第一。而其他排名情况是:排第二的是26军和空军,各6名;排第三的是15军、27军、40军,各5名;排名第四的是12军、47军,各4名;排名第五是68军,3名;排第六的是38军,2人;还有23军、39军、42军、63军、67军和铁道兵各1人。20军是当之无愧的志愿军英雄之最,如果加上二级英雄和二级模范,竟然高达52人之多。 这个数字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它意味着20军的功劳最为突出,这就是论功行赏;我想它意味着20军的牺牲最大,这就是对英雄们的慰藉。 难、难、难!穿插分割最艰难 ——长津湖战役英勇悲壮的20军(二) 1950年11月5日13时,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向20军、26军、27军发电,指示部深入长津湖作战,强调军师团营均应沟通电话联络,在战斗发起前军师暂停电台通讯,禁用号音以严格保密。 也就是说,9兵团在11月7日入朝的前两天,整个部队就“静默”了20天,直到11月27日突然在长津地区对“联合国军”发起攻击,15万人才“大白于天下”。就在这20天里,按照宋时轮的命令,9兵团各部秘密行动,20军穿插包围,27军攻城拔寨,26军作为预备队,于11月26日进入预定战斗位置,完成对美军的分割包围。 宋时轮给20军的任务是穿插、分割、包围。军长兼政委张翼翔判断,以美军陆战第1师之骄傲,进至富盛里之后,会转向柳潭里西进,也会与同在长津湖地区作战的美第7师分开,因此,决定给美陆战第1师布一个“口袋”:令58师预伏在富盛里、上坪里一带,一旦战争打响,立马拿下并攻击下碣隅里;令59师又267团预伏在新兴里、西兴里等地,切断柳潭里与下碣隅里的联系;令60师预伏在古土里以北有利地形,以坚决阻击南逃、北援之敌,并趁机占领古土里;令89师预伏社仓里,战斗打响时,主力向上通里、下通里前进,以切断长津湖地区美军的退路,并阻击增援之敌。 穿插难,20军在国内作战时从来没有遇到过 要按时到达战役集结指定位置,实现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分割包围,首先必须进行艰苦的穿插!而20军是著名的新四军老部队“1纵”,作战经验丰富,恰恰最善于穿插。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无论是独立作战还是协同作战,无论在战役中担任主攻还是助攻,20军都极善于灵活运用穿插,而屡建奇功,堪称“穿插大王”。 ——1940年10月,在抗日战争陈毅领导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反国民党消极抗日顽固派的黄桥战役中,1纵将开进中的独立第6旅分割包围于高桥一带全歼,为整个战役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全歼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所率89军11000余人。 ——1946年12月,在解放战争宿北战役中,陈粟集中山野4个纵队和华中1支纵队,围歼国民党整编师11师和69师。1纵像一把尖刀向敌人纵深猛插,将两个整编师分割开来,为全歼69师,重创11师,取得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7年2月,在莱芜战役围歼张灵甫整编74师战斗中,1纵主力从整编25师与74师的结合部向南猛插,抢占了天马山、蛤蟆崮、界碑等要点,割裂了敌两个师之间的联系。战后粟裕说:“在各纵队的配合上,第1纵队最吃力,在整个战役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就算第一功。” ——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黄百韬兵团所属国民党整编63军窑湾渡河计划落空后固守待援。1纵不给敌以喘息机会,在行进间分别由东、北、东南三面将整编63军包围,急促勇猛发起攻击,全歼国民党63军,创造了以一个纵队歼敌一个军的战例,为在碾庄歼全歼黄百韬兵团奠定了基础。 ……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以穿插、分割、包围作战著称的部队,在异国他乡极度陌生的地方穿插,在环境异常恶劣条件下穿插,20军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国内作战,地域广阔,可以大范围地运动,可朝鲜北部的地形多是高山峻岭,山峰高过千米,甚至达到两千米,悬崖绝壁,而且是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树茂林密,我军的运输车辆无法通行,火炮,粮食装备运不上来,部队行动受地形狭窄限制,极大地影响了机动速度 从朝鲜的边境到长津湖,最近的也有二三百公里,为了达到奇袭的效果,只能选择最难走的山路,昼伏夜出,连续急行军,秘密开进。部队遇到的问题首先是没吃的。由于美军强大的空中力量封锁,志愿军的装备给养几乎无法送到前线官兵手中,战士所带的口粮吃完了;又因隐蔽和防空,无法生火做饭,煮熟食物,每天只能吃两个冻土豆,渴了就抓一团雪塞在嘴里,收集被炸死的骡马肉吃。第二个问题就是奇冷。在战役展开前的20多天里,零下20多摄氏度是家常便饭,来自江南水乡的战士中很多人生平第一次看见雪,没有御寒经验,没有保暖的棉衣,就把草裹在身上御寒。每日上报的冻伤数字不断增加,有的战士还未投入战斗就被冻死。 穿插难,新历者回忆往事心情无一不沉重 穿插难,究竟有多难?还是听听那场战争的新历者如何说吧。以下的回忆选择于这些亲历者的著述、访谈和书信—— 时任58师172团1营排长王学东回忆:在进入北朝鲜的第一个星期,我们遇到了一些想不到的困难。首先,后勤保障没有跟上我们的战斗部队。战士们不得不自己背着所需的弹药和用品。当时我们团没有食物,我们不得不拿我们的毛毯、毛巾,甚至药品,和当地的朝鲜老百姓换大米和蔬菜。其次,寒冷的冬天也给我们部队的行军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对北朝鲜的冬天会有多么寒冷没有一点概念。当部队进入朝鲜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冬装,没有手套、帽子以及棉鞋等冬天的必需品。我们部队的战士大多是来自年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的华东地区。我们师在第一个星期就有700名士兵因为严寒掉队了。第三,运输成为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为了隐藏10多万人的行踪,9兵团的两个军在没有卡车的情况下,穿过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师部炮兵营中有些马匹不肯在覆盖着积雪的、沿着悬崖的羊肠小路上走。这样走实在是太滑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志就想出了办法,将羊毛围巾盖在悬崖边的冰雪上,用这方法使马匹安全地通过了小路。 时任59师176团2营教导员马文考回忆:部队仓促入朝导致种种困境,除了装备和补给,还缺少向导和翻译。9兵团使用的地图是日伪时期的,找不到向导给作战徒增了很多困难,一些部队就是因为走错了路,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抗美援朝初期,美军有“三大件”:飞机、大炮、坦克。“三大件”都是志愿军没有的。美国空军占有绝对制空权,肆无忌惮地轰炸扫射。美军飞机发现部队后,马上低空扫射,接着开始轰炸。部队还可以钻进森林隐蔽,火车可以进隧道,刚卸下的物资只能挨炸,大米、面粉被炸得精光。看着四处飞溅的面粉心中充满愤恨,战士们刚进朝鲜就要饿肚子了。 时任60师178团1机炮连指导员张钦寿回忆:我们是穿着江南的棉衣来到零下几十度寒冷的朝鲜,一下子的寒冷使南方过来的部队难以适应。加上入朝时仓促,领到御寒装备有限,只能几个人就共用被子和大衣,宿营时几个人挤在一起相互温暖。朝鲜战场山高道路崎岖,行军打仗每个人还要背负武器和几天干粮,机炮连每班仅有一匹骡马,遇到高山道路崎岖骡马进不去,为保证连队82迫击炮和重机枪武器的数量,所有装备就要靠人背到阵地。一个班一挺重机枪要6个人背,分背枪身、枪架,枪机还有其他人一人背一箱200发子弹(入朝时重机枪还主要是马克芯重机枪和日式92重机枪枪身笨重;迫击炮的炮身、炮架、炮底架需要6个人轮流背;四个弹药手,一个人只能背一箱两发炮弹,班长背瞄准镜等其他武器。打仗挖工事洋锹、洋镐是战士“第二生命”也是战士们必带武器。在快速前进或转移撤退时,我们不得不减重扔掉个人衣物,保证行军速度。 时任89师作战科书记李士瑜回忆: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没有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有一个班长叫饶银昌,他的肚子冻坏了,走一路,血淌在雪上面,很清楚,结果他行动的时候,后面的巡逻队和指导员发现了,就赶快找这个 人,一看他出血了,想用刀把它割下来,处理都不好处理,一处理处皮就掉不来,很苦的,指导员动员他是不是到后方去,不要到前面去了。不行,我要到前面去,要打好这一仗。到卫生队六七华里路,找破布将膝盖包起来,爬着走,从晚上一直走到天亮才走到。 时任20军战地记者马真划回忆:我印象最深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性难以想象,非常残酷 战斗打响之前,我在团指挥所里。团长要求每个班拿出一条被子,剪成一块一块的用来包头包脚,防止冻伤。可是枪声一响,战士们冲锋追杀敌人,那些棉布条条都甩掉了。战斗一停,绝大多数的战士的双脚便失去了知觉。我蹲在防炮洞里也冻伤了,双脚水肿,无法采访。我忍着痛爬进了山洞,听见哭声一阵一阵的,见医护人员正在给伤员包扎,有一个伤员鞋子脱不下来,整个大腿以下都冻得僵硬,整条腿皮肤都发紫,最后连皮带肉一起“脱”下了,伤员早就失去知觉了。不止他一个伤员,几乎被送进包扎所的所有冻伤的伤员,鞋袜都脱不下来。我被这个场景感动了,决定留下来采访。 时任60师179团副教导员杨石毅从朝鲜写给弟弟的信(摘要):为什么我们能取得这次战役的全胜呢?这里我想举一些艰苦的事实。1.没饭吃饿肚皮:入朝后的第5天,受到美国空军强盗摧残的朝鲜,经常以苞米黄豆作主要粮食,油是根本找不到一滴,口渴吃冷水,营养不足黄豆充饥,弄得大家上吐下泻,地蛋(番薯)救活了我们的生命。在无后方作战当中,仅仅搞到一些地蛋生吞熟剥的地度过了3天,地蛋光了,只有挨饿,或白雪充饥,两天没吃的,我想想实有说不出的难过,但是为了任务,我们始终咬紧牙关,战胜了困难完成了任务。2.冻得留下半条命:朝鲜的天气恐怕你是想像不到的,现在已经零下20多度(最冷时零下40多度),在冰天雪地中我们不但坚守了阵地,而且和美帝争夺了每一个阵地,展开了反复的冲杀。呼呼的西北风,几尺厚的白雪,不融化的冰冻,仅穿一件棉衣的我们,在这样酷寒的天气里,哪里不使人冻死与冻坏呢?身体瘦弱的少数同志,被酷寒的天气夺去了他们年轻的生命,占部队三分之二的同志冻坏了手脚,甚至部分冻成了残废,锯了手脚。天气冷到这样的程度,冻得这样的惨状(冻起大泡、溃烂、皮肤细胞坏死、手脚枯干),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所见到的。3.火海中与敌厮杀:我们仅以十八世纪的武器,战胜了20世纪50年代机械化装备的美国部队,这是不容易的事情,这也说明了这次战役的艰苦残酷性。白天晚上数百架美机轮番不停地在我们头上扫射轰炸,各种口径的大炮轰炸不息,坦克 汽车 向我们阵地猛扑,自动武器在接敌之际横扫着我们。但是有气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但没有被这些所吓倒,相反战胜了敌人,缴获这些武器,武装了自己,第二天又请美国烂屎兵尝尝自己火器的辣货的味道。 穿插难,在英勇善战的20军面前再难也不怕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连生存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20军在滴水成冰的酷寒中,志愿军官兵们忍受着极度的饥饿和疲惫以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凭借着打败美国野心狼的万丈豪情,翻越积雪覆盖的崎岖山脉,向着目的地前进!这些被冻得瑟瑟发抖的部队依旧士气高昂,在缺乏地图的情况下,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隐没在朝鲜冰雪皑皑的群山中。 刚过鸭绿江到江界,朝鲜老百姓纷纷过来,看到志愿军连连摇头,说人民军的装备比你们好很多都没有打好,你们这个样子能打吗?60师政治部主任徐放徐放充满自信地告诉他们当中会汉语的:“我们打仗有名的嘛,怎么不能打啊,不在于装备好坏,根据你们说的情况,好像把美国打败有点困难。你们放心吧,我们有决心打败美军!” 89师是先头部队,其267团在行进途中和美陆战一师的第7团运输大队遭遇,出国穿插中的第一个遭遇战就打出了声威,打得美军丢下大批物资狼狈逃窜,这一仗缴获的3000条羊毛军毯,因不够一人一床,师政委王直指示全部剪成小块,分给每个战士用来包手包脚御寒,成为九兵团中非战斗减员最少的一个师,战后,王直因此受到宋时轮兵团司令员的表扬。89师各级指挥员在穿插途中,想了许多办法应对寒冷。有位营长秦书宝,灵机一动,命令战士们把棉被剪下两寸,自己缝制手套、耳套。这个营的战士手不冻,耳不肿。张翼翔军长得知后说:“自力更生,克服困难,要表扬,要推广!” 59师进入朝鲜接到赶到长津的作战命令后,必须于11月11日翻越牙得岭。可是戴克林师长拉到前卫团报告,过牙得岭没有路,派侦察科长带人侦察同样没有路。牙得岭海拔2125米,积雪深厚,悬崖峭壁,从地图上的双虚线看是有路的,原来是旧日军用地图的问题,询问当地大爷得知,原来的路已被日本人改成用电缆上下牵引运输矿石的小铁轨了。可是这儿再没有别的路可走了,绕道要绕很大圈子,“任务紧迫,不能耽误时间,不能影响战斗任务!”戴克林命令,除炮兵团和后勤大车无法绕道外,大部分人马就在这儿翻越牙得岭,“爬也爬过去!”晚7点开始行动,此时漫天飞雪,山体冰冻,坡陡溜滑,他们顶着严寒,手攀脚踩枕木,像爬云梯一样一格一格往上爬;骡马的驮架由几个人轮流向上扛,骡马则由前面的人拉后面的人推,攀援而行。有位机枪手因扛着轻机枪,一脚未踩上枕木,即刻滑下山坡,掉进山谷,再也没有回来。就这样,11月12日,59师全部翻过了牙得岭,继而以5天强行军,按时完成了战役集结。 58师174团特务连副连长张成阁的任务是,带领侦察兵在前方侦察敌情,为全团开路。因为20军担任9兵团的前卫,他们得来的敌情要通报给师、军和兵团,为上级首长判断情况、定下决心提供第一手资料。张成阁带着侦察分队,翻山越岭,边侦察边前进。途中冻伤的人不断增加,有的人爬着爬着倒下去,直至被冻死,但是队伍依然不停。 11月26日,大雪纷飞。58师进入大清里,积雪把山坡、沟壑、屋顶、树木连成白茫茫的一片,面前被东白山挡住了,又是过去日本军用地图的问题!从地图上的虚虚点点看是有小路的,师侦察科向村民调查得知,早年有人曾上山打过柴。于是派出172团一个连开通道路。可东白山山险林密,加上齐腰深积雪,根本没有道路。可是26日下午4点就要发起攻击。在师副政委朱启祥的建议下,黄朝天师长决定让172团参谋长刘锡文带2营绕道仓里、三岱坪、水铁里约70公里,这可不是平地70公里,也不是正常气温的70公里,而是大雪覆盖的70公里山路。刘锡文接到任务后,立即出发。虽然2营一口气奔袭50公里后,接到延迟一天发起进攻的命令。但刘锡文和2营在军令面前表现的是一往无前的。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20军在几乎没有补给、严格进行隐蔽伪装的情况下,昼伏夜行,忍受着饥饿与疲劳,奔袭在齐腰深的大雪中,创造了连续行军10多天、平均日行军30公里的速度,终于悄无声息地进入到预先埋伏位置。 此时,美国第10军所属的美陆战第1师占领长津湖地区的古土里、下碣隅里、柳潭里一线,摆成一字长蛇阵。11月23日,美第10军制定了总攻作战计划:陆战1师担负主攻,首先攻占柳潭里以西约90公里的武坪里,打通武坪里之后,便可取道鸭绿江边,然后向江界继续挺进;第7步兵师助攻,在陆战1师东侧展开,沿长津湖东岸向柳潭里推进,以掩护陆战1师的右翼;韩军第3步兵师负责掩护陆战1师的左翼,并保护后方地区,进攻的时间是27日。 26日这天,北朝鲜北部一片冰雪,白天气温已是零下20多度,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却登上了直升机“摸情况”。为了能把地面上的情况再看清楚些,史密斯打开了舱门,猛烈的寒风立即穿透他厚厚的皮夹克刀子一般刺入了他的骨髓中,极度的寒冷!史密斯看了挂在舱门边的温度计,是零下40 !史密斯前些天怀疑北进遇到不测,对于阿尔蒙德军长的命令一直软磨硬抗,部队停滞不前。此时,看到,他想是自己过虑了。于是27日下达了继续进攻命令。 精明的史密斯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此时,9兵团已有7个师11万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和穿插,神不知鬼不觉地出隐藏于他们的眼皮底下。20军的参战部队在冰雪荒原中,已经潜伏了整整6昼夜。等待着27日总攻的命令。(一山根据有关史料、著述、纪实作品综合整理) 89师领导1950年9月入朝前于山东兖州与20军军长张翼翔(中)合影。政治部主任罗代周(左一)、副师长陈玉才(左二)、政委王直(左四)、师长余光茂(左五) 作者简介: 一山,资深媒体人,20军退役军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长津湖战役后对26军的处理(长津湖不尊重历史)》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长津湖战役后对26军的处理长津湖战役后对26军的处理是什么长津湖失败谁的责任26军失败原因第九兵团打完平津湖战役后还参加了哪些作战?长津湖战役的历史影响长津湖战役宋时轮有责任吗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