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试题(2018高考语文全国一卷)

大学分数线
摘要今天我们来聊聊2018高考语文试题,以下6个关于2018高考语文试题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本文目录2018年高考语文答案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2018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文言文...

今天我们来聊聊2018高考语文试题,以下6个关于2018高考语文试题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大学知识。

本文目录

  • 2018年高考语文答案
  •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 2018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理解答案(点评)
  • 哪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考了点染手法
  • 2018年安徽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理解答案(点评)
  • 被错解了的《精卫词》——兼论两道出错了的2018年高考语文题
  • 2018年高考语文答案

    全国Ⅰ卷语文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

    1.D 2.A 3.B

    (二)

    4.B

    5. 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6. 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三)

    7.D 8.C

    9.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时间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

    10.C 11.C 12.B

    13.(1)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2)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二)

    14.B

    15. 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遏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三)

    16.(1)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2)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B 18.C 19.B

    20.示例:

    ①“堵住”改为“堵塞”;

    ②“管子”改为“管道”;

    ③“换掉”改为“更换”;

    ④“打算”改为“计划”;

    ⑤“正遇上”改为“正值”。

    21.示例:

    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作进一步修订。

    四、写作

    22.答案略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全国Ⅰ卷作文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 人类迈进新千年, 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 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 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 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18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理解答案(点评)

    2018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理解答案(点评) 一、现代文小阅读(10分钟,阅读4分钟,做题6分钟) 1、读懂文章 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理清如下要点: 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 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2、科学答题 (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XX’的说明”“不能表明‘XXXXXX’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2)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要区分。 “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最简单的题目,需要的就是对照理解,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点。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较难的题目,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点,除了对照理解,还要概括分析。 “分析和推测(推断)”:主要考查逻辑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 (3)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4)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边标上题号和选项番号) (5)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 A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 B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 C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 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 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6)错误选项错误类型识记: A答非所问(不需要回到原文) B张冠李戴,表述A的内容说到B头上。 C无中生有(缺乏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无依据。 D偷换概念,和张冠李戴类似,但这里更多指向结果。 E以偏概全,局部、部分代替了整体。 F混淆时态(时空穿越或将然变已然),将要发生的说成已经发生。 G或然变必然,可能发生说成必定发生。 H因果错乱,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 I混淆是非(否定不当),故意对原文信息反说,正确的说错,错误的说对。 J指代有误,对文中某处的代词的指代表述错误。 3、做题的两个意识 (1)整体阅读整体把握的意识。拒绝不读文章直接做题。 (2)语段和完整语句的意识。 二、文言文阅读(25分钟,阅读13分钟,做题12分钟) 1、浏览文章后,看第6题(关于内容的选择题) ,然后读文章,弄清楚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基本内容——人物关系与相关事件。 2、依次浏览题目(包括翻译) ,并将各题在文中对应处勾画出来。再读文章,思考这些问题点涉及的人与事。 3、弄懂文章内容之后再按照如下顺序做题: (1)先做第6题,即关于文章内容理解的选择题。方法同小阅读。 (2)接着做第4、5题。做题必须将问题带回原文中,在语境中思考。实词理解也罢,断句也罢,都要对语句做内容和语法的分析。 其中断句题,要注意断句的一些基本方法: A语感断句法,根据对语句意思的理解,用语感断句。 B虚词标志法,盖、夫、至若等常常在句首;乎、哉、矣、也等常常在句尾。 C句式断句法,“……者……也”式判断句,“者”后断句;问答式的语句,在问答之间停顿。 D表示时间地点的状语,若在句首,状语后可以停顿。 E语法断句法,除去上述四种情况,一般需要停顿的部分,是一个语法意义上的句子,我们应该找到这个句子的主干成分主语和谓语,由于主语可能承前省略,故一定要补充出来再找到相应的谓语动词,如果不能找到谓语动词,这个部分就不能停顿。 (3)最后做翻译题。其基本方法如下: A将句子带回原文,找到恰切的语境,理解这个句子大致讲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意思。 B勾画出这个句子中的名词(含代词与名词性短语)和动词(含动词性短语),尤其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职名等(这些不需要翻译)。理清句子中的人物关系和相关事件。 C注意句子的特殊句式和句子中的固定结构和短语。 D在试卷上将每个词语逐一翻译,连起来读一读,在此基础上补充省略的成分,调整语序,再读,勾画出疑惑处。注意要有“文言意识”,对于难解的实词尽量联想相关成语,不要轻易用该词的现代汉语意思。 E对疑惑处,根据句子意思和上下文语境推测正确的含义。这个办法也适用于实词理解题。将答案誊写在答题卷上。 三、古诗鉴赏(12分钟) 1、读懂诗歌 (1)用关注“标题、意象、注释、情思语、即时诗人”的办法读诗歌,并快速判明诗歌类别——写景或者写物或者写人,根据相应类别诗歌的特点进行解读。 (2)关注诗歌的艺术手法(内容上的描写手法、主题上的抒情手法、语言上的修辞手法和结构上的结构手法) 2、审读问题 (1)勾画题干(问题要求的——概括、分析、简析、赏析,问题范围——全诗、第几联、上片等等,问题对象——情感、意境、形象、艺术手法等等),明确问题要求。 (2)根据问题要求和对象,弄清楚题型,按照题型的基本模式与步骤组织答案素材。 3、科学答题 (1)按照题型与相应步骤答题。 (2)一般,题目问什么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 (3)注意使用术语,每一点均先观点后阐释。 (4)分点作答,分条陈述。合并相同点。 (5)语言简洁明了,不写可有可无的字词句。 4、诗歌鉴赏相关知识体系。 (1)诗歌类别 A、借景抒情类 景即画面是主要内容,由一组意象构成画面。抓画面的命名与特点,注重景的描写(描写的角度、顺序、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修辞手法),景表现出的情感。 B、托物言志类 物,一个或者诗歌中的主要的核心的意象,以象征手法来借物表达人的志趣精神等。抓物的特点(外在与内在——内在由外在特点、环境特点共同作用产生),注重物的描写(描写的角度、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尤其是间接、修辞手法),物象征的人的志趣精神与品质。 C、写人抒情类 人,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抓人的即时处境、即时身份地位(如主人还是客人、送别者还是离别者)和人物关系,注重对人的描写(描写的手法——直接如动作、心理、细节等等,间接如衬托等),人物的追求与情思即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2)艺术手法 A描写手法(关涉内容或者诗歌的形象) 分为直接和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a写人:语言、动作、心理、表情、肖像、细节描写等。b写物:动作、情态、绘声绘色绘形、描摹、勾勒等。c写景:绘声绘色绘形、浓墨重彩、描摹、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d共有:渲染、对比、大笔勾勒、工笔细描等等。 间接描写:烘托(主要是写人写物)、衬托(反面则为反衬,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明衬暗等等)、象征、以虚写实、以实写虚…… 写景还需要注意描写的角度与顺序。角度:时空角度、五觉(视听嗅味触)角度。顺序:时空顺序、逻辑顺序。 B抒情手法(关涉诗歌的'主题) 分为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写人抒情(叙事抒情)、用典抒情、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其中借景抒情可以细分为:触景抒情、即景抒情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当诗歌结尾句子为写景的,则称为“以景结情”。 另外有“从对方着笔”——曲笔。如,本来想表达自己思念对方,却不写自己,反而想象对方正在思念自己。 C修辞【手法】(关涉诗歌的语言) 语音修辞:押韵、平仄、节奏。 词语修辞:字词的妙用。炼字型题。 句式修辞:整散句、长短句(诗歌中不考虑句式)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设问、反问…… 特别提醒:在题目中问到“表现手法”则包括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问到写景(描写的)手法,则包括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D结构手法(关涉诗歌的结构) 律诗:四联分别为“起承转合”。 弄清楚“起承转合”各联的作用。起:照应标题,引出吟咏对象,引起下联的描述。承:承接首联,对引出的对象进行描写。转:由上联的描写“转”,或转入抒情言志,或转入别的内容的描述,或转换角度对对象进行描述。合:呼应开头收束全诗,卒章显志。 词(曲)(上下两片)。 上片开头句:起句,作用同律诗的“起”。下片开头(偶有上片结尾)句:过片,作用同律诗的“转”。下片尾句:结句。作用同律诗的“合”。 特别提醒:在面对写景诗中描写手法(或者表现手法)判断不准确的时候,可以从景的构成要素出发思考。 A线条——形状、形态——摹形、绘形\\\视觉 B颜色——色彩、色调——绘色\\\视觉 C光线——明暗、色调——(明暗)对比与反衬\\\视觉 D声音——声寂、动静——动静结合(反衬)\\\听觉 E气味——芬芳、气息——嗅觉 上述可能结合,出现——视听结合、视听嗅结合。 F现实(眼前)——写实\\\\\\想象联想(如梦境)——写虚=====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写实) (3)基本题型 A关于如何表现对象特点。(赏析描写手法题相同) a描写手法(含描写角度)+修辞手法,举例证明。 b这些手法如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对象的何特点。 c表达的情思。 B某字运用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其妙处(炼字型) a首先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有修辞手法或者活用一并说明。 b将意思带入诗句描述诗句的内容(如景——画面、物的形象)。 c该字在表情达意上甚至结构上的作用。 C赏析某一联诗句。 两个前提与意识:一是这首诗的类别——写景、写物、写人还是别的。二是这一联的语言性质——描写、描写结合抒情还是抒情……下面以描写景物为例: a指出描写的办法——描写的角度【甚至包括顺序】(时空角度与五觉即视听嗅味触的角度)、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描写的语言(词语和修辞手法),并举例阐释说明。 b运用这些手法如何表现或者突出什么画面的什么特点。 c借助这个画面,表达诗人何种情思或者心境。 D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或者诗歌情感很复杂),请结合诗句分析。 a总说有哪几种情感。 b分点逐一阐释这些情感,注意每一种情感成为一小点,都是先观点后阐释(阐释即这种情感在诗歌中是哪一句或者哪几句表达出来的)。 E人物形象(诗人形象或者抒情主人公形象) a先抓人的即时处境、即时身份地位(如主人还是客人、送别者还是离别者)和人物关系,来确定人物的身份地位,答题时,就答人物的身份地位与人物的特点(内在的,近似于小说与传记中人物内在特点的分类方法)。 b分点逐一阐释这些特点,每一种特点成为一小点,都是先观点后阐释(阐释即这种特点在诗歌中是哪一句或者哪几句或者哪个细节表达出来的)。 C借助这个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特别提醒: 情感的一情两面(以思乡为例):内在——对故乡的思念,外在——独处异乡的孤寂。 四、默写(3分钟) 1、考纲规定64篇(点击查看: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 ,要能逐一过关,后期注意做练习。 2、注意审题 ,题干上的提示语往往涉及句中词语与内容。 3、书写工整 、字迹清楚、一笔一画交代清楚。 4、注意异体字 、通假字、同义异形词的写法。 选做题: 第三、四题(或者第11、12题)注意事项与原则: 1、切记填涂所选题目番号(小题番号——11或者12). 2、选题原则:(1)自己擅长的文本类别,(2)主观题题型典型、难度较小的。最好先浏览主观题,比较其难易,再做选择。

    哪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考了点染手法

    2018年浙江高考考了,好像以前也有一个,我没找到是哪一个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两个小题(2018年高考浙江卷)。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体现出诗人 的心情。

      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答 案】

      19.(1)久留(逗留)(2)依依不舍

    20.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反思:这个题并不难,就是考对诗歌鉴赏技巧——点染手法的理解,但学生由于不懂点染手法,所以答的不尽如人意。

      附:诗歌意译。

      漕水向东流去,在黄昏,送别朋友,愁情满怀。

      久久逗留在野外的寺院,走出寺院,发现夕阳已经照到山那边。

      前望,数千里,没有蒲草和稗草,一片荒凉。

      夕阳照在舟楫上,只见水面清澈,微波荡漾。

      月上柳梢,举酒道别,解衣入睡,沙鸟鸣叫。

      今夜我在洛阳白马寺,梦中和你在金陵城相见。

      想起此次别离我就叹息不已,想着你一路远行,漂泊于悠悠江海之中。

    2018年安徽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理解答案(点评)

    2018年安徽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理解答案(点评) 语文 选修考查难度加大  不变:必修课程“语文1”至“语文5”;全卷150分。 变化:首先是题量减少,全国卷只有20题,比以往的安徽卷少了一题。第Ⅰ卷阅读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选考题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选修课程内容考查约占全卷总分值的'17%,以前的安徽卷则是指定选修课程,且考查内容占总分16%。 其次是选择题比例加大,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分值比例约为32∶118。语言文字运用为5题,题量减少一题。同时古代诗歌阅读的比重加大,从8分提高到11分。语言文字运用则从24分减少为20分。 在考查内容上,选修课程的难度加大,因为考查的范围更广。安徽卷时考查“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全国卷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共计五个系列。对选修内容及相应能力层级的考查,不再仅限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而是增加了“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可从这两类文本阅读中任意选择一类作答。

    被错解了的《精卫词》——兼论两道出错了的2018年高考语文题

    「杨寿良」

    【2018年全guo高kao语 文卷关于《精卫词》的两道考题出错了!本文作者研究指出,《精卫词》是王建对于精卫填海故事的全新评价,体现出了王建关爱自然万物的生命意识,蕴含着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刻体认及悲悯情怀,出题人对该诗的理解有偏差,所以才给出了错误的答案。】

          王建是中唐有名的诗人,其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辛文房《唐才子传》赞其“工为乐府歌行,格幽思远”[1]。王士祯《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亦有“元白张王皆古意”之赞。

          王建出身寒门,深忧黎民,长怀悲悯之心,是中唐时期富有民生情怀的诗人之一。他历经艰辛,饱受磨难,写下层人民生活,写行旅见闻,写宫女的生活与情感,诗作“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2],同样可以作为研究中唐历史的参考。他的《精卫词》,就是一首体现出他悲悯情怀的诗歌: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我愿身死子还生。

          这首诗见于《全唐诗》第二百九十八卷、《王建诗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卷一(第五页),《王司马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四库唐人文集丛刊”)卷二(第一三页)。可惜由于前人对此诗研究、提及者不多,故一直鲜有对此诗作准确精当之解读与评析者,而网络上谈及这首诗的文字又多有舛误,实乃缺憾。本文拟对王建《精卫词》作深入细致的解读,以期对我们今人研究王建及其创作有所贡献。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一个问句。开篇设问,本很平常。通览王建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王建常用这样的疑问句式。如:

      “戴胜谁与尔为名?木中作窠墙上鸣。”(《戴胜词》)

          其句式就与《精卫词》首句完全相同。类似的还有: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乌夜啼》)

      “空城雀,何不飞来人家住?”(《空城雀》)

      “新燕新燕何不定?东家绿池西家井。”(《春燕词》)

        这首诗通篇都是以诗人向精卫告白的口吻写成,开篇即向精卫发问:“谁让你填海的呢?”这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

        这里就要提一下世人耳熟能详的“精卫填海”的故事。

          该故事最早载于《山海经·北山经》: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3]

          张华《博物志》亦云:“有鸟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故精卫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4]

          这个故事世代流传,也是唐代诗人们屡屡歌咏的题材。李白就屡次提及。他的《登高丘而望远》云:“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江夏寄汉阳辅录事》也感慨:“西飞精卫鸟,东海何由填?”《寓言》诗之三亦有“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之慨,对精卫填海并不怎么赞同。

          岑参也有一首诗《精卫》:“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岑参看到海鸟飞翔,便想到了精卫积怨填海的故事,感慨精卫“力微竟不成”。

          顾况在《龙宫操》也提到精卫填海:“龙宫月明光参差,精卫衔石东飞时,鲛人织绡采藕丝。翻江倒海倾吴蜀,汉女江妃杳相续,龙王宫中水不足。”精卫填海的故事,给唐代诗人们带来了诸多的灵感和感慨(篇幅所限,本文对唐前及唐后提及精卫填海的诗作,兹不赘述)。

          王建对“精卫填海”故事及李白等人写精卫的诗篇自然不会陌生。对于传说中精卫填海的动机,他非常清楚,这首诗就是他个人对于精卫填海故事的新思考。

        诗的第二句是“海边石子青磊磊”。这个“磊磊”是石头纷然堆积的意思。“石磊磊兮葛蔓蔓”(《楚辞·山鬼》),“青青陵上栢,磊磊涧中石”(《古诗十九首》)里的“磊磊”都是石头堆积的样子。

        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是:是谁让你填海的呢?海边的石子纷然堆陈,你是衔不完的呀!——王建此诗开篇就向精卫发问,表示他对精卫填海行为的迷惑不解,乃是要对精卫填海作另一种评价。

        我们继续来看看诗人王建是如何评价“精卫填海”的。

          第三、四句:“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这里的“但得”是“假如可以”、“倘若能”的意思。“枯池”是干涸的池塘。左思有句:“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咏史》),李白《古风》之五十九首也有“众鸟集荣柯,穷鱼守枯池”(第五九首)之句,司空图《杂题二首》:“鱼在枯池鸟在林,四时无奈雪霜侵。”看到这些诗里的“枯池”,首先令人想到的是:无水后的池鱼怎么办?“鱼龙”二字,《王建诗集》该诗注曰“一作鱼鳖”。这两句诗是站在海中鱼龙(鳖)的角度问精卫:假如你把大海填平,使其成了枯池,那海里的鱼龙(鳖)等生灵该到何处安身?这一“换位思考”,委实令人耳目一新。

        第五、六句:“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这里的“口穿”意为口被磨破。王建《夜闻子规》亦有“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之句。子规口穿是因不住啼叫而至于流血,精卫口穿则是一次次衔石子草木填海所致。“空”有“徒劳”之义。精卫徒劳地衔石子填海,不仅把嘴都磨破了,还把西山上的草木枝叶啄得残缺不全了。——你为纾一己之私愤,何以殃及山中草木?诗人站在草木的角度,指出精卫填海给山中草木带来的灾殃。这句“山中草木无全枝”表达的乃是对草木的惋惜之情和对精卫的劝责之意。

        第七、八句:“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朝暮劳碌,精疲力竭,困倦羽折,时有堕水,对自己也是毫无益处!这也呼应了首句的发问“精卫谁教尔填海”——既然于己身、于他物皆无益处,你又何必如此执着地填海呢?

          如果着意于苛责精卫填海之“徒劳无益”,便有功利化之嫌。毕竟“精卫填海”体现出的“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语)的“励志”作用已经深入人心了。诗人不能为求新异而故作惊人语。因此,诗人没有否定这种勇毅的精神,而是理性地审视精卫为了个人遭遇而愤怒复仇的欲念和动机,指出这种复仇不仅于事无补,更给诸如“鱼龙(鳖)”和“草木”等众多的生命体造成了伤害,因而是不足取的。他在诗的末尾两句,笔锋一转,将诗意再次升华——

          最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我愿身死子还生。”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诸多唐诗注本难见对这两句诗的解释。

          对这两句诗的正确理解应该是:“西山的石头没有被你搬尽,东海也没有被你填平,我宁愿能替当年的女娃去死,让女娃还活着,这样就不会有精卫填海的事情发生,东海的鱼龙和西山的草木也就不会因此受到伤害了。”这里的“子”是对精卫的尊称。

          只可惜今人理解这两句,多有错误,不知道这两句诗乃是王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舍身利他情怀的体现。

          以现代观念来看,《精卫词》是颇具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和保护动物理念的诗作。诗人从关注“小我”的生死与复仇,而升华到关爱自然、生命的“大我”的“大爱”境界,使得对“精卫填海”故事的审视更为深沉、博大、慈悲。

          在王建的其他诗作里,也常在诗歌末尾表述其关爱民生、慈悲济世的“愿”。如《水夫谣》的最后是:“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惟愿没有激流险滩,让水夫可以减少逆风牵船的辛苦。

          对于友人,他说:“愿君去丘坂,长使道路平。”(《将归故山留别杜侍御》)对于征人,他借征人妻之口说:“愿身莫著裹尸归,愿妾不死长送衣。”(《送衣曲》)在《送宫人入道》中,他对宫人说:“发愿蓬莱见王母,却归人世施仙方。”希望宫人能从王母那里拿到仙方,好救护世人疾病;在《春燕词》里,他以“辛勤作窠在画梁,愿得年年主人富”表达对春燕的关爱。诗人祝愿房屋主人年年富裕,不会卖房拆屋,让春燕能在这家屋梁上有稳定的巢穴。——这类的愿望,跟《精卫词》里对鱼龙(鳖)草木的关爱一样,都表现出诗人慈悲、宽爱的情怀。正是有了这样的爱,《精卫词》才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对“精卫填海”故事的新解,而让读者领受到比精卫填海蕴含的仇恨更为博大、悲悯、深邃的精神。

          偶见2018年普通高deng学校招sheng全guo统yi考试shi卷(使用地区: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西藏)有以《精卫词》为内容的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 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参考答案是:A。

            根据这个参考答案,命题者认为,诗人对精卫填海的动机并没有任何的怀疑、不解和否定。——这显然是不确的。通过前面对该诗的解读,我们知道,诗人开篇即以提问的方式对精卫愤然填海的动机表示了不解和质疑。而本诗中的颠覆与升华,也正是从这个“提问”开始的。参考答案A显然是错的。

          再来看这一题的B选项: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只有这个选项对该诗的理解和解释是不错的。

            C选项说:

          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这一表述也不正确。第5、7、8句确实写出了精卫填海的艰辛,但命题人忽略了很重要的第6句——“山中草木无全枝”,这一句表现的则是诗人对被精卫啄得“遍体鳞伤”的西山草木枝条的惋惜之情。

      D选项: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元白张王是有唐一代新乐府运动之旗手,他们新乐府诗歌创作在语言上的共性确是质朴平易。张籍说王建“赋来诗句无闲语”(《赠王秘书》),对他的遣词是很推崇的。《精卫词》立意之深邃独到,语言之细密精警,则在《观刈麦》之上。倘王建这首《精卫词》委实如白居易《观刈麦》那般“质朴无华,平白如话”的话,又岂会引起语文考试命题人之误解与曲解呢?

        再看紧接着的第15题: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解读,我们知道整首诗都是以诗人的口吻写的。所以准确的回答应该是“不同意这种解读”。

          但参考答案给出的却是模棱两可、自相矛盾的两个“解答”:

          观点一:同意。①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②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①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②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首先必须要明确观点,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如果答同意,要从精卫的角度作答,作者想要表现的是精卫填海的诚意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如果答不同意,要从作者的角度作答,本诗是对精卫的咏颂,对精卫填海事业中的辛劳与苦痛,作者既充满敬意又饱含同情,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换取精卫的生命,帮助精卫完成填海事业。

        命题人列出了貌似具有开放性的“同意”和“不同意”这两类答案,表明命题人认为将最后这两句诗理解为作者或精卫的口吻都不算错。我们知道,对于一首诗,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但是怎么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理解呢?

        答案“观点一”将“高山未尽海未平,我愿身死子还生”的“子”解释为“子孙后代”,将这首诗理解为诗人支持精卫一直填海,“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将“精卫填海”当成“愚公移山”的类似版本了。不仅忽略了三四五六句的意思,还严重偏离了整首诗的原意,在逻辑上也是根本讲不通的——诗人对鱼龙草木的处境已经十分担忧了,怎么会忍心一直填下去呢?

          答案的“观点二”将“高山未尽海未平”理解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将“我愿身死子还生”理解为“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更是曲解了原诗。精卫填海的故事既未说精卫在填海过程中死去,亦未说精卫填海的行为后来终止,诗人“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又是为何?又有何用?——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这首诗并不赞同精卫填海,而是希望精卫为鱼龙草木的生命考虑而停止填海。——令人遗憾的是,命题人给出这样两个不同的答案,显然没有读懂这首诗。不仅没有读懂,还要求考生:选“观点一”要从精卫的角度来答,选“观点二”要从作者的角度来答。尽管诗无达诂,但诗人的基本观点和视角,其实已经是明确了的,这样强作别解,就不合适了。

          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对王建评价颇高,说“古乐府当学王建”,并指出《精卫词》等篇“有古作者之风”[5],堪称王建之知己。辛文房评王建:“建才赡,有作皆工。盖尝跋涉畏途,甘分穷苦……又于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官况之作,俱能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也。”[6]从这首《精卫词》来看,王建确实做到了“道人所不能道”。而命题人给出的答案,也确实做到了“道诗人所不曾道”。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论张王乐府“心思之巧,辞句之隽,最易启人聪颖……”王建的诗作与精神,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今重读《精卫词》,不禁对他敢于颠覆前人见解,表达新意的创举叫好,也更为他诗中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理念而赞叹。假如对这首诗有了深入研究和准确解读,它对今人当会有更大的启迪。这或是目前研究、解读王建《精卫词》的现实意义罢?

          此为一家之言,愿就有道而正焉。

    【注释】

    [1]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四。

    [2]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四。

    [3] 郭璞传,[清]郝懿行笺疏,张鼎三、牟通点校,张鼎三通校:《山海经笺疏》,齐鲁书社,2010年4月,第1版,第4777页。

    [4] 张华著,唐子恒点校:《博物志·第三·异鸟》,凤凰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第33页。

    [5]  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引自尹占华校注:《王建诗集校注·附录二王建研究资料·评论》,巴蜀书社,2006年6月,第1版,第559页。

    [6]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四。

    2018年12月16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18高考语文试题(2018高考语文全国一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2018高考语文试题2018年高考语文答案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